约有 3701 项符合 文物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01-120 项 (搜索用时 61 毫秒)

正文:2020年,流失海外文物追索工作再获新进展。国家文物局实施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方案,成功索回68件流失英国走私文物,接收埃及返还文物艺术品31件。并组织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专题展和英国返还文物在线展览。中国政府正在为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新秩序,不断贡献出中国实践、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
正文:当人们不再满足于观赏静态的文物之美,科技将文明的故事娓娓道来——你漫步在莫高窟的洞窟前,拿起手机便能通过AR地图看到九色鹿从壁画中“飞身而下”;你走进首都博物馆,无需借助实体文物,“互联网 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生动呈现“文物的时空漫游”;你徜徉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5G全覆盖的“智慧景区”让5000多年的古老文明可...
正文:中宣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21年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机制初步建立,规划部署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要项目初步落实,重点建设区建设任务将基本完成。到2023年底,其他建设区将基本完成建设任务,长征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局面初步形成。
正文:今年初,“1420:从南京到北京”文物展在首都博物馆举行。临近年末,这一特展亮相南京,通过340件(套)明代精品文物,讲述600年前从南京到北京的故事,展示南京与北京在明代独具特点的历史文化,解读帝制时代都城兴衰与王朝命运的关联。 本次展览主要围绕朱元璋和朱棣在位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展开,分为洪武肇基、永乐...
正文:老工业基地的新发展之路、“扁肉是砖拌面是钢”的沙县小吃何以做成大产业、山水画里的幸福村、三明医改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三钢用改革换效益、万寿岩遗址成为文物保护实践的典范之地……这是当地百姓的幸福生活,也是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     12月16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在头版刊发8000字报告文学《一心一意是三...
正文:在这里,方寸间便可一览古都千年,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是北京发展变迁的见证者,宣讲团成员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青春视角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追溯北京历史,那自然少不了胡同文化,胡同是北京的文脉,是北京文化的根。宣讲团走进雨儿胡同和东四胡同博物馆,用青年人的视角讲述北京胡同文化,展现古都的独特气质与魅力。 回顾过去,也...
正文:据统计,渭南市境内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697处,其中古遗址1207处、古建筑1371处、石窟寺及石刻26处、近现代重要遗迹及建筑353处。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计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数量居陕西之首、全国地级市前列。此外,还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项,省级1...
正文:“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2000年1月,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作出批示。 一锤定音。万寿岩保住了! 邓积根丢了跑运输的工作,开起了专做农村流水席的酒楼。随着万寿岩名...
正文:清流古人类化石遗址、“南方周口店”、永安安贞堡……一件件文物讲述着文化交融演进的三明故事。 以万寿岩遗址保护为契机和示范,以“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为指引,三明悄然开启了文物遗存保护在一个市域范围内的大胆探索,呈现出蓬勃的文化活力。 20年后再回望,敬畏历史、惠及于民的文物遗存保护事业,正在系紧情感...
正文:1998年,当地一些老人联名写信给文物部门,坚持表示“山上有宝”,要求保护山上的文物古迹。     考古队与三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古期限约定。1999年9月,考古队发现大量的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把古人类在福建活动的历史提前到18.5万年前。特别是洞内的人工石铺地面、排水沟槽等遗迹距今4万年,被誉为中国最...
正文:二是文物入区鉴定和保证保险。入区鉴定是将文物进出境监管职能延伸到区内,助力文物回流。保证保险是全国首创,为企业节省七成财务成本;三是国际包修飞机发动机免抵退税。借助该试点,每台发动机节省时间15天、成本20万元,避免重复缴税300万元;四是卡口智能化监管,实现卡口智能验放、快速放行。 位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
正文:经过细致、严密的调研与核实,2000年元旦,新千年的开篇,省城传来坚定的声音:万寿岩旧石器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必须认真妥善地加以保护”。 万寿岩,稳住了! 河南周口人朱凯,放弃河南省文物部门的工作,来到三明,守护万寿岩,“这是个大事,值得来做点什么”。现在他担任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副馆...
正文:此后,“如果国宝会说话”、“约会博物馆”、数字洞窟、云上展馆等一大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物新形态、新载体纷纷涌现,不断将曾经“冷门”的考古带进普通百姓的生活,宝贵的中华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光彩。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在一处唐代贵族家族墓地中,发现一方由颜真卿书写的墓...
正文:新华社发(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出土的人类牙齿和头骨残块(拼板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东亚玉文化的曙光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跨度达15000年的文化遗存对构建黑龙江下游乃至滨海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意义重大。 一片新石器时代早期墓地的发现尤为重...
正文:近日,76岁的广西桂林全州县人唐以金荣获2020年“全国最美文物安全保护者”称号,他创办的思源博物馆正积极发挥着“文化客厅”、“精神家园”、“记住乡愁”的作用,为推动桂林文化事业的发展凝聚力量。 自幼家贫的唐以金16岁就跟着老匠师们学习木砖瓦工,对老建筑近乎执拗的坚持便从年少时埋下了种子。心中怀着对古民居的热...
正文:应加强社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保护,推广使用“绿色社区标识”。更为重要的是,应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和爱护环境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创建体系中,设计出具体的绿色生活评价指标体系,为社区绿色生活创建提供行动指引。
正文:对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破坏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当地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必要时,要依法对这些建筑物、构筑物予以拆迁。 落实地方政府责任,从源头管住滥建行为 建设“文化地标”,地方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山东读者李长瑞来信表示,要着力从源头管住滥建“文化地标”的行为,对重点投资项目要坚持民主...
正文:景德镇在推进陶瓷文物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坚持“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形成了文物保护的景德镇模式。 2017年1月,御窑厂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拿到了申遗“入场券”。如今,景德镇正在按照申遗OUV(突出普遍价值)体系要求,整体活态复苏1000年陶瓷文化遗迹、600年御窑文...
正文: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介绍了中国在文物保护方面国际交流的经验。他表示,当一个国家的文物或历史遗迹受到威胁的时候,往往会举全国之力甚至国际社会齐心协力来进行拯救。“这些文化遗产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独有的,它是人类共同的遗产。” 俄通社-塔斯社第一副总编辑马拉特·阿布尔哈金分享了塔斯社在现代技术...
正文:在该旅旅史馆,一件件文物诉说着部队南征北战的光荣战史,诉说着“爆破英雄”王树祥四进四出炸碉堡、“孤胆英雄”于吉祥独自一人击退敌人4次进攻等英雄壮举。旅史馆里还有一面特殊的荣誉墙,记录着近年来该旅官兵见义勇为的事迹:2015年,士官崔成雨跳入河中救出一名落水群众;2018年,士官胡俊辉休假期间在街头救助一名患病老人...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