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40 项符合 文物修复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59 毫秒)

正文:李云鹤23岁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有60多年,依然耕耘不歇,至今已修复了4000多平方米壁画、500多身彩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果说时间是生命的表现形式,那么勤勉就是实现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以梦想为帆,以勤勉作桨,百事可做,百业可成。 有人会问,勤勉是不是就要始终忙忙碌碌,连偶尔驻...
正文:在文物修复和展示方面,借助多图像三维建模、3D打印等技术手段,可以高精度、快速获取文物三维几何数据,为修复工作提供帮助,促使文物恢复本来面貌,最大程度保存其原始价值。此外,针对文物犯罪出现的集团化、规模化、智能化等新特点新情况,可以综合运用人脸识别、网络监控、刑事科学技术等手段,加大对文物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力度。 ...
正文:从故宫博物院传承绝技的文物修复师,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为兵马俑拍证件照的文物摄影师,不断壮大的青年人才队伍,正在成为文物保护、文化普及、文博推广的中坚力量,折射出行业发展的未来潜力。 广博深邃的文化宝藏魅力无穷,吸引无数青年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也要看到,时下我国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对人才储备提出了新...
正文:而真正让李波明白这句话是在2000年,一次他与父亲外出援助兄弟单位的文物修复工作中。当时,李波负责修复一座天王像,可当他给父亲看修复成果时,却得到了父亲这样的评价:“你的理解和状态都不对,我很怀疑你学到哪里去了。”     对于父亲的批评,李波一开始并不理解,而当他花了两三天时间翻阅更多资料、进行更多思考,他才领...
正文:曾孕育过如此伟大而灿烂的文明!” 蝴蝶轻轻扇动翅膀,便可能引来雨水滋养大地。 一次借助VR技术完成的巡展、一项携手科研力量的考古行动、一个多学科共同攻关完成的文物修复项目……这些正发生在中华民族构建文化自信过程中的点滴之功,将汇聚成可期待的未来——科技力量展翅高飞,文明之光浸润人心。
正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天进,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郝国胜,故宫博物院木器文物修复师、副研究馆员屈峰以及北大资源集团的领导共同出席。 徐天进教授表示,自创办以来,北大资源考古游学营走过多个文化历史名城,探访过多个有代表性的古迹遗址。通过近距离接触考古,营员理解了考古“透物见人”的道理,也学到了一种认识世界的...
正文:在这里建设一座能够同时实现文物保存、保护、修复、研究功能的颐和园文物修复与展示中心,成为解决颐和园文化遗产保护“百年难题”的关键。 年轻建筑师如何看待...2018年9月,14名学生拿到了题为《颐和园文物修复与展示中心设计》的任务书,要求他们的作品既与颐和园历史风貌相协调,又严格符合相关现行建筑设计规范。 ...
正文:除此之外,陶瓷课堂、文物修复演示、AR、VR现场互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推出的研学之旅项目同样火爆。今年6月,“南海I号”还将迎来南昌外国语学校的数百名学生,为他们提供一节别有风味的海丝文化课。 如今伴随着古船的重生 “南海I号”正不断迸发出文旅融合的巨大能量 未来随着古船故事的精彩演绎 与...
正文:根据文物修复的要求,五泉山古建筑最早实行“修旧如旧”,从2013年后,改为最小干预原则。“不要破坏建筑的原有价值与意义,对古建筑的修复要本着尊重古建筑本身的理念,无论是选材还是修复工艺、技术方面都不能更改。”马琰说。     兰州位于黄土高原,靠山的建筑因土质不同造成受力不均,容易引起古建筑的倾斜与沉降,五泉山排...
正文:2018年,吴书瑞主持了甘肃兰州清代举院致公堂文物修复工程。在这项工程中,团队完全按照古建的原规制、原材料和原工艺进行修复,颜料严格使用矿物质,修复工作严格按照朝代风格。“这是我们团队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文物修复,原原本本按照文物修复去走。”这次工程,让吴书瑞感到社会对文物修复的重视,也感慨“是让年轻人切身感受和传...
正文:如今,罗志故居是高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8月13日,被列为高明区文物保护单位。杨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积极进行罗志故居修缮工作,除了日常的维护外,已多次邀请具备文物修复资质的知名设计修缮公司前往勘察,预计在2019年6月完成设计,2020年春节前,能以一个崭新的面孔向广大关心故居的群众开放。
正文:近年来,随着中国在考古发掘、文物修复等文化遗产保护的设备、技术上取得长足进步,逐渐从一个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受援国,发展转型为一个有能力向他国提供技术援助的国家。 近年来,中国考古、文保工作者走出国门,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跨国合作的案例比比皆是。在沙特,2018年启动的“中沙塞林港遗址考古项目”是中国国家文...
正文:不仅仅是文物交流,中国和其他国家在文物修复方面也有合作。此次展出的柬埔寨文物——石雕伐楼拿神像,是吴哥王朝的艺术珍品,打磨精细,雕刻华美。2016年10月,习主席在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国文物专家长年扎根柬埔寨,保护和修复周萨神殿、茶胶寺等吴哥文物古迹。”2018年,柬埔寨政府又将重要的吴...
正文:2018年6月21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阿米尔·图拉经学院,中乌文物修复人员在经学院东南角穹顶上方进行加固施工。新华社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希瓦古城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的花拉子模州,与撒马尔罕、布哈拉同为古丝绸之路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历史名城,199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因年久失修,部分古...
正文:为了更好的交流文物修复和保护的经验,2018年,敦煌研究院成立了一支8人团队赴阿富汗考察。 在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兴都库什山脉,因为没有齐整的道路,去考察一些石窟只能靠往上爬,巴米扬大佛分为东西两座,其中东侧大佛近40米高。爬上石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当看到残破不堪的岩石壁上,熟悉的色彩和图案,研究...
正文:詹长法和时任意中友协主席弗兰奇西、罗马大学文物修复专家米凯利等人建立了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聘请了50多名意大利专家开设各类专题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文保人才和文物修复师。后来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中意继续在北京合作建立了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中心,培养了近200名专业修复人员,学员们参与修复了龙门石窟双窑洞、山陕会馆等遗址...
正文:整整63年,从敦煌研究院的第一位专职文物修复工,到成为我国文物修复界的“一代宗师”,李云鹤用一生守护着石窟里的壁画、雕塑,让残损的历史一帧帧复活,满壁风动,长袖飞扬。 寒来暑往,春夏秋冬,这位年逾八旬、满头华发的老人,依旧常年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背着磨得发亮的工具箱,穿行在各个洞窟之间。他是国内成功修复敦...
正文:50分钟内,吴伟仁、张云勇、海霞等9位不同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委员通道”亮相,依次回应了媒体对于探月工程、5G、近视眼防控、文物修复等领域的关注。     吴伟仁:今年年底发射嫦娥五号明年发射火星探测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全国两会“委员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最近,大家都非常关心...
正文:针对当前我国文物修复保护人才匮乏的问题,宋纪蓉委员表示,故宫博物院未来将和一些高校合作,建设中国第一所“文物医学院”,“培养更多实用型、符合文物保护修复需要的人才,也就是文物医生。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的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保护,这就是我们的心愿。” 尖端核心技术必须靠我们自己创造 “西湖大学的目...
正文:宋纪蓉今天表示,成立于2016年12月的故宫“文物医院”,有23个分析检测室、16个文物修复室,161名“文物医生”在里面工作。每一个“走”进“文物医院”的文物,“文物医生”都会为其建立文物修复档案,在分析检测后,为它制订出最小干预的文物保护方案。“在‘文物医生’的精心保护下,文物才能更好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
首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