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72 项符合 敦煌研究院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58 毫秒)

正文:樊锦诗,女,汉族,中共党员,1938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她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改革开放以来,她坚持改革创新,带领团队致力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积极开展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构建...
正文:由敦煌研究院指导、首档聚焦敦煌的原创全景式人文探索节目《登场了!敦煌》,通过音乐、美食、色彩、飞天、匠心、运动、潮流、风俗、英雄、文书这十个维度,全面探索并致敬敦煌。《技惊四座》则聚焦中国杂技文化,30组跨越不同项目的国内外顶尖杂技个人和团队通过四大赛段的激烈比拼,为观众呈现近60场代表世界超高水准的杂技盛宴,最...
正文:该套曲在创作过程中邀请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教授郑炳林和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朱晓峰作为学术指导。在创编过程中,《敦煌廿咏》以郑炳林和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马德分别校录的版本作为底本,同时本着诗词创作字从音出、字从韵出的原则,结合歌唱的吐字、行腔、归韵进行了勘校、补正,使这二十首诗词更具音乐性。 谱曲和编曲...
正文: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强调:“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看,遍布内蒙古大地上的丰富历史遗迹,还没有充分展示给人们;这些历史遗迹蕴含...
正文:1990年,李云鹤的儿子李波同样成为了敦煌研究院的文物修复师。对于生于敦煌、长于敦煌的李波而言,回到敦煌修壁画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家里有一位修壁画的父亲,这对我的影响是极大的。而且这里是我的故乡,我对敦煌对莫高窟,有感情也有责任。”     在李波的印象里,父亲常说,“对待文物要有感情,知道它的可贵才能用心...
正文: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在敦煌石窟资料整理和保护修复、敦煌文化艺术研究弘扬、文化旅游开发和遗址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重要研究成果。一代代敦煌人择一事、终一生,用无数个日日夜夜丈量千年时光...
正文:2017年,李晓洋离开敦煌研究院,组建了自己的修复团队。     尽管离开了敦煌研究院,但李晓洋的心还在莫高窟,觉得自己离莫高窟的星空仍然那么近。“今年是修复壁画的第九年,我感觉每一个新项目都是新的起点、新的尝试。”李晓洋说,“修复壁画已经变成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接触越多越热爱。”     “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
正文:比如,故宫博物院推出了“VR故宫”“全景故宫”“云”游故宫观展,敦煌研究院利用数字资源推出了“数字敦煌”“云游敦煌”等线上产品。“互联网文化”,让传统文化产业焕发生机。 近年来,视听新媒体已成为最具活力的消费领域之一,用户覆盖率逐年提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
正文:去年8月,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就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发表了讲话。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05 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
正文:去年8月,我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就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发表了讲话。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考察。这是5月11日下午,习近平在大同市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新华社记者 刘彬/摄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
正文:同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总书记在座谈中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并叮嘱大家:“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
正文: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和天猫联合发布的《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目前已有24家博物馆入驻天猫,其中包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敦煌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颐和园、国家宝藏等。 “原来的博物馆都是在‘四堵墙’之内,而电商平台的存在,让我们冲破了‘四堵墙’,更日...
正文:习近平接着来到敦煌研究院,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听取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介绍,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在认真听取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苏孝林、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郑炳林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对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表示肯定,强调敦煌文化是中华文...
正文:总书记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了解莫高窟保护和研究情况,并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他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     新华社《第1视点》为你呈现。     总监制:何平     总策划:张宿堂     监制:孙承斌   ...
正文:这个充满想象力的工程,是樊锦诗1998年起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17年间做成的一件大事。     “洞子看坏了绝对不行,不让游客看也不行。”为了让莫高窟“延年益寿”,甚至“容颜永驻”,樊锦诗与敦煌研究院的同仁们不断探索。     一方面是对文物本体及其赋存环境的科学保护。     他们在全国率先制订了文物专项保护条...
正文: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如是说。 中华文明五千年不绝如缕,成为这个星球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充满文化自信,深厚的文化传承里积淀了无数的文明瑰宝。中华民族有彰显本土文明的从容,有吸纳外来文明的气度,有融合发展文明的勇气,有创造...
正文: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苏孝林汇报了《丝路花雨》《大漠敦煌》等大型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过程,习近平详细询问演出走出去等情况。他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
正文:敦煌研究院也是一个极富历史和情怀的地方。热爱莫高窟的一代代敦煌儿女把青春、才华甚至生命留在了这里。     △1948年敦煌艺术研究所职工合影。(敦煌研究院提供)     △1965年9月30日,敦煌文物研究所的职工合影。照片中三代院长同框,分别是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敦煌研究院提供)     △敦煌研...
正文: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调研的敦煌研究院,就是世界敦煌学研究的中心。     △敦煌研究院的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0年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除了莫高窟,敦煌研究院还对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
正文:中心塔柱窟—莫高窟第254窟—北魏(图片来源:敦煌研究院) 飞天擎箜篌,莫高窟第285窟—南壁 西魏(图片来源:敦煌研究院) 岁月与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敦煌别具一格的美景,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有人形容说:“世界任何传说中神奇的地方,只要去过一次可能便不再神奇。但惟有敦煌,在你造访之后,心里的感觉反倒更加神...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