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3 项符合 敦煌文化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56 毫秒) |
正文:10月21日,中国国际品牌授权展览会上,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单位一起发布了他们未来的“跨界”合作计划——敦煌博物馆与红纺文化宣布未来将一起把“敦煌文化”包装成海内外青年朋友们喜闻乐见的“产品”,让这一中华文明瑰宝走进现实。
“这两年,好多专家学者都在讨论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具体怎么走,我想还是要依靠商业力量...
|
正文:也推动他们进一步广泛运用人工智能、虚拟漫游等新技术,借助5G和云计算带来的高速率的传输,进一步构建线上线下相融通的传播体系,多渠道传播敦煌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
“敦煌文化绵延千年,如何更好地走近大众,打造敦煌文化时代的新坐标,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命题。我们不断丰富‘云游敦煌’官方平台的内容,升级该小程...
|
正文:“敦煌石窟是古代文明交流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历史、艺术、科技和社会价值,我们一直在探索以数字化技术手段展现敦煌文化,希望‘云游敦煌’小程序,让全世界的朋友能够更加亲近敦煌。”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解释。
4月13日开始,“云游敦煌”升级为有声版,院长赵声良也加入了讲解队伍,成为“说书人”之一。
经过几次讨论,...
|
正文:第一,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很有意义、很有成效。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结束了敦煌石窟近400年无人管理、任...
|
正文: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
|
正文:自2019年10月开始与敦煌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进行合作,在游戏中融入敦煌的文化元素,让玩家在游戏时潜移默化地了解敦煌文化。
短视频发力紧随其后。2019年,抖音APP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平台覆盖127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覆盖率达93%,相关视频获赞31亿次。在“非遗抖起来”账号上,用户能看到各种与非...
|
正文: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守护人”,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扎根大漠70多年,精心保护莫高石窟珍贵文物,潜心研究弘扬敦煌文化艺术,探索推进敦煌文化旅游,重新展现敦煌文化艺术瑰宝,让世界感知敦煌文化的光彩夺目。
敦煌,没有北京的繁华,没有上海的富庶,更没有苏杭的秀丽,有的只是茫茫戈壁...
|
正文: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表示肯定。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守护人。70多年来,他们扎根大漠,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无私的奉献精神,精心保护和修复莫高石窟珍贵文物,潜心研究和弘扬敦...
|
正文: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表示肯定。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守护人。70多年来,他们扎根大漠,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无私的奉献精神,精心保护和修复莫高石窟珍贵文物,潜心研究和弘扬敦...
|
正文:当人们文化需求高涨时,他们脑洞大开,让敦煌文化在手机方寸屏幕上绽放新姿。
时代需要“莫高窟人”。只有不畏艰苦,学问才能做得透、事业才能做得好。只有胸怀大志,才能抓住最紧要问题,在历史的长廊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有把握时代脉搏,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迸发生命力,让文化自信在每个人心中扎根开花。
文化兴...
|
正文:新一代莫高窟人携手科技企业,让敦煌文化以流行音乐、游戏、漫画等形态“飞入寻常百姓家”。
干了20多年讲解工作,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党支部书记宋淑霞“转换赛道”设计起研学课程。“孩子们穿上仿唐代半臂襦裙,走进壁画修复现场,深度感知莫高窟。希望敦煌的种子能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说,回顾研...
|
正文:通过科技手段使得敦煌文化“容颜永驻”,正在成为可能。走过千年的历史,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向世界展示“科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强大感召力。敦煌文化的粉丝、文化使者共同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共同守护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展览入口处写着这样一句话:“敦敏乃人本,煌煌聚人神。大化籍美力,盛放为天真。”展览...
|
正文: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甘肃敦煌时特别强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正文:2019年3月,笔者以自由撰稿人、古迹讲解者的身份,有幸成为“敦煌文化守望者”第二期成员。5月1日至6月10日,我与其余9位“守望者”一同在敦煌莫高窟接受了为期40天的讲解员培训与上岗服务。通过参加类似项目,笔者对文博传播事业获得了更为深入的认知:文博单位除了开展的专业研究与专业保护之外,还需要把研究与保护的前沿...
|
正文: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同...
|
正文:在国家文物局展区,来自福州的王先生带着儿子通过VR、虚拟技术体验敦煌文化,儿子在一旁认真观看,并一直问个不停,看得不亦乐乎。王先生告诉未来网(教育公众号ID:newsk618)记者,通过虚拟体验感觉就像是身临其境,这样的形式孩子更容易接受。他还带着孩子体验了良渚博物馆、上海博物馆。
一位家长在给孩子讲解敦煌...
|
正文:敦煌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兴起。今年9月,由4个设计平台组织、113所艺术类高等院校、1500名设计师、30多家文创企业参与的首届敦煌国际设计周成功举办。主办方敦煌文旅集团旗下的文化创意公司将获奖作品的知识产权打包购买,投入到未来的产品设计和生产中。
目前,这家以“敦煌文创”为主品牌的公司已经在甘肃主要机场、敦煌各...
|
正文:第三,提炼和萃取敦煌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基因,通过不同文化形态的再创造,扩充它的文化内涵与影响力。
戴斌指出,无论是新文创战略构思,还是“数字供养人”计划,核心精神都是创新,而所有创新的前提是尊重。腾讯希望能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平台作用,以数字文保,助力敦煌文化的新时代传承发展。
“我们把敦煌文化以...
|
正文:“传播敦煌文化需要创新载体,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说,2017年年底,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启动“数字丝路”计划,将最新科技和文创创意应用于敦煌文化的保护与传播,音乐、漫画、游戏……都是年轻人乐见的方式,第一个落地的项目就是“数字供养人”。
在...
|
正文:敦煌文化,也不再仅仅是学者的乐土。
2017年12月29日,敦煌研究院与腾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数字丝绸之路”计划。从此,敦煌的乐舞将在互联网上传播,敦煌壁画将成为“敦煌漫画”,手游中也将出现栩栩如生的数字敦煌世界。敦煌研究院积累了20多年的数字化资源——“数字敦煌”资源库中文版和英文版,首次向全球共...
|
首页 1 2 下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