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71 项符合 搬迁户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41-60 项 (搜索用时 51 毫秒)

正文:走进剑河县仰阿莎街道思源社区,楼房灰顶黄墙,保留民族特色,干净的水泥路,宽敞的广场,货源丰富的超市……格列寨第一批搬迁户已经入住。     生活方式变了。杨昌辉的新家在10楼,100平方米的三居室整洁亮堂,老父亲也有了自己的房间。“山里生火在屋里,洗漱在屋外,哪像现在用电用水这么方便?烧饭用煤气,天天能洗澡,比过...
正文: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博 摄 所谓“社区工厂”就是“搬迁”加“就业”,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在集中搬迁安置区中配套建设社区工厂,既很好承接了产业转移,又解决了搬迁户离开土地后无活可干的问题,让搬迁群众过上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新生活。
正文:为了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凤冈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在凤翔社区设置了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为搬迁户开展就业创业登记、就业培训宣传和就业岗位推荐活动。 就业是最大的脱贫,也是“稳得住”最根本的保障。在就业保障方面,凤翔社区分类施策,保障搬迁居民生计问题。通过开展就业培训服务、引进企业让...
正文:2018年赤南镇通过苏陕项目支持,与江苏一家电子公司合作建立了社区工厂,可解决搬迁户1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图为工厂内部 “一般来说,外出务工是贫困人员获得直接收入的主要渠道,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因为要照顾孩子,赡养老人,只能留守在家。社区里开了这家工厂,这些居民就近在家门口务工,既不耽误照顾...
正文:安置房内,女主人把新房收拾得干净亮堂,尽管一部分搬迁户还将做农活的农具摆在客厅角落,略显突兀,但新的生活已经开始。 但对于赤南镇党委书记毛忠诚而言,他需要解决的难题依旧繁重: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就需要考虑以人定居、以人定产业,到底布局什么产业,适合发展多大规模,采取哪种带动发展模式等等一系列问题。 ...
正文:为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白文镇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地在永兴苑社区旁新建1500亩的现代农业富民产业园区,村民们可以就近在园区内打工,工资日结,一天120元。等产业园区全部见效后,可实现年纯收入800万元以上,带动312户农户人均年增收7500元。 “搬过来,我老婆在社区做保洁,一年能挣一万多,我...
正文:基层干部李忠凯一直奔忙在扶贫、移民搬迁一线,翻越崎岖、走过泥泞,踏遍了所有搬迁户的门槛。80后的他已是满头白发,他说,“我改变不了头发变白,但能改变这里的贫穷。”扶贫路上,这是他最朴素的初心。王秋婷,云南大关县扶贫干部,2018年11月在工作路上不幸遇难。“为脱贫攻坚奉献绵薄的力量,让挥洒着热血的青春奔走在打瓦村...
正文:因白发意外“走红”的云南楚雄大姚县“80后”扶贫“老干部”李忠凯,2007年考上公务员后,一直奔波在基层,扶贫、移民搬迁……基本踏遍了所有搬迁户的门槛。因常下乡作息不定,劳累过度,他的头发变白已有时日。他说:“我改变不了头发变白,但能改变这里的贫穷。” 云南大关县的扶贫女干部王秋婷,驻村扶贫一年间,曾走得...
正文: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黔西南州党员干部再次立下军令状,保证每一个搬迁户至少有一人就业。为此,引进产业,成了扶贫干部现在奋斗的新战场。 28000多座,这是河南兰考现有的大棚数量。2017年,兰考脱贫摘帽。此后,发展设施农业,实现乡村振兴成了兰考的新目标。今天(1日),兰考近200名掌握农业种植技术...
正文:他基本踏遍了所有搬迁户的门槛。 80后的他,已是满头白发, “我改变不了头发变白,但能改变这里的贫穷。” 扶贫路上,这是他最朴素的初心。 他们, 用情用力,攻坚克难 脱贫攻坚如同打仗,气可鼓而不可泄。必须一鼓作气、马不停蹄向前推进,否则就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2017年12月28...
正文:作为第二批搬迁户,买吐逊·玉素普将在今年年底前告别台球厅。倒计时的日子里,克里雅人有故土难离的乡愁,虽有不舍,但更多是对新生活的渴望。买吐逊·玉素普说:“我要把台球桌运出去,继续开家台球厅。” 未来的路就在前方,克里雅人的根却永远在大漠深处,因为那里有他们世代守护的绿洲,那永远灿烂的星空,那死而不倒的胡杨...
正文:杨月是阿妹戚托小镇里的首批搬迁户,也是三宝乡为数不多的苗族女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她回乡做起了社工,在团支部负责儿童社区服务。 依托一家公司在小镇捐资成立的“善行贵州·益童乐园”项目,杨月每周策划不同的活动,周五通过“美丽的阿妹戚托·美好的生活”微信群发布召集通知。很快,社工服务站聚集了20多个孩子,他们在这里...
正文:记者发现,这里安置小区的一楼都建成了标准厂房作为扶贫车间,搬迁户“楼上住房、楼下就业”,医务室、学校都在小区旁。一家人的生活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发生了彻底改变。 截至目前:湖南省已完成易地搬迁69.4万人,新化县的21969名贫困人口已搬迁入住,剩下的12467名贫困人口将在6月30日前全部搬迁入住。
正文: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为帮扶易地扶贫搬迁户解决生计问题,万山区从劳动力就业创业、企业用工需求等方面建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 “通过全方位掌握大量数据,他们创业的时候,我们就能针对性提供服务,比如支部会帮他们办理工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党支部委员何英说。 ...
正文:走进搬迁户扎西旺久的新家,他正在搞装修。安装木地板、贴墙纸……搬迁前,扎西旺久一家9口住在离镇上5公里的山上,不通车,吃水困难。“新家不仅水、电、路、网都通了,我还找到了新的工作,有了稳定收入,我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目前,岗托镇特色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政府部门还帮助群众发展起民俗文化旅游和特色产业项目,...
正文:目前,所有搬迁户已陆续搬迁入住。 图为麦冬村 摄影:贾华加 走进麦东村,一幢幢藏式民居错落有致,家家户户房顶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太阳能路灯延伸到每家门口。走进巴金家的屋内,客厅宽敞明亮,家具独具民族风格,好客的女主人巴金拿出自家酿的牦牛酸奶招待到她家做客的我们。 图为干净整洁的巴金...
正文:“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党给的,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多吉玖美说,搬到新村后,政府还给他家分了6亩地,让他心里非常踏实。目前,他正在办理盖房、种树的资质,希望将来带领搬迁户们共同致富。(完)
正文:在政府扶持下,“惹巴妹”已在湘西八县市设立18个扶贫车间,带动就业147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902人,易地搬迁户337人,人均年增收上万元。 目前,湘西州三分之二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实现增收脱贫,50.88万贫困人口与新型经营主体形成利益联结,带动76.8%的贫困人口脱贫,83%的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
正文:拉萨河畔三有村是由搬迁户组成的新村,患慢性病的老人较多,村医的随访任务挺重。 在村卫生所里,记者还看到了远程诊疗室。据这个村所在的达嘎乡卫生院院长张超远介绍,卫生院与江苏省泰州市的一家医院有远程诊疗的合作关系,有一些诊断不了的病症,能通过电子设备实现远程问诊,很方便。 “还是有门熟练的技术踏实” ...
正文:曲曲折折的山路,饱含着黄吉安的艰辛努力,也换来累累硕果,弄场里的187户计划搬迁户中,如今只有1户拒绝搬迁,其他的贫困户都已经或正在搬迁。     新华社照片,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镇境内,村民在田间春耕(2019年3月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不落下一个贫困户,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