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6267 项符合 探月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6201-6220 项 (搜索用时 51 毫秒)

正文:去年12月,在祝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贺电中,习近平首次集中概括了“探月精神”—— 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向前迈出一大步。“探月精神”光辉闪耀,激荡起我国航天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力量。 2020年12月17日,历经23天重重考验的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
正文:伴随探月工程同步成长的孙泽洲,34岁就被任命为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38岁被任命为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探月三期工程正式立项时,34岁的张高被任命为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同期,4名不到40岁的青年拔尖人才也走上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的岗位……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2024年新年...
正文: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充分肯定探月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取得的成就。他强调,要弘扬探月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
正文: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部分领域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2020年,在个别国家对我国进行科技打压的背景下,我国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嫦娥五号成功实施月球探测任务,“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海试,“九章”量子计...
正文:中国在航天大国奔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阔步向前,如今,这支85后、90后年轻人占八成以上的团队,参与着包括载人航天、探月等多个重大型号的研制工作。 夏巧伟下定决心,“我们要再脚踏实地一些,更努力地奔跑、不停刷新观念、解锁新的能力,让自己的前行与时代发展的方向同频共振。”王曙群更信心十足,“这些年轻人的创新能力才...
正文:据他介绍,根据规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因为有探月、天问一号的基础,整体工作进展比较顺利,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火星采样返回需要的相关技术。 ...
正文:经过20多天的太空飞行,跨越40万公里的寒寂深空,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的中继通信尖兵——“鹊桥”终于进入使命轨道,正式进入战斗位置。 6月14日,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消息:当天11 时6分,“鹊桥”中继星成功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成为世界第一颗运行...
正文: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3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今天发布消息称,截至7月30日,“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表面工作75个火星日,正在为“祝融号”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服务的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372天,两器状态良好,各系统工况正常。上周,“祝融号”火星车行驶至巡视探测途中的...
正文:“从载人航天到探月探火再到卫星导航,新时代的科技创新重大成果捷报频传,我们非常自豪能够参与其中,助力伟大祖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阎敏说。 十载艰苦奋斗,十载春华秋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代表们一致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正文: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我国稳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看世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观国内,我国正处于加快构建新发展...
正文:点赞蒙洼人发扬“王家坝精神”、勉励西安交大师生传承“西迁精神”、寄语科技工作者弘扬“探月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凝聚鼓舞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汇聚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冲刺的不竭动力。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2020年初,持续7个多月的“不忘初心、牢...
正文: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组建国家...
正文:或许你不知道,近年来,香港已多次参与重大科技项目——香港理工大学的“相机指向系统”随嫦娥四号探月,“火星相机”随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为香港和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香港创科事业发展可谓生机勃勃,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正是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
正文:按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在嫦娥三号任务实现落月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后,2020年前中国还将实施探月三期工程,实现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并为未来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奠定人才、技术和物质基础。 有关这辆月球车的征名要求,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说:“第一辆月球车应当体现中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意愿,...
正文:继参与探月后又探测火星的温岭籍航天人陈中——为2亿公里外的“天问一号”导航本报记者 赵静为2亿公里外的“天问”导航2月28日中午,陈中一如往常,提前来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VLBI深空探测指挥中心。所谓VLBI(即甚长基线干涉)技术,就是将几台射电望远镜,通过干涉的方法联网同时工作,使其测量精度或测量分辨率,等效...
正文:今年下半年,探月工程将再启大幕。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肩负“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卫星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开展着陆器悬停、避障、降落及月面巡视勘察。 相比嫦娥二号,嫦娥三号任务技术更新、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各系统正全力以赴、密切协作,确保嫦娥三号任务工作高标准高...
正文:今年下半年,探月工程将再启大幕。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肩负“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卫星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开展着陆器悬停、避障、降落及月面巡视勘察。 相比嫦娥二号,嫦娥三号任务技术更新、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各系统正全力以赴、密切协作,确保嫦娥三号任务工作高标准高...
正文:D)经费投入强度不断提高,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复兴号”高速列车、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创新能力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基础研究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
正文:当日,在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指导下,中国青年报社联合百度公司、嫦娥奔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安踏集团发起了这项活动,微博提供传播支持。在“天下共元宵”页面,海内外网友可在AI(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一起绘制有关月亮的画作,向亲友送出元宵卡,在网上共度元宵佳节。 “清风明月两相如,又是元...
正文:“医学生物学发展趋势”“超级计算机的研究与应用”“中国航天与探月工程”等一系列与研究生专业相关的“大师课”轮番上阵,学员们尽情享受着一场场前沿科技知识的盛宴。“每周都能现场聆听这样高水准的讲座,感到很‘解渴’、收获很大!”博士研究生王兆卿兴奋地说。王兆卿和同学们经常把学习中的困惑难题带到讲座中,见缝插针地向专家们...
首页 前页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