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6089 项符合 探月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161-2180 项 (搜索用时 50 毫秒)

正文:下午在协和书院,学生们对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密集发问。有学生问到要成为航天科研人员需要具备什么精神,胡浩回答:第一,航天工程都是国家的,不是个人工程,往往要几千几万人完成一个任务,因此一定要有大局意识,跟各个方面做好磨合和协调;第二,所有航天工程都是创新性的,这意味着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干,那必然遇到挫折,...
正文:大屏幕投影的PPT上,仙气飘飘的嫦娥正在奔月。屏幕右侧,坐着的是身着套装、正在主讲的张熇——嫦娥四号项目执行总监。她是此次访港的航天科学家“宇宙级天团”中唯一一位女性,因此也受到了一些特别的关注。6月24日上午,她走进了香港理工大学。对她科学贡献的正式表述是:经过十多年潜心研究,确定了嫦娥三号、四号总体技术方案,...
正文:23日下午,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在香港大学与学子们分享了月球探测的发展历程:地外约38万公里之遥,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围绕月球进行探索;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分别在月球的正面与背面留下中国印迹;备受瞩目的嫦娥五号更成功将1731克月壤样本带回地球……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24日在香港理工大学发表演讲时表...
正文:胡浩笑言,这组数字分别代表国家探月工程顺利走过17年,“绕、落、回”三步走目标均一次成功。话音未落,现场已掌声雷动。 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24日在香港理工大学发表演讲时感叹,探月三步走目标已如期完成,但航天人对深空的探索永无止境,“未来已来,我们将接续奋斗,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宇航员也将登上月球!” ...
正文:董捷:香港科研团队面对挑战,坚持技术探索和创新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的董捷,代表交流团队介绍了在探月与深空探测领域,香港理工大学与航天五院一直以来的合作情况与未来的合作计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董捷。董捷介绍,在地外天体地形分析工作方面,航天五院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合作开始于嫦娥三号任务。香港理...
正文:23日下午,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在香港大学与学子们分享了月球探测的发展历程:地外约38万公里之遥,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围绕月球进行探索;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分别在月球的正面与背面留下中国印迹;备受瞩目的嫦娥五号更成功将1731克月壤样本带回地球…… 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24日在香港理工大学发表演讲...
正文:当天,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青年设计师董捷介绍了对五院与香港理工大学的未来合作展望,其中就有令人期待的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 嫦娥七号任务的探测目标将聚焦月球南极,而月球南极具有极端光照条件与地形地貌特征。在前期论证期间,吴波教授团队参与完成月球南极相关区域年累计光照率、典型位置的光照连续性、典型位...
正文:当天,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青年设计师董捷介绍了对五院与香港理工大学的未来合作展望,其中就有令人期待的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 嫦娥七号任务的探测目标将聚焦月球南极,而月球南极具有极端光照条件与地形地貌特征。在前期论证期间,吴波教授团队参与完成月球南极相关区域年累计光照率、典型位置的光照连续性、典...
正文:当天,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青年设计师董捷介绍了对五院与香港理工大学的未来合作展望,其中就有令人期待的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 嫦娥七号任务的探测目标将聚焦月球南极,而月球南极具有极端光照条件与地形地貌特征。在前期论证期间,吴波教授团队参与完成月球南极相关区域年累计光照率、典型位置的光照连续性、典...
正文:23日下午,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在香港大学作了题为《九天揽月》的讲座,介绍祖国探月工程,受到学生们欢迎。由嫦娥五号探测器采样取回的部分月球土壤已随科学家团队赴港,将于26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与公众见面。香港“航天热”,正在延续。 【责任编辑:陈戈辉...
正文:当天,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年轻的设计师董捷介绍了五院与香港理工大学的未来展望,其中就有令人期待的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嫦娥七号任务的探测目标聚焦月球南极,而月球南极具有极端光照条件与地形地貌特征。在前期论证期间,吴波教授团队参与完成了月球南极相关区域年累计光照率、典型位置的光照连续性、典型位置周围坡度分...
正文:除了戚发轫外,主要成员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根据安排,他们还将参加6月26日举办的“时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暨月壤...
正文:近年来,香港理工大学频频参与嫦娥三号、四号、五号等国家探月工程,足以印证香港是国家科技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香港拥有雄厚的基础科研实力:这里有5所全球100强大学,设有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并与中国科学院共建了22所联合实验室,涵盖多个研发领域。可以预见的是,面向未来,进一步助力中国...
正文:“宇宙天团”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师孙泽洲、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等作为中国航天领域的权威专家,为香港市民带来了一场场“科普盛宴”。近年来,内...
正文:在23日香港大学的讲座中,我国探月工程的奠基人之一、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任务的领军人——胡浩全面介绍了中国探月工程的基本情况,并重点阐述了嫦娥五号的任务情况,与此同时,他也总结了中国探月工程取得的主要收获,也对后续任务进行了展望。前来参加讲座的青年们也深感荣幸。△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生蔡逸熙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博...
正文:23日下午,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在香港大学作了题为《九天揽月》的讲座,介绍祖国探月工程,受到学生们欢迎。由嫦娥五号探测器采样取回的部分月球土壤已随科学家团队赴港,将于26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与公众见面。香港“航天热”,正在延续。 【责任编辑:任昊】...
正文:此次赴港作报告的科学家被媒体称为“宇宙天团”,包括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师孙泽洲、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等。活动开始前,6位航天科学家在香港理工大学合影。左起为:张熇、谢军、...
正文:她表示很荣幸,并说长征火箭、神舟飞船、嫦娥探月、北斗卫星、天问火星探测器等,都是国家航天科技的主角,它们背后的杰出科学家多年来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家航天科技代表团成员在访港期间会探访大学、中学,出席公开讲座,并为香港带来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览和月球土壤。林郑月娥向香港市民表示,不要错过这个认识我国航天科技的难...
正文:她表示很荣幸,并说长征火箭、神舟飞船、嫦娥探月、北斗卫星、天问火星探测器等,都是国家航天科技的主角,它们背后的杰出科学家多年来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家航天科技代表团成员在访港期间会探访大学、中学,出席公开讲座,并为香港带来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览和月球土壤。林郑月娥向香港市民表示,不要错过这个认识我国航天科技的难...
正文: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方面实现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每一项都凸显出信息科学的核心地位、关键作用和广阔的应用空间。 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信息学科人才的重要基地,下辖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为响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服务北京师...
首页 前页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