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496 项符合 探月工程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41-160 项 (搜索用时 59 毫秒)

正文: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讲话 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实干方能兴邦、实干方能强国、实干方能富民。 ——2017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
正文: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2020年4月23日,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习近平给包括孙家栋在内的11位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当时...
正文:邱晨辉)记者今天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由中国宇航学会推荐,经过国际宇航联合会两轮投票表决,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优秀代表——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于登云,嫦娥四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泽洲...
正文:由中国宇航学会推荐,经过国际宇航联合会两轮投票表决,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优秀代表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于登云,嫦娥四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泽洲,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2020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
正文:探月工程发动机某推力装置零件空间相交孔的加工是个技术难题,蔡帆成功解决空间相交孔加工技术难题,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现在的99%;他成功在“探月工程”系列发动机零件加工设备上完成了直径0.08毫米,深度0.7毫米、空间位置精度0.02毫米的零件加工;他与工艺人员运用三维建模和机床仿真加工技术,成功解决了某...
正文:我国根据探月工程中的技术经验作为基础,将通过4个阶段逐步减速,最终使探测器平稳到达火星表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 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从4.8公里每秒的速度,到火星着陆的地方减到0米每秒,这个过程要用7-8分钟,在7-8分钟有4个减速段,第一个是气动减速段,把速度从4.8公里每秒钟减速到每秒钟460米...
正文: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歇,我国实施了探月工程,美国推进“重返月球”计划,世界各主要航天大国也纷纷提出雄心勃勃的月球探测计划。各国之所以对月球探索这么热衷,原因之一就是现代科学证明,月球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据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地球上的石油、煤、天然气等资源...
正文:叶培建是中国探月工程、嫦娥系列各型号的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三号”,从一颗全新的月球卫星到一个全新的月球探测器,我国只用了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航天实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叶培建 :科技工作者得到总书记的回信,都感到非常激动非常兴奋,我们国家要强大...
正文: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再接再厉,向着探月工程总目标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4年1月6日,习近平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 19、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要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
正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的: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 有梦想,善创新,肯实干——几个关键词,勾勒出这群可敬可爱的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群像素描。 “科技为民,奋斗有我。”目前,全国的科技工作者人数已超过9100万。工作时,他们的...
正文:这是一份熠熠发光的出席名单——量子通信专家潘建伟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委员、“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委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元喜委员、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委员…… 2019年5月14日,近百名院士委员集体出席全国政协“创新驱动发展”专题协商会,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出谋...
正文:张冀鹞说,“从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如今探月工程等航天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短短几十年,深切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也激励着我们团队为未来的中国航天事业尽一份力。” 刚刚参与新技术试验卫星E星研制任务凯旋的胡超然对此也有同感:“2012年刚加入团队的时候,国内的大学还没有学生做...
正文:五十年间,“长征”火箭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高分工程的背后都有“长征”火箭的有力托举; 五十年间,“长征”火箭已经迈过三百次发射大关。从第一个百次发射所用的37年,到第三个百次发射的4年零3个月,高密度发射已经成为中国航天的新常态。 2018、2019年...
正文:他主要从事各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燃烧室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加工,先后攻克多个技术难题,参与完成了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任务。他积极改进方法,将加工效率提升4倍,刀具损耗减少80%,为“大国重器”的研制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何珠城 男,汉族,198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民航大学飞行...
正文: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2020年3位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这3位形象大使,是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事件的杰出代表。 当天,他们回顾了我国航天不断壮大的历程,讲述把个人价值融入祖...
正文:从探月工程“嫦娥”,到行星探测“天问”,中国人的飞天梦正走向更高更远。 在火星探测任务进场的动员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扬航天精神雄风做两弹一星传人”,下联是“圆中华复兴伟梦担深空探测重任”。 “50年了,我们航天人有责任更上一层楼...
正文:今年,“长征五号”将再次出征,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今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即将建成,中国北斗将服务于世界;今年,“嫦娥五号”将取回属于中国人的月球样本,探月工程将迈向全新阶段。中国航天,将唱响更加嘹亮的“东方红”。
正文:从探月工程“嫦娥”,到行星探测“天问”,中国人的飞天梦正走向更高更远。50年前,当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入太空的那一刻,中华民族“天问”的答案注定将一步步揭晓。 追梦:我们要去,我们不能不去 中华民族从来不乏对宇宙的想象。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从屈原的“天问”,到王勃的“天高地...
正文:如今,“胖五”火箭整装待发,嫦娥二号拓展任务已经实现了超过1亿公里的测控,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也让中国在着陆、巡视技术等领域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中国用一次次壮举,为开展火星探测打下坚实基础,拓展着人类的太空认知,提升着人类的太空探索能力。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前所有的冲击。在这种...
正文: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说,“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接过老一代航天人的旗帜,以‘严而又严、慎而又慎、细而又细’的标准,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大力突破核心技术,争取早日完成‘探月’和‘探火’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过去几年中我...
首页 前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