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64 项符合 抗战胜利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81-300 项 (搜索用时 59 毫秒)

正文: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告诉记者:“抗战胜利后,赫哲族人在中国境内仅剩近300人。” 据介绍,“九一八”事变后,赫哲族奋起抗击侵略者,很多赫哲族青年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日本侵略者为了防止赫哲族人“通苏”或参加抗日联军,把八岔村附近的赫哲族人集中关押在江边的沼泽地区,让赫哲族人民自生自灭。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疾...
正文: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分别设立 国家领导人亲自出席纪念活动 雁栖湖畔,APEC迎来“北京时间” 小至着装,大到理念 “中国风”吹向世界 “2013年,对我们国家和人民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 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新老交替 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
正文:12日一大早,钱建民穿上为抗战老兵统一发放的衣服,胸前挂着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章,在家属和志愿者等人的陪同下踏上了完成心愿的路途。 这次帮钱建民完成“摸坦克”心愿的是苏州的某坦克部队,从无锡到苏州的车上,钱建民显得异常兴奋,唱起了当年在部队学过的军歌,并不断地跟身边的人交谈。 关爱抗战老兵团团长袁健介绍...
正文:为了纪念第一次,照片上的钟开荣,还特意戴上了自己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钟开荣是乐山目前健在的51名抗战老兵之一。不久前的9月12日,几名志愿者来到家里,为他和老伴拍下了这张照片。在他之后,乐山还有12名抗战老兵,也拍了生平第一张婚照。他们中最大的100岁,最小的90岁,他们中婚龄最长的70年。     ...
正文:抗战胜利后,林爱兰拒绝了许多小伙子的求婚。在她的床头,一根铁矛整整伴随着她几十年,她就把铁矛一直这样放着。家里还养了狗。据她的养女介绍,整整几十年只有铁矛和狗在身边时,她才有安全感。 图片丨林爱兰床头的铁矛 他带上老母,去东京讨说法 1944年4月至12月,日本陆军发动贯穿中国河南、湖南和广西三省的...
正文:抗战胜利后,南京军事法庭于1946年查证日军集体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包括期间发生的“百人斩”,日军少尉向井敏明、野田毅两名刽子手相互比赛,以军刀砍百人取乐,令人发指。日军这一屠杀30万同胞的罪行罄竹难书。时至今日,中国人民始终宽宏大量,理性地将战争罪责归咎于少数军国主义分子,主张中日...
正文:抗战胜利后,梁思成赴美国介绍中国的文化遗产,这也是在该领域中国第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当时引起了轰动。 怎么保护文化遗产?什么是保护古都风貌?郭黛姮说,把一个历史街区变成商业街不是,在古建筑里办公还“见缝插楼”不是,在原址重新盖一个仿古建筑也不是。近日,2017清华文创论坛在清华大学开幕,其中“文化遗产”分论坛...
正文:抗战胜利后,1946年,郑哲敏随校迁回清华园,遇到了第二位对他影响深远的人——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力学。而后,经恩师等人联名推荐,郑哲敏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继而跟随钱学森攻读博士。而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也成为第三位对郑哲敏影响深远的人。 1955年...
正文: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协定,收复被日军侵占的所有我国领土,中国政府出兵南下,收复了西沙与南沙诸岛。 图为武警三沙中队官兵在学习室研习十九大精神。十九大之后,中队掀起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在换防的航船上,在执勤的间隙,官兵们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十九大精神。通讯员 何野 摄 三沙受到客...
正文:抗战胜利后,梁思成赴美国介绍中国的文化遗产,这也是在该领域中国第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当时引起了轰动。 怎么保护文化遗产?什么是保护古都风貌?郭黛姮说,把一个历史街区变成商业街不是,在古建筑里办公还“见缝插楼”不是,在原址重新盖一个仿古建筑也不是。近日,2017清华文创论坛在清华大学开幕,其中“文化遗产”分论坛...
正文:作为当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今年首次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习近平主席还应邀出席莫斯科盛大阅兵活动。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时,习近平表示:我们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并不是仇恨某一个国家,而是缅怀先烈、总结历史、警惕战争的重演,共同来维护世界的和平。纪念活动最终会达到这样的目的。 专家点评...
正文:2015年,当地华人社团把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文物图片展办到了安省议会大楼的大堂里。 “南京大屠杀不仅是南京人民的伤痛,也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伤痛,而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悲惨记忆。我们希望这段历史真正成为世界的记忆,”王海澄说,“只有牢记历史,才能珍爱和平。”(海洋李保东)【新华社专特稿】
正文:2015年,当地华人社团把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文物图片展办到了安省议会大楼的大堂里。     “南京大屠杀不仅是南京人民的伤痛,也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伤痛,而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悲惨记忆。我们希望这段历史真正成为世界的记忆,”王海澄说,“只有牢记历史,才能珍爱和平。”(海洋 李保东)【新华社专特稿】
正文:聂大龙补充说道,滇西抗战胜利后,父亲返回腾冲市曲石镇老家务农,先后生育了7子,“父亲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人正直,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腾冲市关爱老兵铁血志愿者团队的胡家兴告诉记者,聂正朝出生于1924年,17岁入伍。滇西抗战时期聂正朝有两段难忘的战斗经历。“聂老参加的第一场战斗是高黎贡山界头灰坡阻击...
正文:抗战胜利后,1946年,郑哲敏随校迁回清华园,遇到了第二位对他影响深远的人——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力学。而后,经恩师等人联名推荐,郑哲敏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继而跟随钱学森攻读博士。而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也成为第三位对郑哲敏影响深远的人。 1955年...
正文:2015年9月3日,中国举行阅兵,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参与这一倡议并参加过对日战争的俄罗斯退役少将塔拉斯·休得罗称,恢复这一节日是为了让后代记住这段历史。他说:“我是参与这场战争的最年轻的人之一,今年我也90岁了。我们这一代离去后,人们可能会忘记这场战争,忘记日本侵略中国和残酷对待美国、英国和法国战俘...
正文:“四年前我个人买了小说《机器》的电视剧改编权,是一个描写普通工人从抗战胜利前夕一直到改革开放近70年的情感命运史诗,当时我就觉得这个故事很打动我,是一部小人物家族的命运和国家民族工业振兴紧密相连的故事,当今社会不该把工人阶级遗忘,所以我很想做一部描写工人的片子,但是改编难度很大,我找了好多编剧,包括一线编剧都不愿...
正文:“抗战胜利那天,部队热烈庆祝。”胡定远笑着说,那是他和战友最开心的时候,“那时候想的可以回家了。”然而,命途多舛,他又随部队辗转多地,最终在1946年左右抵达海峡对岸的台湾,却始终没等来能回老家的通知。 2017年3月初,胡定远的孙女在网上发布爷爷寻四川亲人的信息。随后,被全国众多的热心网友接力转发,在网上掀起一...
正文:后来,抗战胜利,他辗转随部队去了台湾。70多年了,他终于又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一了夙愿的老人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以后每年都还会回老家来。”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华刚杨力摄影报道 一段回家路 凌晨6点起床久久凝望家的方向 4月20日凌晨6点过,成都青羊区宽窄巷子,纵横交错的青石...
正文:2015年9月3日,作为抗战英烈后人代表,蔡浙生参加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看到父辈用血肉建成的强盛国家,他十分激动。让他惊喜的是,离开阅兵现场时,大屏幕中正好播放着蔡炳炎的影像资料。 “蔡老是个很正派的人。”合肥市庐阳区民政局优抚科科长孙龙告诉记者,老人家退休前是合肥市政协副秘书长,但从未因私事向...
首页 前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