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22 项符合 患者病情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1-40 项 (搜索用时 58 毫秒) |
正文:一些医护人员曾参与过援鄂医疗队和小汤山医院的救治工作,经验丰富。治疗团队坚持每日巡查及会诊会商机制,按循证医学原则,采用稳定可靠的治疗方法,制定“一人一策”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干预。(记者贾晓宏 通讯员 陈明莲)
|
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组派委属委管医院和各省级医院重症专业团队,成建制接管重症病区,建立专家巡查制度,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对武汉市定点医院重症患者救治进行巡诊,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
这位正在做康复的患者崔志强是一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他曾使用ECMO人工肺长达60多天无法脱机,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救治像崔志强这...
|
正文:通过共享医院信息系统,让远在上海的医疗专家对患者病情一目了然,而嘉善的患者也可以在家门口,就能挂到30多家上海三甲医院的“专家号”。
远程医疗,让百姓就医不跨省;医保互通,让看病报销更便利。在嘉善养老的上海市民钱先生患有慢性病,经常要到医院开药,异地门诊直接结算让他省去了两地奔波的烦恼。
目前,长三角三省...
|
正文:正常情况下,医生为住院病人查房,可以带着病史文档或推着移动电脑进病房,查房时根据患者病情,在电脑里输入医嘱,撰写病历。但武汉“战时”传染病病房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3个区域,电脑所在的清洁区不能出现任何污染物,医生进出一次,就要穿脱一次防护服。
抵达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第一天,瑞金团队收治28名重症患者,第...
|
正文:无论病人年龄多大、无论患者病情多重,姜思达与同事一起,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绝不放弃!他表示,一定不忘初心,继续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总书记的这番讲话,让武汉...
|
正文:在病房,患者病情随时会出现变化,需要医生立即作出反映,寻找原因,也需要借助听诊器。”高旭辉说,但由于患者可能存在感染性,医生在实施检查时必须穿着厚厚的一体式防护服,这使得现有的入耳式听诊器无法正常使用。
他说,即便提前将听诊器放入防护服中,由于要对多个病人使用,也存在着交叉感染风险。而新式的蓝牙听诊设备由于价...
|
正文:责任护士除常规治疗,为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病房里与患者交谈。“只有交谈才能随时了解患者心中所想,及时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主班护士会根据各责任护士反映的情况,真实、准确地完成交班记录,让各班护士知晓每一位患者的护理要点,从而有效防止风险发生,保证患者及病室的安全”。
去年1...
|
正文:人们谈疫色变,这支年轻的队伍却“穷追病毒不放”,直接接触新冠肺炎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密切接触者信息,掌握病毒在人群中流动方向。
耿涛、何珊这对90后新婚夫妇,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值守在湖北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重症病房——“离死亡最近的地方”。
22岁的朱...
|
正文:2019年,由于受捐患者病情反复,他又进行了二次捐献。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他与其他捐献者组建了志愿服务团队,走进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宣传、普及造血干细胞知识。
闫敏
女,汉族,1990年11月出生,群众,陕西省宝鸡885阳光博爱公益团队负责人。自2007年投身志愿者行列,她连续十三年救助、...
|
正文:他们既要快速合理安排病床、下达医嘱、实施治疗和抢救,也要安抚患者情绪,8名青年医生主动承担起暴露风险最高的咽拭子采集工作,快速甄别患者病情。
医生雷建华说,4组医护人员轮流上阵,虽然大家几乎都累倒了,但成功地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这一壮举赢得了赞誉。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在援鄂医疗队相关协调会议上,对此给予...
|
正文:夜晚的病房里,灯光有些昏暗,淡蓝色的墙面下大大小小的仪器屏幕闪烁着,几台与病房外沟通的对讲机里不时传来人声,伴随“滋滋”的电流声,里面交替着对患者病情的交流和普通人很少听过的药物名称。除了对讲机和医护人员防护服摩擦的声音,这里几乎没有其他声音了。
这里收治的是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
在这次疫情前,许多武汉...
|
正文:患者病情加重的机理是什么?
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我们对它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我们不清楚,这些症状到底是病毒直接攻击引起的,还是病毒诱发体内产生过强的免疫应答引起的,或者别的原因。
很多人提到炎症风暴以及它引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有一定道理,但与我在临床的观察不完全相同。炎症风暴也可能由后续细菌感染导致...
|
正文:同时,鉴于患者病情危重,转运至手术室再上ECMO风险极大,必须在床旁施行手术搭建血管通路。
在东院区战时医务处紧急协调下,东院区各科室闻风而动,准备好ECMO主机和专用耗材,血管外科主任邓宏平教授迅速穿戴好防护服及手术衣,进入隔离病房。
回忆起手术的过程,邓宏平仍觉得惊心动魄:隔离病房里没有手术室的专用刀...
|
正文:“ICU的英文全称是Intensive Care Unit,指重症加强护理或重症监护的单元,护士在重症救治的工作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负责维护与患者连接的各项管路的正常运行等,同时还要与医生积极配合,这些都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护士职业生涯离不开培训,从职前教育、毕业后教育...
|
正文:王辉仔细分析患者病情,认为他尽管肺炎严重,但基本上没有咳痰,大气道阻塞情况不存在,便决定在确保患者安全的情况下,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但存在“人机对抗”问题,患者呼吸频率与机器配合需要一个适应期。
为缩短适应期,王辉就站在床旁边,一边鼓励患者保持镇静,一边深呼吸,让患者跟着自己节奏呼吸,并及时调整无创呼吸机...
|
正文:3月19日中午,一位80多岁的患者病情突然出现恶化,正在“红区”查房的丁连明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实施抢救。
调整病人体位、连接心电监护、接上高流量吸氧、实施静脉输液……1个多小时后,丁连明终于把患者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一名30多岁的女患者刚入院时情绪非常激动,一直说自己没有得病,执意要求回到家中自行...
|
正文:14.廖建军,男,汉族,1970年6月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2000年8月到武汉市硚口区六角亭街民意社区工作,生前系该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副主任。2020年1月26日社区出现一名疑似患者病情加重,廖建军自己使用轮椅将病人送至医院就诊,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2020年2月4日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
正文:为了提高收治效率,医院设置了接诊中心,根据患者病情安排到不同科室,最多的一天接诊了400多名患者。8天后,火神山医院收治确诊患者超过1000人,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
各个病区的医护人员相继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为全力救治患者,他们采取的战法是“一人一策、分级诊治”。“每个患者的年龄、体质不同,很多老年患者合并有...
|
正文:按照最初计划,医院的患者本应在3月15日“清空”,考虑到部分患者病情危重,计划在3月14日取消。3月16日,医院又接到通知,3月20日前“清空”医院。
黄晓波离开病房前,上了ECMO的患者的血压突然从140掉到了70,医护人员却说不上原因。“现在静下心来,你们三个人坐在这里想。”黄晓波说,“不能明天把病人推出...
|
正文:为了让轮换值班的医生能够快速了解住院患者的病情,增强诊疗方案的连贯性,宋立强建立了《监护室患者病情逐日一览表》,极大提高了患者管理的效率,减少了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漏洞。
3月10日,是宋立强50岁生日。同为军医的妻子李妍发来祝福,宋立强给妻子回复了一句话:“五十知天命,救死扶伤就是我的天命。”
宋立强珍藏着...
|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