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503 项符合 恐怖袭击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321-340 项 (搜索用时 62 毫秒)

正文:在联合声明中,印度谴责近期发生在缅甸若开地区的恐怖袭击事件。双方一致认为恐怖主义是该地区和平稳定所面临的严重威胁,呼吁国际社会尽早通过关于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全面公约。 声明表示,缅印双方还将在国防、边防等领域加强合作。 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6日与到访的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晤,高度评价印度在缅甸面临的恐怖主义...
正文:联邦调查局初步认定这是一起“独狼式”恐怖袭击。 联邦调查局官员戴维·格利奥斯在当天举行的记者会上说,袭击者为现年50岁的奥马尔·福图希,来自加拿大。他本月16日合法进入美国,21日上午来到毕晓普国际机场,在机场内的一二层徘徊停留多时,后来从厕所出来并掏出一把刀刺向一名执勤警察的颈部。 格利奥斯说,福...
正文:前年奥兰多遭遇恐怖袭击,民主党议员慷慨激昂一番,然后把话题往禁枪、限枪上扯。去年阿斯维加斯发生血腥枪击案,共和党议员也慷慨激昂一番,却不见禁枪、限枪有何动作。针对减税法案的唇枪舌剑,哪个又不是心心念念想着选票。 因为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美国民众不信任。不计其数的社会难题困扰着美国民众,长期“无解”令他们倍感不...
正文:沙特护照局在声明中特别警告称,“如果不随身携带身份证,将被严惩:被监禁6个星期和罚款3000里亚尔(沙特货币,约合800美元)。” 报道评论称,近年来,沙特国内不安定因素增加,恐怖袭击事件多次发生,而实施恐怖袭击者大多是外国人,目前在沙特的外国人有1200多万,沙特采取上述措施是为严厉打击极端势力。(安国...
正文:袭击事件表明阿富汗的安全形势有恶化趋势。 萨瓦里说,塔利班公然挑衅安全部门,证明自己有能力在首都随时发动攻击。“伊斯兰国”、塔利班和“哈卡尼网络”等极端组织长期渗透,恐怖袭击已经逐渐“常态化”。反恐,需要国际合作,否则恐怖主义将进一步威胁阿富汗和整个南亚地区。(代贺 蒋超)(新华社专特稿)
正文:恐怖袭击事件噩耗频传。这一系列棘手难题,迫使特蕾莎·梅必须首先做好内部安定工作,确保政府平稳运转。 尽管如此,特蕾莎·梅赶在开年之初,特别是春节之前来到中国,足见英国政府对中国的高度重视和加强中英伙伴关系的迫切意愿。 互利合作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平稳健康发展,各领域合作不断深...
正文:袭击事件表明阿富汗的安全形势有恶化趋势。 萨瓦里说,塔利班公然挑衅安全部门,证明自己有能力在首都随时发动攻击。“伊斯兰国”、塔利班和“哈卡尼网络”等极端组织长期渗透,恐怖袭击已经逐渐“常态化”。反恐,需要国际合作,否则恐怖主义将进一步威胁阿富汗和整个南亚地区。(代贺 蒋超)(新华社专特稿)
正文:运输安全管理局在一份声明中说,发布这项命令是为防止恐怖袭击,以应对持续受到的航空威胁。之所以限定这五个中东国家,是因为情报显示,“一些恐怖团伙有意袭击来自这些国家的航班”。 这项紧急命令要求,航空运营商把货物装上飞机前尽早向美国海关官员提供特定信息,海关官员会将比对美方掌握的恐怖威胁情报。 包括埃及...
正文:主持人问道:“如果法鲁克的手机中的信息可以防止下一次恐怖袭击,苹果公司又该作何打算?”对此,库克重申了苹果手机遭破解而有可能导致的危害,并表示该公司“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对于恐怖主义,库克表示:“我们并不同情恐怖分子,也不会保护他们的隐私。我们所保护的对象,是除恐怖分子以外的所有用户”。 去年12月,法鲁...
正文:苹果公司当天向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地区法院递交一份申请书,要求法官谢丽·皮姆撤销16日的裁决,即苹果公司应提供特殊软件帮助“解锁”加州南部圣贝纳迪诺恐怖袭击案枪手之一赛义德·法鲁克所持手机。 赛义德·法鲁克和妻子去年12月2日射杀14人后被警方击毙。这对夫妇另外3部手机已毁坏,无法为联邦调查局提供线索,而仅存的苹...
正文:去年巴黎一头一尾两次发生严重恐怖袭击事件,表明法国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除了强化内部反恐措施,法国还加强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情报合作、联合执法行动。 “德国经济的情况是比较好的,但政府意识到外部经济环境并不乐观,为了应对外部市场下滑的不利影响,德国重视提高经济质量,比如制定‘工业4.0’计划,推动欧盟‘单一数字市场...
正文:此次空袭对“青年党”而言是一个重创。他表示,索马里情报机构参与了此次行动,向美方提供了一手的地面情报。 索马里“青年党”是一个与“基地”组织有关的极端组织,曾多次在索马里和周边国家发动恐怖袭击。该组织已被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列入恐怖组织名单。美军曾多次空袭该组织目标,铲除多名高级别领导人。(完)
正文:与“匿名者Q”组织散布的阴谋论有关的地点可能遭到恐怖袭击。想想那个带着武器前往华盛顿一家披萨店的男子,他打算阻止臆想中的“从事儿童卖淫活动的集团”。相关阴谋论被称为“披萨门”,该阴谋论离奇(并且错误)地指控希拉里和一个秘密精英小集团在某一家披萨店的地下室运营一个儿童卖淫集团。     特朗普与拜登各自的支持者举...
正文:风险四,一些政治阴谋论所兜售的内容可能引发恐怖袭击,但是阴谋论所涉及的地点范围很大,较难预测。 风险五,选举日可能会发生两位候选人支持者之间的抗议活动,也许会演变成肢体冲突。 如何才能防止这些风险变成现实?《外交政策》认为,首要的就是候选人要保持政治风度,如果输了,就优雅地认输。同时,从社交媒体平台、联邦...
正文:制裁、外围军事行动,让与中国接壤的整个地区立场激进化、恐怖袭击——美国将尽其所能。华盛顿相信,他们对北京的军事优势将在新冷战中战胜中国。     基辛格建议美国面对现实     不过,远非所有美国专家都赞同这种论点。批判者当中也有曾“开启”中美关系的人,他就是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97岁高龄的基辛格是美国外交...
正文:具体而言,我的灵感来自于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事件,这是不是有点奇怪?那时,我刚刚成为高盛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此前则是该公司经济研究部门的联席主管,当时我正试图创造一个对公司和客户有帮助的新概念。在目睹恐怖袭击之后,信息的潜在影响让我得出判断,这一事件将标志着世界“美国化”的结束。我发现,在我于20世纪9...
正文:在一个面临恐怖袭击、经济危机、传统价值观受到挑战的社会里,很多人都可能缺乏安全感与确定性,无力控制外在变化。而信奉阴谋论,能帮助某些个体找出事件的所谓“真相”,将外在世界的变化纳入可理解、可预测、可控制的范围,从而满足了个体对安全和秩序的心理需求。     在美国,通常是在野党更乐于宣扬阴谋论,他们要靠阴谋论来...
正文:类似于“匿名者Q”这样的阴谋论倾向于在社会危机时刻出现,比如恐怖袭击、快速的政治变化或经济危机时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人们试图用简单的逻辑来理解混乱的世界。“匿名者Q”阴谋论的追随者声称,冠状病毒是由所谓的“深层政府”策划的,并认为这种病毒可以通过饮用漂白剂来预防。     2015年寨卡病毒暴发时也出现过...
正文:“9·11”事件已经发生快20年了,但关于恐怖袭击的阴谋论解释至今还在发酵。美国不少人至今仍认定,“9·11”事件是美国政府为了寻找入侵伊拉克的借口而一手策划的。这一理论认为飞机冲击产生的摧毁力并不足以让世贸中心大楼迅速倒塌,悲剧的真正原因是炸药。这种说法认为,美国政府导演了“9·11”事件,或者至少默许这一事件...
正文:其存在并发展的基础,是能够用一套理论框架论证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唯此才能源源不断地招募到新人,同时持续地动员自己的成员,也就是恐怖分子去实施恐怖袭击。 既然如此,那恐怖组织如何来论证恐怖活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就变得至关重要。追溯恐怖主义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恐怖组织用来论证自己行为合理性...
首页 前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