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68 项符合 强渡大渡河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50 毫秒)

正文: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讲解员王雅丽说,最让她感动的是当地船工不顾生命危险帮助战士们渡河的故事。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由会理沿安宁河谷抵达大渡河安顺场渡口,渡河战役即将打响。大渡河河水汹涌,河对岸渡口敌军虎视眈眈,不熟悉水性的当地船工无法摆渡。红军一动员,首批就有20余名当地船工自告奋勇。最终,船...
正文:在四川石棉县安顺场镇,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利用声光电技术再现当年红军强渡大渡河时的场景。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钟华林摄 在四川石棉县安顺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前的广场上,两位游客在与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合影。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钟华林摄 强渡大渡河,百姓舍命助 ...
正文:一个是关于强渡大渡河勇士名单。强渡大渡河成功后,红一军团政治部出版的《战士报》对时任红一团一营营长的孙继先进行了采访。他提供了一份跟着自己冲锋陷阵的17人名单,却没有写上自己。所以“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就成了定论,被广为流传。后来,当时的团长杨得志将军专门写文章对此进行了更正。1990年孙继先逝世时,新华社播发的...
正文:长征途中,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同样,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不平坦...
正文:80多年前,红军战士历经千辛万苦,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完成伟大远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如今记者再走长征路,也有我们的使命和担当。央广记者杜希萌、李行健等多位总台记者循着先辈足迹,走完长征全程,他们有着怎样的收获和体会? 我是记者杜希萌,6月11号从江西于都出发,到今天...
正文: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谈到了此次强渡的深远意义:“强渡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最关键的事件,如果在那里失败了,红军就可能被消灭。” 强渡大渡河后,左路纵队接到“死命令”:安顺场至泸定桥320里,限定3日内到达。 不过,敌情发生了新变化。在中革军委到达泸定桥的同一天,蒋介石亲赴成都督战。国民党增...
正文: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的讲话提到,“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这8场著名战役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勇克包座等,有5场与四川相关。 在频繁的战斗间隙或新的转移之后,三大主力红军...
正文:1年之后,在延安,毛泽东对斯诺说: 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间最关键的事件。如果在那里失败了,红军就可能被消灭。 毛泽东写下“大渡桥横铁索寒”,一个“寒”字,既是对严峻战事的真实描述,也是对红军付出牺牲的彻骨痛惜。 在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展线结束的地方,写着巨大的“传奇”二字。 记者从东桥头出发,踏出了走过泸定...
正文:1935年6月,强渡大渡河不久,红军即向懋功地区挺进。为甩开追在身后的敌人,迅速实现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合,中央红军决定,选择敌人较少的雪山草地一线,达到快速行军目的。 6月11日,红一方面军一军团2师4团作为先锋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的率领下,来到夹金山脚下的硗碛藏乡,准备翻越这座主峰海拔4900多米的大...
正文: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镌刻下中国革命史上最为艰难、悲壮的征程。 历史如同雪山脚下的河,蜿蜒流淌过战士们经过的每一寸土地,在如今的人们身上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 夹金山脚下的红军小学,至今还传唱着当时红军的歌谣,孩子们懵懂的目光也许还读不懂战争的残酷,但他们已经开始学着理解脚下这片土地的意义...
正文:1935年5月25日,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但由于渡船太少,红军大部队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抵达大渡河东岸。而追兵越来越近,中革军委于是决定迅速夺取上游的泸定桥,让主力部队通过。 李友林、刘金山所在的红四团作为左纵队的前卫,奉命3日内急行军320里赶到泸定桥。部队才走了一天,5月28日凌晨,红四团又接到电令,要...
正文:在今天,来到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所在的四川石棉县安顺场,无疑是一种享受。蓝天白云拥抱下,宽阔的广场上伫立着有历史韵味的纪念馆。湍急的大渡河水,挺立的高山,各具特色的民宿和街边的花椒香,都会为红色文化旅程增色不少。 这片土地曾见证过胜与败的历史瞬间。败者,在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被困于此,几...
正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之后,1935年6月挺进宝兴,计划翻越夹金山,需要熟悉雪山的向导。     70岁的马文礼站在硗碛乡毛泽东、朱德旧居前,讲起了父亲马登洪当年给中央红军当向导的故事。那时马登洪19岁,藏族名字叫莫日坚,住在夹金山脚下,是个熟悉山路的猎人。因提了一盏马灯给红军带路,红军送给...
正文:1935年6月,强渡大渡河不久,红军即向懋功地区挺进。为甩开追在身后的敌人,迅速实现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合,中央红军决定,选择敌人较少的雪山草地一线,达到快速行军目的。     6月11日,红一方面军一军团2师4团作为先锋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率领下,来到夹金山脚下的硗碛(qiāoqì)藏乡,准备翻越这座主峰海...
正文:大渡河勇士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合影照,在飞夺泸定桥之前,红军17勇士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可惜的是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未能留下影像。 有人曾经说过: “长征是一群年轻人来完成的”     参加过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他们也和现在年轻的人一样 爱运动、爱热闹、爱玩     红军战士在跳高(...
正文:彝海结盟后,小叶丹所领导的果基家支管辖区域内的百余里路程,成了中央红军北上的坦途,为红军强渡大渡河赢得了宝贵时间。 也是在那一天,中央红军在冕宁县城张贴《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上面写道:“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 今天,这面布告的全文被印在了...
正文:1935年5月23日,果基小叶丹派得力的彝族青年为红军带路,红军所到之地,通过与彝族同胞交涉后都顺利通过,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四川省冕 宁县史志办主任 王大钊:长征精神和我们这个民族团结这个精神,应该说它都是统一的,特别是现在脱贫攻坚,富裕我们凉山,多数都是汉族干部在帮少数民族干...
正文:您生前的部下、战友们在这场关乎民族命运的伟大远征中,自瑞金开始,先后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翻雪山,过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漫长的征程中,红军就是凭着服从中央统一号令,坚决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最终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恶劣...
正文:纵观长征的历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是坚韧的耐力和钢铁般的意志支撑红军将士度过难关,赢得胜利。长征路从来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走过去的,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也要坚定意志,以持久的耐力去攻克一道道难关,在困阻面前不轻易妥协,在没有条件的时候创造条件,始终不...
正文: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转战地域超过半个中国;翻越20多座高山,其中5座常年积雪;渡过30多条河流,包括汹涌险...长征途中,谢志坚一直舍不得穿,直到强渡大渡河时,由于战斗激烈,分分秒秒都有牺牲,谢志坚穿上春秀送的草鞋,决心带着爱人的信物赴死。1951年,谢志坚回到于都...
首页 1 2 3 4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