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501 项符合 平均浓度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1-140 项 (搜索用时 59 毫秒)

正文:我国退出钢铁产能1.7亿吨以上、煤炭产能8亿吨,71%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浓度下降22.7%,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5亿亩,全国完成造林5.08亿亩,全国地表水好于三类水质所占比例提高6.3个百分点……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和...
正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胜利召开,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一季度全国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7%,水、土壤污染防治步伐加快。     六看改革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实施,发展动力进一步激发。“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工业产品生...
正文: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一季度中国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7%,水、土壤污染防治步伐加快。     ——重要领域改革深入     中国正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证照分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等改革措施。一季度,中国日均新设企业1.47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亿户。     在堪称改革“硬骨头”的...
正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胜利召开,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一季度全国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7%,水、土壤污染防治步伐加快。     六看改革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实施,发展动力进一步激发。“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工业产品生...
正文:造林5.08亿亩,退出煤炭产能8亿吨,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正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胜利召开,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一季度全国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7%,水、土壤污染防治步伐加快。 六看改革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实施,发展动力进一步激发。“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工业产品生...
正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胜利召开,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一季度全国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7%,水、土壤污染防治步伐加快。 六看改革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实施,发展动力进一步激发。“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工业产品生...
正文: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记者倪元锦)北京市环保局7日通报称,今年1月至5月北京市PM2.5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3%,5月PM2.5平均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 据介绍,今年1月至5月,北京市共检查重型柴油车83.23万辆次,处罚11.77万辆次,是2017年全年处罚量的两倍。同时...
正文:5月份,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各区PM2.5浓度在49至58微克/立方米之间,其中大兴、平谷等区浓度较低,通州、石景山等区浓度较高。1月至5月,各区PM2.5浓度在52至62微克/立方米之间,怀柔、昌平等区较低,通州、丰台等区较高,开发区、通州等地降幅较大,延庆、密云等区降幅较小...
正文:日前发布的《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相比2013年,去年全国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约三成。 过去五年,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水质稳定。随着各地不断加大水污染治理,一些以前让人不敢近身的臭河沟变身风景宜人的滨水绿道;饮用...
正文:有关研究表明,较低臭氧浓度情况下,8小时暴露值与健康效应更直接相关,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对臭氧的评价也采用8小时平均浓度值。目前,WHO给出的高浓度污染指标240μg/m3,以及我国污染限160μg/m3。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要引起注意啦。有外出计划时多留意预报的臭氧指数。老人、小孩等体弱人群,更要关注污染指数,及时...
正文:监测结果表明,2017年,全国338个城市环境空气臭氧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149微克,同比上升8%,较2015年上升11.2%。2015年至2017年,338个城市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呈逐年上升状态。2018年1月至4月,338个城市臭氧平均浓度呈逐月升高趋势。 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日前表示,...
正文:党的十八大以来,重拳整治大气污染,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加强散煤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71%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优化能源结构,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提高燃油品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加强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防治,化...
正文: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39.6%、34.3%、27.7%;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降至58微克/立方米;《大气十条》确定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完成。 根据《考核...
正文: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0%,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4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6.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7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5.1%,与2013年相比下降22.7%。     刘志全介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4微...
正文:据环保部发布的《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74个开展细颗粒物(PM2.5)监测的城市,其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9.1%,表明很多城市的空气质量已开始逐步改善。然而,空气污染的另一主要来源——机动车,仍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就北京来说,北京市环保局发布了最新一轮PM2.5的来源解析,北京市全年PM2...
正文: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全国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要比2015年降低18%,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要以提升空气质量为目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环保等标准,推动“散乱污”企业整治、重点行业污染源治理,加快不达标产能依法关停退出;抓好北方...
正文:治污攻坚,东线成了流域治理的范例:2003年到2013年,COD平均浓度下降85%以上,氨氮平均浓度下降92%,水质达标率从3%到了100%。水清了,岸绿了,促进沿线各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迈向双赢。 治污看决心:铁腕关停,绝不让污水进干线 东线治污有多难?调水必经的南四湖颇具代表性。 “这里承...
正文: 我国珠三角区域PM2.5已经连续三年达标,未来三年作为蓝天保卫战主战场的重点区域为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和汾渭平原地区。2020年,全国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要比2015年降低18%,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
正文: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5月初介绍,评估考核结果显示,2017年10月份至2018年3月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2+26”城市重污染总天数为453天,同比下降55.4%。两者均超额完成任务。 事实上,今年1月份至4月份,京津冀及...
首页 前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