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80 项符合 布衣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41-60 项 (搜索用时 51 毫秒)

正文:对年轻的情侣看到一部关于他们家乡的文献,虽然没能买下,但“他们翻阅时候的那种呵护之情,让我们感受到20多岁的年轻人对线装书的感情,传承延绵不绝”。 还有濮存昕和北京人艺戏剧书店,李敬泽和布衣古书局,谢玺璋和古籍书店,祝勇和故宫书店,李洱和福声唱片,徐则臣和春风书院……听完作家们的娓娓道来,你要不要去现场看一看...
正文:作为布衣书局创办人,他重点展示布衣文化旗下子品牌“布衣古书局”。这家专做古书生意的书局,邀请读者与古书亲密接触。 9月5日下午,一场特别的读书活动——“听汪朗讲老头汪曾祺”在1号展棚主舞台举行。活动现场,汪曾祺长子汪朗为大家讲述父亲汪曾祺的趣事。这场由微言读书会操办的活动,既为纪念汪曾祺诞辰100周年,也是上海三...
正文:晏子衣着简朴,以蔽体保暖为度,甚至“布衣鹿裘以朝”,把省下来的钱财“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晏子以勤俭之道相齐辅政,“政平民说”。 遗憾的是,并非每个王朝都能视“俭”为国宝。三国曹魏后期,奢纵之风弥漫朝堂。魏晋禅代,西晋建立的当月,即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十二月,开国皇帝武帝司马炎就“厉以恭俭,敦以...
正文:长安十年,杜甫常居于曲江南的少陵原畔,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少陵野老”。虽然此时的唐王朝,开元盛世繁华渐谢,天宝危机已露端倪,而他本人也常生计无着、穷困落魄,但他依然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四处奔走。 他常常往来于曲江一带,甚至“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他的曲江诗,在悲天悯人、忧...
正文:如“布衣院士”卢永根,把毕生积蓄捐献给教育事业;如“奇迹校长”张桂梅,用一生时间拯救了山区一代人……他们怀揣同样的初心,坚持同一个信仰,推动巍巍中华浩荡前行。同时,引导、激励着党员干部革命理想不能丢,要时刻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中国革命。惟其如此,定能再结更大的革命硕果。 “学好四史践初心” ,中国共产党的红...
正文:李泌当即劝张九龄,“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你从一介布衣做到当朝宰相,靠得就是直道而行,如今怎能忘却来路,喜欢与柔媚之人为伍?张九龄大惊,当即拜谢李泌的提点,从此不再把他当作学生,而称之“小友”。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李泌自小便在识人断事上有近乎天赋的才能。他亦“以王佐自负”,胸怀扭转乾坤之志...
正文:此外,“泥土的清香”、“布衣小童”、“乡野丫头”等10位西瓜视频创作者也在活动中与县长们直播连线,助力优质农产品走出村寨。 在广东龙门县的直播活动中,龙门县副县长罗光少将直播间搬到了果园。“这个橘皮一剥就开了,不会剥得手上一手油”,罗光少在果园内边剥皮边向网友展示。为了鼓励大家多多购买家乡的水果,罗县长还多次...
正文:永葆初心矢志奋斗的布衣院士——卢永根 事迹简介: 卢永根是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2019年8月,因病在广州逝世。他信念坚定、忠诚如山,入党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是一名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献身科研、勇挑重担...
正文:其中最乐观的一个版本是“小弟”回到世界中心帮助“大哥”一同维护世界。 高基人住的地方是圆屋,石墙,茅草搭顶。男人们长发披肩面如尘土,女人们几乎都光脚,行走速度却远胜各类高跟鞋。身着粗棉布衣的长者在火光下个个神情肃穆,口吐史诗般的语言,“我们祖先的思想嵌在每一块岩石里。”  
正文:“布衣院士”卢永根用坚实行动书写至诚报国,为新时代奋斗者点亮了价值追求的明灯。 以报国为志。“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生于兵荒马乱之际,年少时目睹日寇暴行,卢永根对于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发展有着更加殷切的期盼。他无数次说,无论是一帆风顺的日子,还是身处逆境的时刻,他始终坚信,要把一生献...
正文:明清时代,植树造林规模更大,明太祖布衣出身称帝后,以农桑为国之本业,令天下广植桑、枣、柿、栗、桃,仅京都金陵的钟山,就种了50余万棵。近代,爱国名将冯玉祥更是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被誉为“植树将军”。 如今,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生态文...
正文:“布衣院士”卢永根 生前捐出毕生积蓄880万元 却一件毛衣穿几十年 2017年,87岁的卢永根走进银行 缓缓地从包里取出十多个存折 将880多万元积蓄全部捐赠给华南农大 用以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忠诚于教学科研事业的老师 卢永根夫妇都是大学教授 他本人还是华南农业大学前校长、 ...
正文:广东各界,尤其是来自高校和农业农村系统的党员干部们,追忆着“布衣院士”矢志报国的初心,坚定了自己在新时代干事创业的信心。     恰逢华南农业大学建校110周年,消息传来,让学习、工作于这所卢院士倾注一生心血高校的同学和老师们更添激动和感慨。“岁月更替,精神永恒。学习卢永根院士精神,就是要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将个人...
正文:有一种大爱,叫“布衣院士”。 唯物主义者“最后的贡献” “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卢永根 2019年8月12日凌晨,89岁的卢永根院士因病辞世。按照他和家属意见,不举行任何遗体告别仪式;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 这是他作为院士的“最后一次科普”;这是他...
正文:在弥留之际,他对我说:“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留真金,积白银,都不如留几本好书给子孙。”他又告诫我,即使安住僻壤,稼穑之户,生活简朴不怕,若能“耕读齐家”,定会一生有为,后世兴隆。 时光流逝,岁月不言,生命有度,好书无年。这个世界上,比黄金更贵重的永远是知识,是好书。英国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说:“一...
正文:他是李大钊的孙子李建生先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李建生先生为记者们讲述了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光辉岁月:李大钊四季布衣、常年旧衣,在出席内蒙古工农兵大联盟会议时,他甚至只穿破旧的工装服,就连在场的工人提出用自己的衣服替换,也被他微笑谢绝;为了党的事业,他不但把租来的小院作为开展组织活动的据点,每月还要拿出他工资的很大...
正文:当天,她穿着嫂子借给她的蓝布衣,在长辈们的见证下,与古臣坤结为夫妻。 1951年2月,沈阳军区到忠县征兵参加抗美援朝。听说要欢送新兵,村里专门安排了几名年轻上进的姑娘去给新兵戴“大红花”。 “我做梦都没想到,里面竟然有他。”当年,12名光荣入伍的新兵中,何光英一眼就看到了丈夫的身影。怕妻子担心,古臣坤是瞒...
正文:1923年,单士元以一介布衣的身份进入北大的平民夜校读书。因为学习成绩优异,他很快引起授课教授的注意,被破格允许在北大史学系旁听,后来又顺利考上大学。 单士元的老师名单,包含胡适、马衡、沈兼士、朱希祖等诸位史学大家。在读书期间,他就参与编辑《史料旬刊》《文献丛编》《掌故丛编》等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的重要刊物...
正文:北京老树画的是布衣长衫、面无表情的自己,重庆游江画的则是写实派的自己,古镇故事、重庆掌故是他的“拿手菜”。 好玩的是,在没有看到老树长相时,我印象中的他该是游江的模样,后来发现老树根本就是一个北京爷们的长相。 说起重庆自然会想到江湖义气与码头文化。前者我在我的重庆女友们身上已经深有体会,而码头文化得以...
正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歌吟的独步古今的布衣情怀和宽博恢弘的政治抱负,被千百年来的仁人志士所推崇,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其实,警句之思初萌于湖南安乡县城西北的虎渡河畔,书院洲上,兴国观里——范文正公在这里的读书台。 关于范仲淹读书的掌故,《宋史》有两处明确的记载。一为...
首页 前页 1 2 3 4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