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33 项符合 屠呦呦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41-60 项 (搜索用时 54 毫秒)

正文:2016年度——授予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的赵忠贤,以及在青蒿素发现上做出科学贡献的屠呦呦。     2017年度——授予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王泽山,另一位是我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侯云德。
正文:张存浩、程开甲、于敏、赵忠贤、屠呦呦、王泽山、侯云德……一位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一个个在科学界显赫的名字,背后无一不潜藏着一段追求卓越、奋力突破、矢志自主创新的中国科技历史。 王泽山院士是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之一,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被行业里的人尊称为“火药王”,他却自谦地说:“那是因为我...
正文: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与“雷锋精神”的优秀传承者郭明义同台接受表彰,郭明义全程搀扶着88岁的屠呦呦,在现场又当了一次雷锋,这样的小细节令人感动。     珠海航展 歼10B矢量发动机验证机一飞冲天     2018年11月6日,珠海航展,英雄试飞员李吉宽驾驶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首次亮相,...
正文:于敏、程开甲、孙家栋、王大珩、屠呦呦、袁隆平、潘建伟……他们用科技力量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进步。     总之,2018年的中国科技事业精彩纷呈,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承前启后、砥砺前行。我们期待新一年的中国科技,将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正文:到2015年因为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再到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40年时光荏苒,在屠呦呦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对荣誉加身的从容淡定,对国家使命的责任和担当,对自身工作的孜孜以求……     屠呦呦介绍,在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下,我们继续以多...
正文:瑞典卡罗琳医学院,84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在主题演讲中将一首中国古诗分享给现场听众,“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 几十年潜心钻研、千百次实验、冒着巨大风险以身试药……在屠呦呦及其团队的坚持下,青蒿素“炼”就成拯救世界数以百万计生命的灵药,成为中医药送给世界的一份珍贵礼物。 8...
正文:屠呦呦所在的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代号“523”。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改进提取方法,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能高效抑制疟原虫,并将该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至今仍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
正文:在科技方面,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当然,改革开放这40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不胜枚举,书里收集到的国家发展进步的那些事迹,无不与科技的革新创造有关。 历史学家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在谈到历史中的意义时曾说:“生命就是存在于某种持续存在的东西内部的、得到各...
正文:众所周知,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1971年发现的“青蒿素”为世界抗疟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过,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贫困极大限制了人们对抗疾病的能力。 比尔·盖茨表示,“全球每年45万人被疟疾夺走生命,低收入人群往往无法购买所需药物。中国的很多创新成果不仅能服务中国,而且能服务世界。“ ...
正文:那一年,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全民范围内掀起一股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的热潮,屠呦呦和青蒿素也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全国科技工作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40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科技创新作为提...
正文:2015年12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她的获奖演说中特别指出,在东南亚的大湄公河流域,青蒿素的抗药性已经产生。早在2005年,柬埔寨西部的病例首次证实了疟疾对青蒿素出现抗药性,尽管这尚未导致青蒿素治疗的完全失败,但它的确延缓了青蒿素清除病患体内的恶性疟原虫,这种原本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正面临失效的...
正文:2015年12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她的获奖演说中特别指出,在东南亚的大湄公河流域,青蒿素的抗药性已经产生。早在2005年,柬埔寨西部的病例首次证实了疟疾对青蒿素出现抗药性,尽管这尚未导致青蒿素治疗的完全失败,但它的确延缓了青蒿素清除病患体内的恶性疟原虫,这种原本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正面临失效的...
正文:和宋琨同时参加体验活动的还有来自北京101中学、北京五中(通州校区)、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屠呦呦母校效实中学、广州执信中学、广州华阳小学、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等重点中小学的教师代表。“安徽的文化资源丰富,非常值得学生们来研学旅行”,是老师们的共识。 10月23日,“皖约”安徽省研学旅游大型传播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
正文:从而让每一个研学产品有独一无二的魅力。 此次研学活动共分为皖南“文化徽州”“魅力皖中”和皖北“道源问道”3条精品研学线路。来自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政教处副主任王少勇、屠呦呦的母校——效实中学高级教师陈瑛,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2所高校的大学生代表等50人共同参加了当天的研讨会。
正文:在1971年底,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提取物对疟原虫实现了100%的抑制。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开会,高度评价了青蒿素对世界的贡献。 当时有一位法国记者问屠呦呦,说开始研究是因为战争,现在青蒿素主要用来救命,你自己有什么感想? 屠呦呦是这么回答的:“我很高兴,作为一名医药科技人员,我们就是要为人类...
正文:作为突破者的袁隆平、屠呦呦、杨利伟、钟南山、邓丽君、金庸、贾平凹、郎平、张艺谋、姚明;来自国际社会的基辛格、傅高义、大平正芳、李光耀、费正清、拉法兰、陆克文、萨马兰奇、齐赫文斯基、古特雷斯。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实践者、参与者,更是重要见证者、推动者。他们的经历与奋斗,让后人得以窥见改革开放40年的每一次彷徨与...
正文:袁隆平、屠呦呦……爬坡的过程很艰苦,但山高人为峰的喜悦无与伦比。在最该努力的日子里放松懈怠,世界再大你拿什么去看看。 奋斗不是嘴上说说就行,它是个动词更是种状态。倘若牛顿只看到苹果从树上掉落而没有去探究根源,假如弗莱明直接扔掉了发霉的细菌培养皿而没有坚持研究,爱迪生在第999次实验失败时选择放弃,那么世界科学...
正文: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174.9万,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39万,乡村医生90.1万。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到2.44人,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医师队伍...
正文:17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研究中医古籍开始,筛选出中药青蒿的抗疟有效乙醚中性提取物,分离出青蒿素,再到获得“青蒿素”新药证书,用“中国小草”挽救了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     名医大家,璨若星河。仁术济世,绵延流芳。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医务...
正文:医务工作者要以林巧稚、屠呦呦等前辈为榜样,努力做好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力争在新技术、新药研发、疑难病罕见病等方面取得突破,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敏州说,坚持弘扬中医药文化,既要积极运用传统的研究方法,也要采用适用于中医药...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