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6 项符合 就义诗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16 项 (搜索用时 50 毫秒)

正文:行刑前他的一首《就义诗》道尽了胸中凛然。一个又一个革命志士前赴后继,接过他未完成的遗志,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豪绅家庭中的革命者 夏明翰1900年出生于父亲居官的湖北秭归,12岁时随全家回到家乡衡阳。夏明翰的祖父夏时济是清朝进士,曾任户部主事,母亲陈云凤出身于书香门第,博学多才、思想开明。生在官...
正文: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临刑前写下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缅怀英烈,就是不忘中华民族的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到不断提高烈属抚恤标准,再到红色旅游的蓬勃兴旺,守护民族的根与魂,成为全民的共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纪念“七七事变”,不忘卢沟桥的枪声,在铭记抗战精神、惨痛的教训和英...
正文:他挥笔写下一首正气凛然、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写完后,大声念了一遍,把笔往地上用力一抛,慷慨赴死。     王尔琢与父母书:儿已以身许国     父母大人:     ……儿何尝不思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但烈士殷红的血迹燃起了儿的满腔怒火,乱葬岗...
正文:武汉市警予中学,曾是大革命时期向警予、夏明翰等革命先烈就义的地方,夏明翰烈士气壮山河的《就义诗》,就是在这里用生命写就的。 夏明翰的故居,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这是一座有着四十多间房屋的深宅大院。 夏明翰侄孙夏忠云同期声:这就是我们夏家的老宅子。夏明翰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
正文:这是夏明翰烈士的就义诗。“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这是方志敏烈士的绝笔文。真正共产党人对“主义”、对“真理”的坚贞,今天的人也会为之感怀动容。正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毅然决然选择“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了永生”,才成就了我们党饱经挫折而不...
正文:他高吟《就义诗》在白公馆英勇就义,年仅28岁。他,是刘国鋕。 刘国鋕像 新华社发 刘国鋕,四川泸州人,1921年出生于当地名门望族,排行第七,是大家庭中倍受娇宠的幺儿。1939年高中毕业后就读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1940年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刘国鋕从昆明到重庆找党组织,被介绍给中共南...
正文:1928年3月20日,年仅28岁的夏明翰英勇就义,牺牲前写下了那首传颂至今的就义诗。 如今夏明翰烈士的家乡——湖南衡阳县,已成为粮食生产大县。近年来,当地大力推广高档优质稻种植,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帮助农户增收致富,全县优质稻年产值可达7.5亿元。 今年,湖南衡阳县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正文:这是共产党员、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气壮山河的就义诗。 吉鸿昌,1895年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因家境贫寒,只间断地念了两年书。1913年入冯玉祥部当兵,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递升至军长。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人称“吉大胆”。1930年9月,吉鸿昌所部被蒋介石改编后,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
正文:这是共产党员、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气壮山河的就义诗。     吉鸿昌,1895年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因家境贫寒,只间断地念了两年书。1913年入冯玉祥部当兵,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递升至军长。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人称“吉大胆”。1930年9月,吉鸿昌所部被蒋介石改编后,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
正文: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临刑前写下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还有,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
正文:革命烈士夏明翰临刑前写下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正是对信仰的坚守,对后人的昭示。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从不谋自己的私利。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
正文: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那首大义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讲解员龙寒丽边走边说,落脚点在两个字——信仰。为真理,为信仰,一介书生无惧屠刀。夏明翰就义前曾写了3封遗书。“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
正文:正是从这里出发,夏明翰走上了革命道路,一步步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出生于父亲居官的湖北秭归,12岁时随全家回到家乡衡阳。少年夏明翰,贴近劳苦大众,表现出...
正文:临刑前,在漫天风雪中,他高亢地吟诵着这首就义诗,声震八荒…… 杨超像 资料照片 如今,在德安县宝塔乡梅桥村马家垅旁,有一座不太引人注意的小山丘,那便是英雄的埋骨之处。拾级而上,半山腰处,杨超烈士的墓碑挺立在苍松翠柏之间。新中国成立后,德安县先后五次修缮烈士陵墓,使之成为全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他...
正文:临刑前,杨超面不改色,引吭高诵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 三年归报楚王仇。 杨超牺牲时年仅23岁,但他那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至今仍为后世所景仰。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4日 04 版)
正文:临刑前,杨超面不改色,引吭高诵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 三年归报楚王仇。 杨超牺牲时年仅23岁,但他那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至今仍为后世所景仰。
首页 1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