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6 项符合 尕海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58 毫秒)

正文:图为该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村貌。新华社发 1.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执政党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也是一门大学问。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
正文:游客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帐篷城度假区游玩(2018年8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新兴产业“强筋壮骨”     “甘肃正在实现一场绿色蝶变。”5月份举办的第二届“甘肃·祁连山高峰论坛”上,许多专家表示,通过紧抓十大生态产业大发力,甘肃正在把“绿水青山”转化...
正文:天高云淡,草山怀抱下的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静静地睡在草原上。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映入眼帘,宽阔整洁的道路直通远方。 眼前的尕秀村正是甘南州第一批创建的“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村”,这里平均海拔3300米,紧临国道213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风景如画。过去,居住在这里的村民都是纯牧民,一顶帐篷、几头牦牛,外加几只藏...
正文:甘肃省东西横跨超过1600公里,但无论是西部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是东南部的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或是西南的尕海-则岔湿地,抑或是西北的漳县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出现了巡查人员的身影。 “组内再分组”是巡查组高效完成任务的关键。第十二巡查组12名覆盖生态、土壤、水、卫星遥感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在...
正文:“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专项监督检查、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巡查组查阅了甘肃省“绿盾2018”整改台帐,确定了重点检查的保护地名单。 8月23日,巡查组分3组分赴祁连山、尕海-则岔、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实地巡查,已对祁连山、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7个点位进行了现场核实。  
正文:几名藏族演员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帐篷城景区的草原上表演舞蹈(6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三) 从临夏州出发,往南行驶两个多小时进入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境内。卓尼是农牧县,牧区居多。这里草原是嫩绿的,格桑花开得正艳。成批的游客每次停车休息都能发现一些惊奇,或是对着远处的牛羊惊叹,或...
正文:尕海镇党委书记苏努东珠笑着说,“渐渐地,从群众看着干部干,到群众和干部一起干,我就知道这场‘仗’我们要赢了。”     “以前这里挨着国道,又是牧场,垃圾多,看着很不舒服,现在看看,这草原多美啊!”44岁的卓玛加是曾经的贫困户,2018年扶贫搬迁来到尕秀村,住进了政府给建的小院子,一家6口养着40头牛,靠卖酥油、...
正文:宫保扎西2013年在村子附近的尕海湖边上开了家牧家乐。没想到的是,这个甘南草原最大的淡水湖并没有给他带来好生意。“满地都是牛羊猪的粪便,苍蝇乱飞。家里没有垃圾桶,到处都是泥坑和垃圾堆。” 现在的甘南草原,满山满谷的绿意和青草气息迎面扑来。环境美了,家里靓了,游客纷至沓来。如今甘南州将文化旅游业确定为首位产...
正文:尕海镇党委副书记王麟说。 2017年,尕秀村借助环境改善的红利发展旅游业,成立一家旅游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牵头在村里兴办藏家乐。 贡保加放下羊鞭,搭上村集体经济的便车,在县里帮扶下开办了藏家乐,从牧民转型变成旅游从业者。 起初,很多开办藏家乐的村民不会说普通话,无法和游客交流;有的家里环...
正文:甘肃尕海国际重要湿地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是甘肃省首块国际重要湿地,对涵养黄河水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尕海湖水草丰茂,许多南迁北返的珍稀鸟类在此落脚。     近几年,甘肃省出台多项湿地保护修复的制度,通过完善湿地分级和管理、创新湿地修复和利用监管等加大湿地保护修复。按照相关规划,到2020年,甘肃省湿地...
正文:尕海湿地栖息有黑颈鹤、黑鹳、大天鹅、水獭等野生动物。 张勇摄 尕海湿地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黄河水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张勇 摄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河中游,跨张掖市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14个乡镇,是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正式指定的国际重要湿地。脱兴福 摄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
正文:代相群在尕海保护站工作了16年,每年只能回家两三次。高原环境下的湿地监测难度更大,冬季零下二三十度也要巡山护林,一年四季跟水打交道的代相群难逃关节炎、湿疹这样的职业病。 代向群(左三)野外拍摄 2018年冬天,上级领导要求把安装在保护区内的野外红外相机记录仪的监测数据取回,他接受任务后,带领5名监测人员,...
正文: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帐篷城度假区(2018年8月1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会议着眼于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强调充分释放中国经济的空间和潜力。”王军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通过提振短期需求,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同时补齐发展短板,增强发展后劲;充分挖掘区域发展空间,...
正文: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帐篷城度假区(2018年8月1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会议着眼于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强调充分释放中国经济的空间和潜力。”王军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通过提振短期需求,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同时补齐发展短板,增强发展后劲;充分挖掘区域发展空间,要通过国家重大...
正文: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尕海镇党委副书记王麟表示,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当地的发展就是印证。近几年来,当地医疗、教育、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民生保障工程的落实让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幅提升。下一...
正文:同样是易地搬迁,在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一排排藏族特色房舍鳞次栉比,屋前屋后干净整洁,这个小村庄在成为甘南州创建的第一批“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村”后,“变身”成为旅游专业村,如今成为了一处“宜游宜业宜居”的生态旅游村庄。 尕秀这座游牧民定居点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居无定所、栉风沐雨、颠沛流离的游牧...
正文:2005年,他们一家从牧场搬到了碌曲县尕海镇的尕秀村。由于地处国道213线上,周边有着广阔无垠的草原,交通便利,风景优美,尕秀村吸引了许多过往的游客。藏家乐、牧家乐、乡村民宿等逐渐成为当地牧民除畜牧业以外的又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贡保加也将家里闲置的三间房收拾出来,打造成民宿,开起了牧家乐。“一个床位五十元...
正文:尕海镇尕秀村是远近闻名的“网红”生态旅游地。错落有致的藏家民居被花海所围绕,干净整洁的道路广场也显示出现代旅游业带给尕秀村的巨大变化。 尕秀藏寨民俗度假村主要包括67户牧家乐,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贡保加经营的牧家乐共有14个床位,谈起发展特色旅游带来的变化,他感慨万千:“以前牧民家里需要搬东西的时候都...
正文:央视网消息(记者王甲铸)甘肃省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坐落在碌曲草原腹地,被誉为生态旅游第一藏寨,这里海拔3300米,是全域旅游无垃圾样板村,生态文明小康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变”改革示范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的模范村。
正文:央视网消息(记者王甲铸)甘肃省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坐落在碌曲草原腹地,被誉为生态旅游第一藏寨,这里海拔3300米,是全域旅游无垃圾样板村,生态文明小康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变”改革示范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的模范村。
首页 1 2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