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415 项符合 小病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21-240 项 (搜索用时 107 毫秒)

正文:这家乡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带给居民的“健康红利”逐渐释放,分级诊疗效果愈加凸显,“小病不出岛”正逐渐变为现实。 7月8日,是东大坝村的集中随访日,卫生院家庭责任医生健康服务团队负责人巫蓉,发现村民郜长英的血压已经连续几次较高。她随即建议郜长英两天后带上病历资料、常用药到卫生院,找在卫生院坐诊的镇江市第一人民...
正文:小病不出村     大病能救助     不少乡村自然条件恶劣,加上医疗服务水平低,因病因残致贫问题突出。怎样让老乡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拉伯乡格瓦村第一书记李宝树:宁蒗,人称“小凉山”,高寒冷凉,紫外线强,加上长期贫困,村民整体健康水平不高。     记得驻村第二天,我到贫困户陈顺强家,...
正文:并配备乡村医生3名,同时,马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中心骨干医务人员和护士到卫生室帮助开展诊疗服务,使安置点群众的就医需求得到有效解决,达到了小病不出社区的基本要求。 搬迁群众“稳下来”后,要如何实现“能致富”呢?马关县从产业发展、就业扶贫、引进扶贫车间等入手,流转园区周边土地300亩,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
正文:“这点小病,我扛得住!”涂超撂下一句话又加入抗洪队伍,处置泡泉险情比之前干得还要猛。他说,险情面前,守大堤就是守阵地,怎能轻易下火线! 该营执行抗洪抢险任务官兵平均年龄只有25岁,不少战士双脚被洪水泡得发白,胳膊脖子被晒得爆皮,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列兵陈毅伟今年18岁,一次,连续奋战6个小时排除跌窝险情...
正文:搬到这里大不一样了,小病在村卫生室就能看,镇卫生院也不远。小学、中学都在家门口,太方便了。” △2016年7月20日,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村卫生室医生为村民进行中医治疗。 移民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不仅有的住、就了业,养老服务中心、医务室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也让乡亲们有了保障,真正过上...
正文:“这点小病真不算啥。”于国立已于2017年转业,每当电话中提及此事,他都会这样安慰战友。 但从那以后,连队建起了“远程诊疗制度”,遇到情况,电话那头团军医的诊断让官兵们心里踏实许多。 时至今日,火车已成了国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数据显示,仅2019年国家铁路就完成旅客发送量35.7亿人次。如今,无论动车还...
正文:周松勃表示,医疗资源的有序下沉,不仅缓解了老百姓就医难题,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而且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高,让群众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心愿。 兜底保障 缓解看病后顾之忧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
正文:可是神是没有听到他的祷告,阿郎活得好好的,身体健康,连小病都没生过。 一天,阳光格外好,阿妈劝阿郎出去走走。在阿妈的再三坚持下,阿郎穿上长长的大衣,虽然盖不住脚面,但是能让脚看起来不那么突兀。外面刚下过雨,空气潮湿而清新,雨季过去,正是草莓成熟的季节,引来不少外地人前来尝鲜。阿郎在人群中穿梭,还好大家的注意力...
正文:可是神是没有听到他的祷告,阿郎活得好好的,身体健康,连小病都没生过。 一天,阳光格外好,阿妈劝阿郎出去走走。在阿妈的再三坚持下,阿郎穿上长长的大衣,虽然盖不住脚面,但是能让脚看起来不那么突兀。外面刚下过雨,空气潮湿而清新,雨季过去,正是草莓成熟的季节,引来不少外地人前来尝鲜。阿郎在人群中穿梭,还好大家的注意力...
正文:为了方便老人就医,村卫生所也开在了幸福院,平时治个小病都不用出村,还能享受新农合医保报销。     “好日子不能只是自己过,还得帮衬周围的人。”这是花村幸福院里老人们的想法。自打搬进幸福院,傅蓉花就自己购买了全套理发设备,给大家免费理发,如今已经理了9年。平日里,大家看谁没出来跳舞、活动,也会主动去他家瞅瞅,好...
正文:还有乡村医生给我们做健康管理,平时生个小病开点药,都不用出村,还可以享受医保报销。”张德礼说。 张德礼闲暇之余会和老伴儿一起,在门前预留的菜地里种种菜、养养花。不单是他们,幸福院的家家户户都是如此。张德礼笑着说:“我们在这里,能住好房子,有人给看病,吃穿也不愁。这么多人生活在一起,每天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这...
正文:小病拖大、大病拖跨,3年前,普夏村村医增已普尽这样形容本村的医疗水平。而如今,军地双方建立了“医药互通、人才共用”的机制,缓解了普夏村看病难的问题。自2017年开始,部队坚持定期来到普夏村开展义诊活动,累计义诊700余人次。 义诊每月一次,每次持续一天,卫生员应晓晶和彭红瑞天不亮就起床准备,天黑才开始返营。义...
正文:这件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把广州市花都区农村百姓“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写进历史。 2019年,花都区启动镇(街)村机构一体化管理,196个村卫生站回归公益属性。村卫生站和镇卫生院之间形成隶属关系,群众在村卫生站首诊。 广州花都区花山镇儒林村的村卫生站,仅三四十平方米,却“五脏俱全”:有诊室、治疗处理室、中...
正文:“以前大病小病都要去镇上,现在不用了,大病去镇上,小病在村里就可以看,这里的医生很专业。”罗汉滋一边说,一边拿出手机,点开一个“儒林高血压”微信群,“卫生站的大夫就在这个群里,有啥事我就会问大夫,大夫还会经常询问我的身体情况,提醒我按时吃药。”如果说“一元看病”解决了看病贵,那么,家庭医生签约则解决了看病难。 ...
正文:在卫生服务中心档案柜里,摞满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有的慢性病两周要电话回访一次,有的直接上门巡查,分级诊疗,努力做到‘首诊在社区、小病进社区、康复回社区’。”汪晓瑞说。     “不出社区门,有个头疼脑热的,就有大夫看,不用去医院挤了!”81岁的张桂芳觉得看病方便了。前几天天气热,她头晕得厉害,就拨通了家庭医生的...
正文:这里有呼救措施,24小时有人值班,小病不出门、大病隔壁就是医院,住到这里“自己省心、家人放心”。 她俩每人每月的费用为1900元,包括吃、住、用等所有开销。 “公立(养老机构)住不进,民营好的住不起、差的不愿住。这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养老难题。”怡康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俊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怡康苑...
正文:社区卫生服务站,让居民享受到“首诊在社区、小病进社区、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生鲜便利店不仅为居民提供新鲜蔬菜,还为居民提供接收快递、送货上门、缴纳水电费等12项免费服务。 一系列民生服务不断拉近与百姓的距离。“看着都是百姓小事,抓好了就是民生大事,能切切实实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许继社区党总支书记范学...
正文:当时的阿里,由于看病不便,大多藏族群众生病后能忍则忍,小病往往耽搁成大病。每逢周末、节假日,张正良便带领援藏医疗队,穿戈壁、翻山口、蹚冰河、入草原,辗转数百公里,为藏族群众免费进行健康体检、慢性病诊治、发放常见药物。 一年时间虽然艰苦,却是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援藏结束,张正良获得陕西省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
正文:彭山区支持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政府买单,个人不缴费,政府全额代缴,建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政府兜底保障机制,让特殊困难群众小病没负担、大病有兜底。 2016年以来,彭山区在医疗保障方面财政兜底549.523万元,为51596人次贫困户购买医保。2017年至2019年,解决了...
正文:罗湖医院集团通过从体制到机制的改变、从物力到人力的改变、从分散到集中的改变,创新帮扶的思维模式,将“罗湖医改”模式,在西林县进行嫁接、推广,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目标。通过帮扶,西林县医院的门诊量2019年比2017年增长了2万多人次,住院病人量增加了近3000人次,手术增加了400多台,县医院业务...
首页 前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