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97 项符合 安徽省金寨县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77 毫秒)

正文:安徽省金寨县成立县乡村三级管护队伍,288名村级供水工程管护员为群众守好“水龙头”。 从有水喝到喝好水,脱贫群众供水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介绍,解决脱贫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兜牢了民生底线,为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支撑。 补上短板,脱贫地区引来“致富水” 从西北...
正文:打开中国农村脱贫“工具箱”——四个老外的大别山“田野调查”作者:缪晓娟、曹鹏远、陈尚营 来源:新华网 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的重点贫困村。在一群即将到来的外国人的想象中,这个村庄肯定没有自来水,没有电,道路很窄,老人多而年轻人少,也不可能有Wi...
正文: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贫困户陶文芝患心脏病多年。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家里经济负担很重。去年,她在县人民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医药费共花了35924元,医保报销之后,个人自付仅5116元。“多亏有好政策,我才治好了心脏病!”陶文芝说。 大病重病基本有保障 为了解决贫困群众看大病难问题,安徽省级医院成...
正文:吴国璋,1918年生于安徽省金寨县。由于家境贫寒,他幼年帮过工讨过饭,7岁时就下地做活,9岁给地主家放牛,经常挨打受饿。1929年,商南地区(今属金寨境内)的农民革命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吴国璋也参加了儿童团,组织儿童集会游行,宣传苏维埃政府的政策主张;带领儿童团员站岗放哨、化装侦察敌情,为红军、游击队和苏维埃政府传...
正文:蔡启荣,原名蔡恒运,安徽省金寨县人。1915年3月出生于原河南省商城县商南四道河(今金寨县汤家汇镇)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商城县城读书。1932年,在本乡四道河组建乡赤卫队,担任队长。同年冬,参加赤南县委在银沙畈组建的一路游击师,先后任班长、排长。1933年4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第75师第223团一营营长。同...
正文:蔡启荣,原名蔡恒运,安徽省金寨县人。1915年3月出生于原河南省商城县商南四道河(今金寨县汤家汇镇)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商城县城读书。1932年,在本乡四道河组建乡赤卫队,担任队长。同年冬,参加赤南县委在银沙畈组建的一路游击师,先后任班长、排长。1933年4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第75师第223团一营营长。同...
正文:拼版照片:上图为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的住房(2016年4月25日摄);下图为大湾村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村民住房(2019年5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刘军喜 摄 决心所向,定力所在 5月7日,随着最后两个贫困县延川、宜川脱贫退出,革命圣地延安告别绝对贫困。 时间拉回到一年多前,一场特殊的脱贫攻坚誓师...
正文:央视网消息:安徽省金寨县的革命烈士陵园。金寨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素有“红军摇篮、将军故乡”之称,在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县共有10万英雄儿女为国捐躯。 革命烈士陵园依山而建,拾阶而上,每一段台阶的数量各有不同,寓意着金寨县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不同贡献。在阶梯的尽头,是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塔身正面镌刻着刘伯承元...
正文:在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中午11点刚过,花石中心小学食堂就飘出了阵阵饭香。“今天中午的菜单是千张烧肉、韭菜炒鸡蛋、玉米炒火腿肠和西红杮蛋汤。”正在陪餐的该校校长汪文质坦言:“因为学校食堂面积不大,所以一至三年级学生10点40开始用餐,四至六年级学生11点10分开始用餐。” 据他介绍,花石中心小学服务五...
正文:沿着山路乘车1个小时,来到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同大家一起盘算着致富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这是习近平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他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     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总会畅叙过往,“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前进路上奋力奔跑”“很辛苦、也...
正文: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考察,到陈泽平家详细察看住房和陈设,了解贫困原因、贫困程度,通过扶贫手册看脱贫措施定了哪些、落实怎么样;在陈泽申家的小院与村民促膝长谈,关切地问起陈泽申的全年收入。 “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横下一条心来抓。要强化目标责...
正文:1995年,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在“大眼睛”所在的安徽省金寨县建成。 截止到2017年年底,希望工程共资助574.8万名贫困学生,援建19814所希望小学,收到累计捐款140.4亿元。 科技双创“大舞台”:磨炼青年成才本领 “跨世纪的金鼓敲起来,跨世纪的银号吹起来……”这首熟悉的旋律,伴随着一代跨世纪青...
正文:1991年,安徽省金寨县双河乡张湾小学正在上课。中国青年报 解海龙/摄     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他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并再次疾呼: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科学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科学技术力量还很薄弱,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978年9月,邓小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更...
正文:2005年3月26日,安徽省金寨县江店镇马店村道龙小学,方老师带着19个学生摆渡上学。从16岁开始,方老师已经在这个村子待了33年,他们夫妇俩每天都要摆渡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看着乡村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就像海子的诗里说的,“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他们也是富足的,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他们也一定会拥有美好的...
正文: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查畈村,我国每年有100万像张天翼(小光头 7岁)一样聪明可爱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 ,“我想上学”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三合乡中心小学,苏明娟(大眼睛 8岁)每天往返24里山路刻苦求学。     1991年4月,河南省新县八里畈乡王里河小学,胡...
正文:文学院“大别山红色基因传承实践服务团”来到安徽省金寨县,开展主题为“改革开放40年安徽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整理及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地走访,我们收集了解到很多大别山红色热土上的革命故事,其中一些故事鲜为人知,这些故事让我们深刻理解大别山红色文化。”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1)班包子瑞说...
正文: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陈泽申曾经极端贫困,如今在政府提供母羊三年后,他家已养了15只羊,去年卖了8只,收入1万多元。大湾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像燕子一样隔三差五地飞到老陈家,关心羊的防疫,还指导老陈再养点猪。老陈逢人就讲,共产党干部好,家里这点芝麻小事都帮着办。基层干部做的是“小事”,但对村民来讲,却很关键。...
正文:安徽省金寨县仙桃村,贫困户詹必武的脱贫致富产业,是种植山核桃。不过,最早种下的一批今年刚挂果,“盛果期还得等上几年。” 眼前咋办?怎么脱贫?见记者疑惑,詹必武径直引路,来到村口扶贫养殖小区。“我家这头黑毛猪三尺长,有200多斤,卖了接着买猪苗。” 去年,詹必武还种了天麻、茯苓,当年种当年收。天麻卖...
正文:安徽省金寨县仙桃村,贫困户詹必武的脱贫致富产业,是种植山核桃。不过,最早种下的一批今年刚挂果,“盛果期还得等上几年。” 眼前咋办?怎么脱贫?见记者疑惑,詹必武径直引路,来到村口扶贫养殖小区。“我家这头黑毛猪三尺长,有200多斤,卖了接着买猪苗。” 去年,詹必武还种了天麻、茯苓,当年种当年收。天麻卖...
正文:国家级贫困县——安徽省金寨县大畈高山有机香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乃兵向记者介绍。 叶乃兵口中的专家,说的是安徽农业大学高山有机稻产业联盟首席专家丁克坚及该校50名资深专家、300多名中青年专家,他们常年穿梭于田间地头,把科研做到荒坡秃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学问做到乡村振兴实践中。 单打独斗不如...
首页 1 2 3 4 5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