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09 项符合 守边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67 毫秒)

正文:她长期扎根于祖国边疆,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将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的守边事业,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玛边防线上50多年如一日巡边护边,每天最少要走20公里山路,在她守护的山口,创造出无一例人畜越境事件的守边业绩。她积极宣传爱国护边工作,在边境线的许多石头上刻下“中国”两个字,这些“中国石”成为当地护边守边、...
正文:经媒体报道后,桑杰曲巴一家固边守边精神才为世人所知。 随着党的各项政策不断落实,玉麦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边境小康村建设持续推进,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先后修建两座小型水电站并接入国家大电网,结束了不通电的日子,家电进入寻常百姓家,乡亲们开始开店办厂致富;通乡公路经过新建和改建两次施工,解除了年年大雪封山的...
正文:李阳本来是个机关干部,在习近平总书记向玉麦乡守边的卓嘎、央宗姐妹回信后,他深受鼓舞,主动向组织申请到玉麦边境派出所工作。“那时候乡里山道修路,经常塌方,到了冬季还时不时的封山,经常停电就是好几天没有信号,每当这个时候,老百姓只要看到正在巡逻和忙碌的我们,这些穿着藏青蓝的移民管理警察,和他们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怕了。...
正文:世人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帕米尔高原上的守边人,记住了拉齐尼和他一家三代的护边故事。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拉齐尼扎根高原默默奉献为国守边,他的故事在喀什地区家喻户晓。2017年当选首届“感动喀什十大人物”时,父亲为他戴上帽子,送他出征的镜头令人动容。他是当地干部群众心目中的楷模和英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
正文:2004年,他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把为国守边当成了终身事业,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的每块界碑、每条河流、每道山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位被当地牧民称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充满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无尽热爱。有了这样的精神品格,在面对他人危难时,怎会袖手旁观,只会一往无前。 ...
正文:朋友,曾经得到他帮助的乡亲们,以及他所在培训班的老师同学,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他们熟悉的那个忠诚正直、谦逊善良的拉齐尼·巴依卡就这样离开了他热爱的守边护边事业和挚爱的亲人。 拉齐尼·巴依卡曾多次荣获国家和新疆道德模范、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优秀护边员等荣誉称号,2020年10月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同...
正文:安心扎根边疆、守边固边     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开花     “敬礼!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我们世世代代的家园,一定会永永远远地守下去。”     五星红旗下     日喀则市岗巴县吉汝村军民的话语铿锵有力,朴实深沉     他们用行动践行着     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
正文:要建设一批抵边新村,引导支持边民贴边生产和抵边居住,推动形成以城镇为中心、辐射周边边境地区的守边固边富边强边新格局。优化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布局,创新跨境金融等合作机制,做大做强边境城市。 三.大力实施区域发展重大战略 《建议》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
正文:“党员是群众的领头人,广西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兴边富民各项工作,大力培养和发展抵边村屯党员,构建联户守边、联户致富的‘双联户’机制,不断壮大守边兴边‘红色力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万明说。     15000个日夜,磨破200多双鞋;11块界碑,每周巡逻2次,每次往返16公里……百色市那坡县平孟镇...
正文:“努力改善生活条件,让战士们守边更加安心”     “我们的大棚火力很足吧!”看到记者一进连队大棚就忙着取下眼镜擦拭水雾,老兵穆鲁东笑着说。     “从前连队吃的蔬菜要从近1000公里外的日喀则运来,量少,还不耐放。有一次,冬天下大雪,连队被围成‘孤岛’。蔬菜送不进来,最后我们连白菜、萝卜都没的吃了。”在里孜...
正文:“努力改善生活条件,让战士们守边更加安心” “我们的大棚火力很足吧!”看到记者一进连队大棚就忙着取下眼镜擦拭水雾,老兵穆鲁东笑着说。 “从前连队吃的蔬菜要从近1000公里外的日喀则运来,量少,还不耐放。有一次,冬天下大雪,连队被围成‘孤岛’。蔬菜送不进来,最后我们连白菜、萝卜都没的吃了。”在里孜守边已16...
正文:大家守边戍边更安心! 新型防寒被装,让官兵巡逻执勤温暖相伴。大雪纷飞中,某边防连中士唐林身着新型防寒被装踏雪巡逻。唐林自豪地说,我军高原边防部队配发了新型防寒被装,包括防寒头套、保暖作训服、轻便防寒保暖作训大衣、吸湿快干内衣裤、防眩光眼镜和多功能保温水壶等。经过一段时间试用,大家纷纷点赞,这些新型防寒被装...
正文:大家守边戍边更安心! 新型防寒被装,让官兵巡逻执勤温暖相伴。大雪纷飞中,某边防连中士唐林身着新型防寒被装踏雪巡逻。唐林自豪地说,我军高原边防部队配发了新型防寒被装,包括防寒头套、保暖作训服、轻便防寒保暖作训大衣、吸湿快干内衣裤、防眩光眼镜和多功能保温水壶等。经过一段时间试用,大家纷纷点赞,这些新型防寒被装...
正文:守边:生活巨变 情怀不变 位于帕米尔高原上的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一处村庄新貌(6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初冬时节,帕米尔高原深处迎来第一场雪。四周环山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乡皮勒村村委会大院,一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正在举行。国歌声响起,全村老少向国旗...
正文: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边防部队的官兵日夜巡逻边境线,使祖国的边关得以安宁,牧民得以安居乐业,守边护边也是我们每一个老百姓的共同责任。”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姑丽扎尔·阿布热合曼介绍,在县域793.6公里的边防线上,像拉齐尼·巴依卡一家这样的护边员还有许多。他们与边防部队官兵和边防派出所民警...
正文:昔日只有一家人的雪域边陲,今天已是守边兴边的发展热土。从脱贫攻坚到志愿服务,从大学校园到民营企业,从祖国边疆到创新一线……这些发生在大江南北、各行各业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既是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见证,也是无数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 在新坐标中实现新价值,这是一种宝贵的传承。垦荒精神有没有过时?志愿精神值不...
正文:2018年获得“时代楷模”称号后,卓嘎、央宗姐妹把这份荣誉化作更大动力,带动更多干部群众加入守边行列。     放牧守边,是生活更是工作,是本分更是职责。爱国守边已融入玉麦人的血脉。     玉麦守护的边境线很长,大部分地方谷深林密。“全程80公里,每人负重50斤到80斤,一走就得8天。”年前带着乡干部徒步巡边的...
正文:我向你们、向所有长期为守边固边忠诚奉献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       爱国是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近20年扎根西部、奉献青春的无悔     好儿女志在四方,...
正文:“守边日常拉练,听到哨声就要马上起来。” 鲁周扬驻守的塔克逊哨所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我国西藏岗巴地区,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这里,海拔4900米,最低气温可达-40℃,全年有200多天刮着8级以上大风,最大时可达10级以上,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内地的6倍。 这里,空气含氧量为内地的35%,在内地心脏...
正文:边境线上的牧民们似乎早已将“守护”这个词铭记在血脉里,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知道了什么是边境,什么是国家,从那时起牧民就开始义务守边,为家,更为国。 “爷爷和爸爸都当护边员。”这里很多家庭都是如此,一代又一代,阿迪力·穆萨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阿迪力·穆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提到守卫边疆,很多人都会想到...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