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28 项符合 学医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21-240 项 (搜索用时 83 毫秒)

正文:不必为了当年没选择学医而懊恨 不论你是哪一行 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战疫作出贡献! 贡献不论多少,爱心不分大小 虽然无法奋战在一线 我们依然可以选择成为 一个温暖而又有力的平凡人 与其他无数普普通通的人们一起 风雨同行,共克时艰 愿我们早日取得战疫的胜利 ...
正文:两年前,他甚至让学医的妹妹也来卫生室帮忙。 涂飞记得,1月23日,距春节还有两天,武汉“封城”。当天24时,黄冈也“封城”了,市区的公交、客运都停止运营。那两天,市民上街都戴起口罩,涂飞感到周边的人对疫情开始重视起来,但许多人对防护知识缺乏了解。 正月初四,涂飞到当地一家大型超市买东西。他看到超市...
正文:我,真的想学医吗?我,还敢学医吗? 逆行者的精神不应该仅仅被赞颂,更应该被传承。 如果说疫情发生之前,我的未来尚是一个问号,那么看到了无数逆行者的靓丽背影后,我的未来,将变得无比确定。那就是向这群逆行者学习,争取有朝一日穿上象征责任与义务的白大褂。 2020,这次的新年有些不一样,有些苦,有些累,但都...
正文:陈涛学医出身,他明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端口腔/咽拭子常温标本采集器的需求将大幅提升。诊疗中,医护人员需要将咽拭子、血液等标本从疑似患者口腔、鼻咽部等处安全、规范地取出来,并通过标本采集管进行特殊保存、转移,送往实验室检测。 “提取、转移标本是检测的第一步,也是风险最高的。” 公司医技中心主管杨月明介绍说,这...
正文:况且我还是学医的,应该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即将启程时,学院在外教群里发布了一份英文捐赠倡议,说在中国有很多人、特别是医院需要更多的护具。我在医院有很多朋友,于是就买了一批。 从美国到中国,旅途很远,但我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好心人。2月1日,我动身出发。在美国机场过安检的时候,安保人员问我到中国做什么,我说是到...
正文:因为学医的缘故,焦丽君对疫情信息特别敏感,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疫情数据。和父母去买东西,她自己全副武装,并要求父母戴上口罩。开始时,父母不听话,一家人没少置气。 1月23日武汉封城。焦丽君找到了向父母科普的好时机,把专业知识灵活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再加上我的讲解,轮番轰炸”。 除夕那天,父母终...
正文:“学医只能救人,我要救国。”生于海畔,耳闻目睹日寇登陆沿海、杀害渔民,面对中央大学航空系和交通大学船舶系的录取结果,他毅然选择后者,从此开始了一生探寻保卫祖国海域、抵抗外辱的人生道路。 1958年,黄旭华被秘密调到北京参加“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工作,各种难题接踵而至。 其时,国家经济极度困难,粮食不够,就挖...
正文:“学医只能救人,我要救国。”生于海畔,耳闻目睹日寇登陆沿海、杀害渔民,面对中央大学航空系和交通大学船舶系的录取结果,他毅然选择后者,从此开始了一生探寻保卫祖国海域、抵抗外辱的人生道路。 1958年,黄旭华被秘密调到北京参加“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工作,各种难题接踵而至。 其时,国家经济极度困难,粮食不够,就挖...
正文:我不学医,不好评判做法是否正确,我只知道,一股热流的确从心中涌出,从眼眶流出。我告诉朋友,我在武汉上学不到3年,对那里的感情,好似家乡。这是一座温暖的城,那里有教我知识的老师,有陪我爱我的朋友,有伸过援手的陌生人,有太多我牵挂的人,我想她痊愈。就在这一晚,我想回去上学了,敲击着键盘,刷着新闻,默默关心着他,一晚上...
正文:“大年初一晚上接到通知,我爱人是耳鼻喉科医生,也报了名,自己所学能在这个时候用上,是每个学医人的担当,父亲正月十八过生日,今年不能给他过生日了,我提前祝他生日快乐。”刘颖说。 “很多朋友不理解我为什么来武汉,我中考那年赶上非典,这是一个转折点,因此才学习了护理专业,所学能所用,人这一生有几次机会能体现自我价值...
正文:学医出身的他,虽也束手无策,却不像同时代中国作家那样进行浪漫化描述。鲁迅在《药》中曾写过一个得痨病的少年小栓。周围的人对他既同情又恐惧,谈话都神神秘秘,小栓的父母深夜交流孩子的病情,也不敢多提一个字。在那时的中国农村,能够想到的治疗方法是吃“人血馒头”。可以说,鲁迅近乎做到了桑塔格“让疾病成为疾病”的主张。 ...
正文:想到自己是学医的,今年已经24岁,黄雨佳便想去爸爸所在的科室帮帮忙。 女儿的这一想法,让爸爸妈妈有些意外。“能帮多少是多少”黄雨佳向他们保证,一定做好防护,而且自己有一定的医学知识,请他们不要担心。 松滋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的医疗物资紧缺,有的N95口罩得反复杀菌,使用三四次;医疗设备有限,新的设备采购完得现...
正文:推动着他们逆流而上的,是学医时治病救人的拳拳初心,是这袭白衣赋予他们的职责担当;支撑他们坚守火线的,是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更是人性中那种不服输的执念。 “病毒扼住了生命的咽喉,但它决不能使我们屈服”。病毒就像试金石,淬炼出人间最纯粹的大爱。岁月静好时,这爱播撒在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无影无形;但疾风骤雨来临...
正文:如果你愿意学医,请你做像这些冲上一线的医护人员那样的勇者。用自己的身躯,扛起万重大山。总是要到这一刻,我们才明白,什么是白衣天使。他们不怕吗?他们不哭吗?责任重于泰山,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为其奉献一切。     我最亲爱的孩子们!他日,你长大。如果你愿意走上科研道路,可不可以不仅仅评职称发论文,可不可以为人类的...
正文:远程咨询了学医的朋友,并对照网上某权威媒体发布的轻症自我隔离手段后,我决定先把自己关进书房。 隔着房门,我都能感受到家中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除了两岁的女儿,每个人都戴上了口罩,并用仅有的酒精对家具进行消毒。书房变成了临时的隔离观察室:门是一直关着的,门口放了一张板凳,作为内外物品交换的放置台。一天3顿饭,我只...
正文:“我学医,而且还是党员,党员不应该上一线吗?” 时至今天,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董玉玲仍记得大年三十晚上,女儿王馨语与自己的对话。 王馨语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一名免疫学专业在读博士生,腊月二十七下午,她从广州回到秭归家中。每天,疫情变化牵动着这位医学生的心。 腊月三十晚上,王馨语留意到,一些医院医护力量告...
正文:张茹芳年轻时被派到城市“学医”,老村支书对她说:“我们要培养一个‘永久牌’,不是‘飞鸽牌’,一定要回到村里。”这次疫情出现后,家人劝她别去上班了,她犹豫过,还是去了,“都是乡亲,太熟悉了,不可能不去”。她坦言,一个人在家时也觉得很害怕,哭过好几次:“敌人是谁?敌人在哪儿?都不知道啊。手里也没有武器,搞不好还会连累...
正文:甘如意告诉记者,男友也是在大学认识的,都是学医的。“他也是看到我的朋友圈,才知道我骑车回武汉的。”甘如意回忆说,“他特别内疚,直说自己没做好。其实没关系的,他回老家了,肯定出不来。”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我要攒钱出去玩。最想去北京,看看故宫、长城……”24岁的甘如意,迄今只去过长沙。 “我每年都在写申请,...
正文:我想可能我们在家人冲上一线的时候,都找到了学医的理由。     “要做个好医生”这是学医之后在家里听到最多的几句话。我一直以为自己懂得,却在这次疫情中,才体会到它的重量。     可能至今,仍有人不戴口罩在路上漫不经心的走着,却不知道这种漫不经心要耗费前线多少医护人员的心血。     这12天来,是22年来我对您...
正文:“我申请加入‘抗疫’一线,我儿子也是学医的,我要用实际行动教会他比任何专业课更重要的一课——责任与担当!”神经外科监护室的医生罗征第一时间提交申请;“作为早已离退休的共产党员、医生和教师,在当前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虽然已经不能也没有条件亲临一线工作,但仍愿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微力。”今年89岁高龄、64年党龄的...
首页 前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