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353 项符合 太空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21-240 项 (搜索用时 63 毫秒)

正文:一代大师库布里克在1968年拍摄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尽管以数百万年前的人猿作为开头,但最终的指向依然是未来,是茫茫未可知的宇宙。 也正是看中了这种对未来的力量,中国的科幻先驱者才在民族危亡之际,专门抽出精力把科幻引进国内。1903年,正在日本留学的周树人在翻译《月界旅行》(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
正文:能就成为科学家,为国家充实力量。” 说起中国将要进行的更多深空探测项目,刘庆会充满神往。“我们自己也想在祖国的东南西北建设多台大望远镜,甚至想把望远镜送到太空和月球,组成中国强大的VLBI观测网。祖国的探测器飞向哪里,我们的测定轨就测到哪里。”刘庆会说,“能有机会参与到这些伟大梦想和实践中,这是无比的光荣...
正文:南海来的风温润潮湿,坐落在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外观如一座外太空飞船,引人遐想。 沉睡了800多年的南宋古船,在2007年采用全世界独创的整体打捞方案出水后,一直置身于博物馆的“水晶宫”内。自2013年全面考古发掘工作展开以来,这艘古船的传奇身世一点点被揭开。这归功于一个尽责的守护团队—...
正文:功能最全的在轨航天器管理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航天器长期管理部的科技人员,不仅要每天24个小时不间断地对在轨的北斗导航卫星进行日常测控管理,还要对复杂太空环境下的北斗卫星进行诊断维修。 也因此,他们被称作“卫星大管家”——正是他们夜以继日的守护,“中国北斗”才得以闪耀星空18年。 去年11月,我国北斗三号...
正文:而张磊所在的气动研究团队的梦想,则是用力与热的结合,亲手“画下”火箭的样子,计算出每一个航天器的飞行轨迹,并把它们送上太空——尽管在那最受瞩目的一刻,深藏功与名的他们从未出现在现场。 前不久,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期间,这支由22人组成、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科研团队,刚刚历经5年啃下一块被称作世界级工...
正文:一次,董天晨所在学校的航模社团在海南省参加“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模总决赛时,有同学中暑了。当时老师分身乏术,10岁的董天晨主动承担起照顾生病队友的任务,并带领团队乘车安全返回。2018年12月,淮安市举行航模大赛时,她在发高烧全身疼痛的情况下,坚持参赛,和团队一起获得大赛金牌。 作为唯一的小学生代...
正文:地面课堂建立与天宫一号的双向通信链路后,孩子们还通过视频与“太空教师”交流。 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教育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全国8万余所中学超过6000万名师生同步组织收听收看太空授课活动实况。 亲历者说 王亚平:神舟十号航天员,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主讲人 受领太空授课主讲人的任务时...
正文: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进行自动控制,所以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可以实现在荒漠、戈壁、海岛、水面等非可耕地,以及城市摩天大楼或普通家居,乃至外太空环境下进行农作物生产,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口舌之需。 数九寒天,如果嫌天气冷,嫌菜价贵,或担心蔬菜安全和品质问题,不妨自家备上一台冰箱大小的“家庭植物工厂...
正文:我们各国正在积极合作,共同应对太空威胁和共同利益。”这一多国太空联合行动倡议目的在于,“支持各国在太空和通过太空实现共同利益。”下一步,美国还将牵头成立多国太空联合行动中心,以实现对太空多国部队的指挥与控制。该组织无疑成为建立北约太空军事联盟的坚实组织基础。 美国意欲在太空领域“组队”展开大国竞争 此次北...
正文:从小对外太空、星船模型感兴趣的郑兴,如愿在生命中最青春的岁月遇见了航天。 2014年秋,我国空间站节点舱正式进入产品的最后焊接阶段,郑兴所在的团队一共5个人,平均年龄29岁,受命为节点舱的顺利生产站好最后一班岗。舱体从装配到焊接完成需要整整48小时,必须两天两夜不眠不休。这是郑兴第一次作为焊接主岗操作。钳工人...
正文:就在前几天,我国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上天,太空中,北斗组网遨游,地面上,庞大的北斗产业正在崛起。今天(1日),记者走进位于上海的北斗产业基地,看到了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是科技工作者,也是共产党员。 这个园区,聚集着160多家企业,几乎覆盖了北斗产业应用的全链条,从芯片到服务,从助力泰国做地基增强,到卢旺达电力...
正文:这是清理太空垃圾的微型卫星。它可精确定位太空碎片,测量尺寸,并将其推出运行轨道落入大气层自行烧毁。 △氢气加气站和氢燃料电池摩托车。它使用的燃料是清洁能源,还可以在刹车和加速时做动力回收以提升续航里程,电池充满一次的骑行距离是120公里。 日本在保护环境、珍惜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当中所做的努力,让人印象深刻...
正文:《首批大学生小卫星将探访太空》,是央视《朝闻天下》播报的一则新闻,报道哈尔滨工业大学小卫星学生团队参加全球大学生“QB50计划”的消息。根据该计划,这个学生团队研制的“紫丁香一号”小卫星将在2015年发射升空,用于大气层低层空间研究。这个项目的学生负责人,就是我正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读研究生二年级的儿子韦明川...
正文:我国自主设计的太空空间站“天宫”上天,载人深海潜水器“蛟龙”入海,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望远,“悟空”与“墨子”卫星领先世界,大型客机C919飞机成功首飞,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复兴号”高铁全速运行……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支付宝、微信、共享单车等,都证明科技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文化强国逐步建成。近年来我国文化产...
正文: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对手则毫不隐瞒对俄的战略企图,他们不仅准备在局部冲突过程中达成政治目标,还正在准备与“高技术对手”进行战争,从空中、海上和太空使用高精度杀伤武器,并积极进行信息对抗。为此,俄罗斯认为局部冲突的尖锐化和俄罗斯边境地区的不稳定状态,将使地区冲突上升为俄罗斯首要的外部挑战。特别是当前在大规模冲突不太可...
正文:出于对太空探索的憧憬,2007年,张飞霆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2011年,张飞霆加入西工大航空学院杨智春教授团队,开始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当时,实验室静力试验、模态试验任务十分繁重,虽然是新手,张飞霆也能有上手实操的机会。实际上,恰恰是他最喜欢的实践环节,让他一度吃尽苦头。 作为一门复杂...
正文:准备遨游太空的可乐不能用普通罐子盛放,配有特殊阀门的设计使其可以在失重状态下被饮用。由于味觉在太空中会变迟钝,为了让可乐在太空里更好喝,可口可乐公司调整了其引以为傲的秘密配方。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这一工程总共花了25万美元。 百事可乐不甘落后,迅速和NASA达成合作。根据该公司的说法,蓝色的宇宙版可乐罐耗...
正文:二是利用太空的能力。“在卫星方面,我国拥有各种各样、不同类别的100多颗卫星在轨工作,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近两年,我国每年发射卫星的数量则排在世界第一位。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我国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技术,突破了航天员太空行走、空间交会对接两项关键技术,发射了空间实验室和货运飞船,计划2024年建成自己的空...
正文:诸如太空漫步、蛟龙潜海、高速铁路等重大科技成就,都支撑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体制机制改革日益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中国智造”“中国标准”日渐走向世界。     中国高铁跑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也跑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当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完全自主创新的高速列车研发、设计...
正文:从“东方红”卫星到“天宫”游太空,从国产航母下水到“蛟龙”深海探秘,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中国创新实力持续跃升。     今日中国,已经步入科技创新的快速轨道,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大国。     “日日开花日日新。”单以今年5月份作为切口看,非洲猪瘟疫苗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又一颗北斗...
首页 前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