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472 项符合 天体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51 毫秒)

正文: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图为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新华社记者 连振/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正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发布了这十大进展: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任务、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完成、我国无人潜水器和载人潜水器均取得新突破、我国率先实现水平井钻采深海可燃冰、科学家找到小麦“癌症”克星、科学家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科学家重现地球3亿多年生物多样性变化历史、我国最高...
正文:现代望远镜,帮助人们看到更暗更远的天体,成为能刺穿深空的“慧眼”。 对射电望远镜来说,反射面大小决定灵敏度,而灵敏度决定“眼力”。 找一张“天眼”的照片来看,外圈是“鸟巢”状的圈梁,中间是反射面,但颜色不均匀。放大了仔细看,发现反射面是一块块三角形为主构成的。 2019年8月27日拍摄的“中国天眼”(检修期间...
正文:“除了实现地外天体采样,我国还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她一边播放探月精彩图片和视频,一边引导学生开展思考。     弹幕问答、词云分析、课堂表情包……在思政课上,一系列网络文化语境下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学生们时而用手机与老师互动,时而跟着音乐节奏唱《国歌》,时而又打开小程序在线答题。    ...
正文: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于2020年11月24日实施发射,经过23天任务周期,于12月17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着陆,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12月19日任务由工程实施阶段转入科学研究新阶段。后续,相关单位将广泛征集合作方案,鼓励国内国际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力争取得更多科学成果。(总台央视记者王世玉 黄玮)...
正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团队在充分继承载人航天交会对接、地外天体无人着陆器与返回等技术的基础上,联合参研单位集中最强阵容攻克难关,先后突破了月表采样任务所涉及的20余项关键技术。     研制之初,前所未有的一个环节——月面点火起飞成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并随之带来轨道设计、起飞测控、发动机控制等一系列难题。为了...
正文:邹虎说:“可以在这里找你想看到的目标天体,不断放大、缩小,可以看局部,也可以看整体。不管是专业的天文学家,还是业余的天文爱好者,或者普通人,他们可能在城市里面都看不到这样的星空,但直接在这个在线的工具里就可以浏览这样的星空图像。” 邹虎表示,这张宇宙二维地图覆盖了两万平方度的天空,约为全天球面积的一半,容...
正文:50年后,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50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探索形成了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代代传承。50年的积淀,中国航天已成为创新高地、精神高地、人才高地,正向着新的起点努力创造新的更大成就。 ...
正文:我清楚地记得,2018年的冬天,我们去宝坻区观星,晚上碰到了环保执法队员在田间地头巡逻。”马强说。     近年来,随着繁星闪烁、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喜欢夜晚观星和天体摄影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仰望苍穹,天空湛蓝,繁星满天,这种感觉很棒。”宗海阳说。
正文:近一年的“热身运动”,展现出FAST在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等学科科研方面的重要价值,更激起了海外研究者的合作欲望。据《南华早报》1月4日报道,当前FAST团队正在与俄罗斯企业家发起的突破聆听(Breakthrough Listen)合作,后者是一项耗资1亿美元,旨在寻找宇宙中其他智慧生命的项目。 科研成果发表或...
正文:半岛电视台发文表示,嫦娥五号成功采样返回,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中国的嫦娥五号成功运回月球样本,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从月球收集样本的国家。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中国嫦娥五号所带回的月岩和月壤样品,将有助于科学家研究月球的地质和演化历史。该报道认...
正文:2020年之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如果我们把时光长河以百年的维度回溯...
正文:2020年岁末,中国又迎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也是人类时隔44年后再次书写这样的壮举;“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梦想成真,因为壮志豪情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
正文:嫦娥五号至九天揽月掘“土”而归,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最高参数“人造太阳”在成都建成,我国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前列;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成功构建,牢固确立了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阵地位……     这一年,中国科技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力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中高端医学影像设备95...
正文:航天事业捷报频传: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前沿创新成果频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成功构建,我国首次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建成放电…… 【编辑感言】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
正文: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   攻坚克难 不断创造奇迹 这一段段声音 见证了你我共同经历的2020年 记录了一个迎难而上、乘风破浪的中国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2021,我们继续前行 监制丨唐怡 陆毅 制片人丨郑弘 文雅 策划丨罗潇 ...
正文:有分析认为,未来多个大规模巡天项目强强联合必将成为新的趋势,这将为高速星等银河系特殊天体的搜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高速星是宇宙中的“运动健将”,以超过每秒400公里的速度“奔跑”,最快甚至达到每秒1700公里。早在1988年,美国学者希尔斯就预言其存在,然而直到2005年,人类才首次发现高速星。此...
正文:不久前,嫦娥五号任务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将嫦娥五号送入预定轨道的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李东则是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 长征五号系列是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承担着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探月工程三期、探火工程等重大发射任务。大的运载能力、大的发动机、大的结...
正文:核天体物理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基于深地实验室的天体核反应测量能够提供最基础和精确的实验数据。12月26日,由中核集团原子能院和中科院近物所自主研制的世界上束流强度最高深地实验设施——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束流强度达到2mA,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这是我国核天体物理研究取得的重大突...
正文:嫦娥五号带着月球样品平安返回地球,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从0到1”,还有更多科学问题等着我们去突破。 解决“卡脖子”问题 2020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错综复杂。这让我们再一次清醒地认识到,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否则就会被别人“卡脖子”。 从国...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