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57 项符合 大科学装置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68 毫秒)

正文:他告诉记者,这些年国家制定了一些针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政策,科技界也希望出台更多针对大科学装置持续支持的政策。 如今,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让不少科研人员对更多实际支持的落地充满期待。 呼吁松绑:让科技共同体“干中学” 全国两会期间,除了“揭榜挂帅”和“稳定支持”,在科技...
正文:总书记走进实验室,考察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北京谱仪控制室里,总书记一边听着工作人员对对撞机的详细介绍,一边仔细察看对撞机的加速器模型、储存环等,还不时同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并同当年参与对撞机建设的叶铭汉、方守贤、陈森玉3位院士亲切握手,关切地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感谢他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祝愿他...
正文:这个计划2022年完成的大科学装置被形象地称为“可以为地球做CT”。“等建成了,我一定要去现场看一看。”曾庆存说。 这位85岁的科学家,选择继续攀登。 海上疏浚神器问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大榜”1月10日揭晓,令世界惊叹的中国海上疏浚“神器”...
正文:“希望有更多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青年投身科研事业。”曾庆存说。 眼下,他最关心的,就是我国首个专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寰”的落地建设。这个计划2022年完成的大科学装置被形象地称为“可以为地球做CT”。“等建成了,我一定要去现场看一看。”曾庆存说。 这位85岁的科学家,选择继续攀登。
正文:在他看来,这些大科学装置是我国对基础科学加大投入的标志,也为科幻提供了巨大的故事资源和灵感。更为重要的是,在科学地标拔地而起、科学成果不断涌现的氛围下,整个社会环境都充满了“未来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只关注自己的“钱袋”,而会选择将一部分注意力留给“未来”。 不过谈及中国科幻的现状,刘慈欣并没有因为《三体...
正文:此外,馆内最引人注目的是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等大科学装置的微缩模型,它们印证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地位。 科技创新不易,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惠泽百姓生活,同样不易。正如合肥市市长凌云所言,“在合肥,创新已经走进了生活,融入了生活,也正在改变着这座城市的气质和形象。” ...
正文:比如,来自东莞的曾同学,她的获奖项目“基于同步辐射技术对提高镁合金硬度的热处理过程的研究”,就用到了国家大科学装置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使用该装置需要在职科研人员申请,学生不能独立申请,每年分两期进行专家评审。课题评审标准包括课题意义、方案可行性、预期成果、上海光源机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等。一位业内人士发文说,因为需求...
正文:“中国天眼”FAST,可能是今天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大科学装置之一。这个落成于2016年、看上去像一口大锅的射电望远镜,让中国拥有了全世界最灵敏的“耳朵”。 如果将时间的指针回拨到上世纪90年代,我们看到的就是另一番景象。这里不通路、不通电,与工业文明几乎隔绝,方圆20公里,就是村民眼中的整个世界。 最早提出...
正文:3亿元以上的项目可以去国家发改委申请大科学装置项目。这意味着,4000万~3亿之间的项目,没有部门可以受理。 王贻芳的项目正好处于“真空”地带。于是,这位科学家带着实验团队,开始去做一件他们本不擅长的事情——“找经费”,最终由科技部在内的6家单位共同出资1.57亿元。他们自我调侃这一过程是“费了大劲才请来...
正文:深圳湾实验室,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基础研究机构已进驻。 聚焦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高标准推进深港创新合作区、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建设,谋划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增强区域经济的核心引擎功能;着眼多层次科技创新格局,大力建设鹏城实验室等若干重大基...
正文:这其中包括地面大科学装置和科学卫星等。” 吴季得出这一结论是有根据的。他的团队最近就100余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的来源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990年以后,由大科学装置支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比例高达48%。这项调查结果也很好地印证了薛其坤的观点。 坐在离吴季不远处的免疫学专家曹雪涛经常参加科技项...
正文:据介绍,浙江省财政计划分期出资50亿元,用于支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实施、大科学装置建设、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实验室日常运行等。初期注册资金1亿元,由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按照5∶2.5∶2.5的比例出资。 今天,浙江省聘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科院原院长路甬祥院士为之江实验室学术咨...
正文:陈和生就是这个大科学装置工程的总指挥。该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立项、“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计总投资为23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家批复投资18.8亿元,一度被称作“我国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陈和生说,原定于今年秋天实现首次获得中子束流的目标,如今提前实现首次获得中子束流的目标,且调...
正文:新华社广州9月1日电(记者王攀、董瑞丰)记者1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十二五”期间建设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装置、位于广东东莞的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于今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这标志着该项目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进入试运行阶段。预计2018年春中国散裂中子源将按计划全部完工,正式...
正文:在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创新基础设施布局上给予山西省重点倾斜,推动在山西省布局科技创新基地,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转型发展的能力。鼓励山西省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开展区域骨干企业创新转型试点,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具有较好基础的城市创建创新型城市。支持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
正文:事实上,安徽合肥的大科学装置正显示强劲的科技支撑力量,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实验。而“墨子号”量子通信,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的建成并运行,已经建成全长2000余公里的京沪量子通信骨干网络……大量新科技的背后,是合肥众多的科研平台。在合肥的两院院士12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95人。     ...
正文:他们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开展生命科学研究,实现了与国际顶尖水平“并跑”。“越出国越爱国”,刘青松的感慨,道出了归国哈佛博士们的共同心声。 “远离尘嚣,最适合做科研” 合肥?科学岛?“怎么挑来捡去,最后选了这个地方?”5年前,彼时还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工作的张欣,听说好友刘青松要...
正文:重大突破,科研仪器先行——从亿万光年之外的宇宙星辰,到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越来越离不开功能强大的科研仪器,特别是大科学装置,这已经成为科技界的共识。 曾几何时,因为缺少相关的大科学装置,中国的科学家只能借助外国装置进行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散裂...
正文: 【见证这五年·大科学装置】厉害了!大科学装置
正文:这里未来将与上海张江国家科学中心东西呼应,在大科学装置上各有侧重,在科技攻关上分工协作。 500公里之外的上海,国家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24小时为全球科学家服务,这里释放的光是X光的1000亿倍,让人能看清1微米之下的微观世界。现在,这已经成为长三角科学家的公共实验室。 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打造的 “大...
首页 1 2 3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