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437 项符合 城乡区域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321-340 项 (搜索用时 73 毫秒)

正文: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培育壮大发展动力源。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均衡性还有待提高,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部分地区经济增速明显趋缓,南北分化进一步加剧。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重要农产...
正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明显。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提高1.01个百分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     ——节能降耗减排成效显现。2019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6%。     盛来...
正文:大力推动产业升级,着力扩大内需拉动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构建区域良性互动机制,我国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三大产业升级发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2019年油菜籽、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优质稻谷面积扩大,大豆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10.9%。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2019年装备制造业、高...
正文:孟玮表示,2019年以来,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会上,孟玮就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热点话题回应了社会关切。 向高收入国家迈出坚实一步 20...
正文:亮点七: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019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东部地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良好,中部、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7.7%和6.2%。 亮点八:创新驱动作用增强 2019年,我国位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位,比上年上升3位;发明专利申请...
正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
正文:根据方案,到2025年,基本形成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实现科创产业、城乡区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在持续、协同、高水平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推动长三角区域建设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
正文: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必将加快形成,写就协调发展新篇章。(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作者:熊丽) 京津冀协同发...
正文: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必将加快形成,写就协调发展新篇章。(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作者:熊丽) 京津冀协同发...
正文:观内部,长三角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依然突出。皖北、苏北、浙西南等地与中心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城乡二元结构仍待破解。 寻突破,协调发展的探索早已有之。比如,江苏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乡镇企业时,就邀请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师”帮助解决共同问题;90年代发展外向型经济,又借助了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如今,上海...
正文: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培育壮大发展动力源;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注重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切实办好民生实事,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5日 04版)
正文:另一方面,也体现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一体化体制机制更加有效的发展目标。只有牢牢抓住“高质量”这个关键,才能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以国家战略筹划...
正文:到2025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1以内,中心区人均GDP与全域人均GDP差距缩小到1.2∶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据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届时,长三角一体化发...
正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将基本形成,城市群同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城市群之间高效联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到2025年,中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1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 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国...
正文:着眼于一盘棋整体谋划,进一步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和跨界区域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     ——坚持绿色共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正文:另一方面,政府不仅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还以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建设和规范市场秩序,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从而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个方面的制度是一个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既有利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正文: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加快统一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促进全社会受益机会和权利均等。深入推进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制定完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正文:一方面,以完善产权制度、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完善市场规则、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破除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另一方面,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观调控...
正文:总书记强调,“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强调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强调要“完整准确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等等。总书记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大板块、...
正文:三是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城乡区域人口流动、各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加强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人员和编制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及学段之间动态调整。     统筹事业编制,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育需要     加大机构编制资源统筹力度,通过挖潜创新精简机构编制,统筹调剂保障基础教育,落实编制标准,加强管理严格编制使用,...
首页 前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