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53 项符合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1-40 项 (搜索用时 58 毫秒)

正文:蒸汽冷凝罐属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的核二级压力设备,先后完成了压力试验、真空试验、氦气检漏试验、千斤顶试验、吊耳载荷试验、叠装试验等验收试验。 中广核工程公司设计院副院长高峰表示,项目的顺利交货充分展示了我国企业在设备制造、项目管理上的能力。他说,4台VST设备共焊接163个接管,设备环焊缝...
正文: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实现了电子温度1亿度20秒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大科学装置正在成为原始创新策源地,科技创新制高点。同时,我国正在全方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并作出了重要贡献。国之重器,必将不辱使命。
正文: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并作出重要贡献。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牵头成立由42个国家近60家科教机构参与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一批联合实验室和技术转移平台,发起“泛第三极环境研究”“数字一带一路”等国际科学...
正文:7月28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正式启动。图为安装现场。ITER官网供图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我国于2006年正式签约加入该计划。这是我国以平等身份参加的最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2017年,活跃在聚变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共聚一堂,就...
正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力争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清洁能源;人类基因组计划探寻生命奥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创新的新高地。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22143.6亿元,比上年增加2465.7亿元,增长12.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2.2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正文: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建有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近年来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助力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 “不爱国是做不好科研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云涛说,当年中国刚进入核聚变能源研究领域时,外界都是怀疑的目光,几代科技工作者靠着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取得了现在的成...
正文: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建有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近年来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助力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 “不爱国是做不好科研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云涛说,当年中国刚进入核聚变能源研究领域时,外界都是怀疑的目光,几代科技工作者靠着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取得了现在的成...
正文:加入了200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大型强子对撞机、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截至2017年底,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承担各类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近1.5万项,申请专利22.5万件,完成国际技术转移1817项,在推进国际联合...
正文:今年7月28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举行,习近平主席致贺信。这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承载着人类和平利用核聚变能的美好愿望。     国际大科学工程背后,亦有安徽“智”造的身影。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一系列聚变工程的关...
正文:向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八次会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致贺信;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同包括加纳在内的非洲国家守望相助,共同抗击疫情,展现了中非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 “用好用...
正文:无论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还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中国将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合作态度,与世界各国携手,走在创新的大路上。     策划:霍小光     监制:车玉明、陈芳     统筹:何雨欣     主笔:陈芳、胡喆、温竞华     视觉|编辑:王秋韵、顾天成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
正文:就在三天前,习近平在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致贺信时说,十多年来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充分证明,开放交流是探索科学前沿的关键路径。   △全系统全频高精度定位板卡(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万众一心 习近平指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正文:习近平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致贺信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7月28日在法国该组织总部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科学无国界,创新无止境。国际科技合作对于应对人...
正文:习近平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致贺信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7月28日在法国该组织总部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科学无国界,创新无止境。国际科技合作对于应对人类...
正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杜瓦底座吊装安装现场。 中核集团ITER项目部供图 中铁十八局沙特公司萨拉曼国王能源城房建项目施工现场。 伍 振摄 由中国路桥公司承建的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目前已全面进入水上施工阶段。 新华社记者 高 磊摄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展开...
正文:当地时间4月21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在法国举办杜瓦底座移交仪式。至此,由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期开展杜瓦底座接收及吊装准备工作,为“人造太阳”核心设备后续安装工作全面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也为全球核能在疫情挑战下“逆行”发展增加了信心。这是中国向核能高端市场迈出的实质性步伐,将为...
正文:于是就有了2006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签署。由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印度七方参与,计划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共同建造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托卡马克装置。ITER是目前全球影响最深远且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也是中国以平等身份参加的最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其中,中国承担了大概9%的采购包研...
正文:其中,“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可谓是这方面研究的皇冠上的宝石,它也被称为“人造太阳”。最新的进展是,目前,作为国际“人造太阳”项目的关键一环,中国的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建设顺利,预计2020年投入运行实验。“人造太阳”正式运行后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人类距离完全拥有“人造太阳”还...
正文:科学岛内先进的热核聚变技术,帮助我国加入由欧盟等多方参与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共同致力于将受控核聚变研究从成果转向应用,造福全人类。其中,我国承担该计划10%的科研任务,科学岛承担我国科研任务的73%。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在...
正文:正在建设中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场址。图片来源:ITER组织官方网站 2017年,正值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国际组织成立10周年。最近,“ITER十年——回顾与展望”大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期间,发际线有些后退的王晓宇和头发发白的王敏穿行在中外核聚变专家之间,风度翩翩地与大家握手寒暄,俨然...
首页 前页 1 2 3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