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85 项符合 国家航天局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01-220 项 (搜索用时 66 毫秒)

正文: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深空探测总体部部长耿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梳理了人类的探火史,尤其是1996年以来,几乎每个发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测器发射,按技术水平和任务内容来划分,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960-1970年为第一阶段,彼时国际深空探测尚处研究初期,相关国家主要以火星飞越探测、传送火星图片与探测大气参数为...
正文:国家航天局公布的信息显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由着陆巡视器(进入舱和火星车)与环绕器组成。据悉,此次探测目的是一次实现“绕、着、巡”三步走,即对整个火星进行全球观测、成功着陆火星,以及火星车进行巡视勘测。     火星环绕器携带7台仪器,火星车携带6台仪器,此次任务的科学目标是实现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
正文:国家航天局前不久宣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即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计划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择机实施。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包括火箭、测控等在内的多个系统均已就位。 7月17日,执行此次任务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已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这是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应用性发...
正文: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显示,自成功发射以来,海洋一号C卫星在远洋渔业巴布亚新几内亚金枪鱼渔场海域水色、水温监测,黄东海浒苔覆盖面积、分布范围及漂移方向实时监测,海冰、赤潮、溢油、森林火灾、围填海监测,可可西里盐湖的封冻结冰监测中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9年8月,海洋一号C卫星为我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提供了...
正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6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今天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由中国宇航学会推荐,经过国际宇航联合会两轮投票表决,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优秀代表——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中国探...
正文:“天琴一号”是由国家航天局正式立项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试验卫星,于去年12月20日在山西太原发射成功,承担着“天琴计划”六大技术的在轨验证任务,任务为期6个月。 罗俊说,“天琴一号”的核心任务是验证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这是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体系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包括高精度惯性传感、微牛级连续可调微推进和...
正文:前不久国家航天局公开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天问”,准备续写人类探索火星的故事,大家的脑洞又活跃了,火星成为不少旅游公司未来太空旅行推荐榜上最热门的目的地。 火星一直很火,无论是在科研领域还是商业领域。在此前的数十年中,苏联、美国和欧洲航天局等执行过火星探测任务。以往执行任务的是专业航天员,但现在越来...
正文:记者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5月17日是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的第500个地球日。500天以来,科研人员通过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今天介绍,为满足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要求,需对地面通信测控设施进行适应性改造。本月昼期间,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将...
正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6月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今天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在第十八月昼期间,“玉兔二号”月球车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让路,配合“天问一号”任务地面深空测控站的适应性改造,“玉兔二...
正文:国家航天局供图 2020年7月,备受瞩目的火星探测将迎来发射“窗口期”,届时,包括中国“天问一号”、美国“毅力号”和阿联酋“希望号”在内的多国火星探测器,将“同台竞技”奔向火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航天领域的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详解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亮点及未来相关设想。 ...
正文:1970年初,科研人员在厂房内测试东方红一号卫星(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50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在陕北梁家河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激动。当年,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不管条件如何...
正文:在4月24日举行的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2020年3位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这3位形象大使,是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事件的杰出代表。 当天,他们回顾了...
正文:国家航天局在解释我国行星探测工程命名问题时表示,以“天问”作为工程名称,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对科学与创新的探求,使我们的飞天揽月梦从神话走进现实。“东方红一号”让我们叩响了太空的大门,载人航天把我们的...
正文:4月24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据了解,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于2020年择机实施,这意味着中国的首次火星之旅将越来越近。 对外太空和地外生命的无限好奇,激发着世界各国探索火星的雄心壮志。当前,火星探测是国际前沿...
正文: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葛小春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50年来,一代代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积淀传承了“两弹一星”精神,中国航天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推进复工复产的当下,更加需要这种精神的鼓舞和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深情回顾了在陕北梁家河关...
正文:今年也是首次以线上形式举办“中国航天日”活动,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等网络平台举行。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在启动仪式上表示,50年前的今天,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5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初心、攻坚克难,不畏艰险、不惧挑战,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
正文:国家航天局叶雨恬提供     最美人间四月天。这是万物生长的时节,也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月份。     对中国航天来说尤为如此。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84年4月,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1990年4月,首次成功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把美国制造的通信卫星“...
正文: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供图 “玉兔回旋舞” “玉兔回眸” 传说中的“萌兔子”——玉兔二号月球车又醒了。3月18日,在历经14天的极寒月夜之后,玉兔二号自主唤醒再次“复工”,迎来此次探月之旅的第16个月昼。至此,玉兔二号已在月球背面存活400多天,累计行驶里程405.44米。 “已经400...
正文:在此之前,国家航天局已经公布了火星探测器的悬停避障试验内容。而降落的这7-8分钟时间,对于整个任务来说十分关键。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 贾阳:刚开始的时候在轨道上是有每秒几公里的这样的速度,最后要到火星表面上变成零,所以刹车刹得还是比较狠的,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又比较复杂,首先比如说大气密度的变...
正文:在此之前,国家航天局已经公布了火星探测器的悬停避障试验内容。而降落的这7~8分钟时间,对于整个任务来说十分关键。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刚开始的时候在轨道上是有每秒几公里的速度,最后要到火星表面上变成零,所以刹车刹得还是比较狠的。这个过程中又比较复杂。首先比如说大气密度的变化,有没有风,...
首页 前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