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68 项符合 嘎查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81-200 项 (搜索用时 65 毫秒)

正文:住在获各琦苏木毕力其尔嘎查的牧民王庆,因暴雨无法出门,羊圈被冲垮。 警邮便民服务车第一时间将生活必需品送往王庆家中,这让她备感温暖:“最近雨大,好多路都断了,边防官兵送来米、面、油,还及时帮我整修了羊圈,真的非常感谢边防官兵们。” 救助王庆只是警邮便民服务车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一个缩影。暴雨中,乌拉特后旗边...
正文:同时,在压减养羊方面成绩很明显,去年全嘎查养羊8000只,现在只保有3000只。前三季度,全嘎查已经出栏肉牛1100头,达到去年全年出栏规模。目前,农牧民养牛收入人均近万元,极大地助力全嘎查完成增收计划,以及贫困户脱贫问题。 “增长速度稳定、发展质量提升,既体现在产业指标上,也体现在先行指标上。前三季度,通辽...
正文:2018年计划建设的223个项目中,已开工180个,年底可全部完工,覆盖768个贫困嘎查村、2.6万贫困户、5.9万贫困人口。     截至目前,“万企帮万村”活动中,共有576家企业与1298个嘎查村结成对子,计划实施1272个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使2.3万户、6.5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受益。(完)
正文:81岁的蒙古族牧人班都,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策克嘎查。这里位于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气候干旱,环境恶劣,周边牧民纷纷搬走,班都成为方圆20多公里内唯一的住户。当地政府为他在城里安置了房子,但他舍不得离开这片生他养他、曾经胡杨成荫的土地。     班都老人在戈壁沙漠中承包着5万多亩草场,其中3万...
正文:在苏尼特左旗萨如拉塔拉嘎查宝力德巴特尔家里,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的生活要件几乎应有尽有——齐全的家具陈设、24小时热水卫生间、款式新颖的整体橱柜、电视、电脑、冰箱、汽车,还有信号很好的WIFI。     生活在林西县双兴村的崔广芝对赶集有着复杂的情感,老人蒸了40年黏豆包,春节前夕人声鼎沸的集市曾经是她最主要的销售市...
正文:这位生活在锡林浩特市阿尔善宝拉格镇新满都拉嘎查的牧民说:“今年,我的家庭又迎来一个丰收年,草原雨水好,牛羊膘情好,过冬的饲草料也已准备充足,今天我来这里与大家一起用蒙古族传统的方式庆祝丰收,非常兴奋。” “五畜纳祥”仪式结束后,还举办了小型那达慕大会,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蒙古族男儿三艺比赛。尽管当地气温已降...
正文:扎鲁特旗那仁宝力皋嘎查,离最近的铝厂不足10公里,一度污染严重,从2013年开始搬迁。牧民哈斯巴特尔说,小时候草能长到齐腰高,可前几年连脚脖子都没不过,牲畜还经常生病。 2016年起,霍林郭勒市开展了建市以来力度最大的污染整治,全市仅超低排放就投入4.7亿元,煤炭封闭储运投入10多亿元,生态环境正在发生逆...
正文:走进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巴音温都尔嘎查的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分布在沙漠中大大小小的水潭在烈日下闪闪发光,芦苇荡随风起伏,牛和骆驼悠闲漫步其中。但在几年前,这里还是毫无生机的不毛沙地。 杭锦旗曾经面临过这样的“尴尬”:这里是全国黄河流域流经最长的旗县,黄河流经此地全长249公里,年过境水量约310...
正文:在阿拉善盟阿左旗巴彦木仁苏木的联合嘎查,苏木达(蒙古语:乡长)说,近两年,依托黄河古文化,当地打造了黄河渔村,建起了极富民族特色的客栈、家庭旅馆,通过发展全域旅游、田园牧歌综合体,带动周边农牧民共同致富。 丁永霞正在收拾厨具。 54岁的丁永霞是土生土长的联合嘎查人,早些年,为了给小儿子治疗白血病,她花光...
正文:走进位于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巴音温都尔嘎查的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分布在沙漠中大大小小的水潭在烈日下闪闪发光,芦苇荡随风轻轻起伏。牧民那仁满达胡掏出手机打开一段视频说:“看,这是我在水潭里养的鱼和螃蟹!” 要知道,前几年,在这片曾沙化严重的土地上,别说是养鱼,就是养牛都费劲儿。因为生态环境恶劣,生活在这里的...
正文:那仁满达胡是巴音温都尔嘎查的牧民,也是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转变的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前些年,由于沙漠干旱缺水,政府将嘎查的牧民实施了整体搬迁,那仁满达胡家也搬离了这片沙漠。眼看着生态环境变好了,那仁满达胡又搬了回来,重操旧业搞起了养殖业。 “现在家里养了600多头牛,都是原生态生长的牛,放出去吃草、喝水,完...
正文:道图嘎查是库布其沙漠国家公园里唯一的人居村落,几乎每家每户都搞旅游。39岁的蒙古族牧民孟克达来过去以放羊为生,一家三口年收入只有1万多元。如今,他家在院子里扎起蒙古包,可同时容纳90人就餐和住宿。“生意好时,游客们得排队吃饭住宿。现在每年纯收入能有10多万,日子总算好起来了。”孟克达来喜笑颜开。 这是位于库...
正文:道图嘎查是库布其沙漠国家公园里唯一的人居村落,几乎每家每户都搞旅游。39岁的蒙古族牧民孟克达来过去以放羊为生,一家三口年收入只有1万多元。如今,他家在院子里扎起蒙古包,可同时容纳90人就餐和住宿。“生意好时,游客们得排队吃饭住宿。现在每年纯收入能有10多万,日子总算好起来了。”孟克达来喜笑颜开。 这是位...
正文:道图嘎查亿利新村致富带头人 “把我们家乡打造得 你看现在沙美路美、人美 我们将来更好” ——贺改兰,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牧民 “回头见一片绿色 我就感到我就值 我再吃苦受累我也值得” ——高毛虎, 亿利治沙生态民工联队队长 “有了穿沙公路以后治沙成功了 最关键是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这个是给他们祖祖辈辈造福的一件事...
正文:吉仁门肯是杭锦旗巴音乌素嘎查的牧民,他家的3800多亩草场都种上了甘草,每年卖甘草、甘草籽收入5万多元,比他养羊的收入还多。     甘草、麻黄、苁蓉、艾蒿……如今,库布其沙漠的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绿锁“黄龙”,库布其沙漠一带正成为远近闻名的米粮川、“菜篮子”和瓜果、...
正文:61岁的白音道尔计是沙漠腹地杭锦旗沙日召嘎查的牧民,他家种植了7000亩甘草,每隔5年采挖一次,每次能收入四五十万元。谈起甘草种植,白音道尔计由衷地感叹:“现在的生活真是没得说。” 沙柳、柠条、羊柴等灌木,每隔3-5年平茬一次,平茬后会越长越旺,不平茬反而会枯死。这种“平茬复壮”的特性,可源源不断地为灌木...
正文: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图古日格嘎查牧民乌日更达赖,是穿沙公路修建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当年的大会战,让他学会了技术、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体悟了精神,回到家乡后,开始大面积承包荒沙治沙造林,20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8万亩治理区如今草长莺飞,年收入近20万元。他也因治沙被评为全国劳模。 “穿沙公路,改变了我的生活。”5...
正文:内蒙古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陈宁布说道,“明沙害人没深浅,风沙来了人不见,一天吃到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受过沙害的人,吃过这个亏的人,都记得这些”。 要知道,库布其沙漠曾是《诗经》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朔方古城。汉平帝年间达到34000户,13万人口。然而,气候干冷加之人类过度索取,2000年间...
正文:不得已,乌兰纳日家搬到了几十公里以外的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巴音温都尔嘎查。 昔日家乡变“水乡” 昔日家乡大变样 搬到巴音温都尔嘎查以后,交通方便了,水电通了,有了耕地,但乌兰纳日发现,习惯放牧的他们,对种地并不擅长。 于是她们一家还是选择养羊,弟弟那仁满达胡一家则选择继续养牛,生活逐渐变好...
正文:2006年,当地实行整体生态移民,孟克达来和其他牧户一同搬进了位于杭锦旗独贵塔拉镇的道图嘎查牧民新村,对原居住地的4万亩草地和沙化地禁牧,让其休养生息、自然恢复。 2007年,鄂尔多斯市率先在全国实行“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三区规划”政策。 按照全市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鄂尔多斯市...
首页 前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