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68 项符合 嘎查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81-100 项 (搜索用时 59 毫秒)

正文:孟克达来以前住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大刀图柴登,2006年被整体生态移民到道图嘎查牧民新村。移居牧民新村后,孟克达来和妻子办起“牧家乐”,接待沙漠旅游者。在旺季,一天能接待200多人。2017年,他一家挣了30多万元。 如今,库布其沙漠已成为天南海北游人休闲度假的胜地,形成了七星湖、响沙湾、恩格贝等一大批知名沙漠...
正文:看着沙漠的巨变,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巴音温都尔嘎查农牧民那仁满达胡喜在心上。如今,他家的牛群由50头增加到600头,他经营的3个蒙古包一次能接待游客七八十人。“沿黄公路10月通车后,客人一定会越来越多。”除了发展牧家乐,那仁满达胡还筹划在水生态区的湿地中开发水产养殖。 如诗如画的天地间,人们编织着多彩致富梦。 ...
正文:在杭锦旗穿沙公路经过的独贵塔拉镇沙日召嘎查,62岁的牧民白音道尔计给记者讲起他的治沙故事。 1983年,白音道尔计从部队退伍,看到家乡鼓励牧民治沙,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沙日召治沙。他在自家近9000亩草场上种植沙枣、柠条、杨柴等沙地植物,还种植了大量甘草。经过艰苦努力,曾经退化的草场变绿了,明沙不见了...
正文:杭锦旗道图嘎查,是沙漠北缘的小村庄,沙丘重重包围,房前屋后积沙成堆,羊顺着沙堆上了房;沙漠腹地的杭锦旗牧民去趟镇上,步行、骑骆驼,要走两三天……     无边大漠里,一个个村庄、一个个牧民点,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     滚滚黄沙吞噬了农田草场,掩埋庭院村庄,侵害着家园。     一些人背井离乡,有的村庄人...
正文: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嘎查长敖特更花,从2007年开始,与嘎查农牧民一道组成植树民工联队参与亿利集团植树造林工作,11年来累计绿化沙漠面积达到了2万多亩,成活率均在95%以上,带动嘎查农牧民治沙致富。 从死亡之海到绿色屏障,库布其沙漠的华丽转身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因库布其治沙而萌...
正文:面对着终日肆虐的狂风,巴嘎塔拉苏木边布拉嘎查村村民双宝决定植树造林。 他的想法遭到了儿女们的反对,老人并没有理会。他固执地说:“没有费用,我自己出;没有技术,我自己学;没有人管理,我自己管。”老人拄着拐棍,一脚踏进了村东南的沙陀。他砍下一根树杈,扦插在沙地中,似乎宣示了他“不治风沙誓不休”的决心。 ...
正文:义勒力特嘎查过去主要依靠水稻田解决温饱,可当地发现那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6%,是乌兰浩特市绿化面积比例最大的嘎查。根据这一特色,当地制定了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规划,投入170多万元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养殖和农家乐等9个旅游产业项目。 今年,全镇将有17000多人在乡村旅游产业中增加收入。 在河南信阳,几位90...
正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自治区高度重视兴安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国家5个部委和自治区5位省级领导帮扶联系兴安盟5个国贫县,自治区103个厅局单位定点帮扶贫困嘎查村,极大地增强了全盟各族干部群众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全盟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45.3万人减少到4.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1%下降到4.4%。在...
正文:坐在炕沿上,1985年出生的内蒙古扎赉特旗阿拉达尔吐嘎查赵海龙说起20天前村扶贫会上自己的“壮举',黝黑的脸上掠过一丝小得意。 扎赉特旗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也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98%的阿拉达尔吐嘎查,过去连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赵海龙这拨年轻人早早就外出打工谋生,前几年他一直在...
正文:旗县、苏木、嘎查 每一个地名 都代表着蒙古语言中的美好寓意 在这里 我,就是我,最本真的自我 举手投足,一颦一笑 都因这美景感召 小新有幸作为这美景的记录者 看到的,远比镜头中的更美更震撼 也希望能感动此时此刻屏幕前的你 去遇见更多的美好 * 是的,只有这样的姿势 才能拍出大自然的“比心” 或许你也可以尝试...
正文: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脑干宝力格嘎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草原绿色发展注入新鲜与活力。 牧民们逐水草而居,游牧业是主要经济来源。 图为草原上分布的“牧人之家” 脑干宝力格嘎查牧民分布零散,当地的牧民以每家每户为单位办起了“牧人之家”特色旅游,游客来到“牧人之家”中品尝地道的当地美食,马奶、果子、烤肉、...
正文: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黎萌 董博佳):苏呼格吉勒图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牧民,他的家在西乌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镇扎格斯台嘎查。近年来他靠着产销马奶和兴办“牧民之家”特色旅游点致了富,2017年家庭总收入已达85万元。 与此同时,作为“双带双强”带头人,富裕了的呼格吉勒图还帮扶了周边的一些牧民,包括所在的嘎查(村)的贫...
正文:7月正值旅游旺季,“最美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脑干宝力格嘎查游人如织。 在采访中,当地人告诉,脑干宝力格嘎查水资源丰沛,植物种类繁多,可用于药类植物有100多种,树木种类有30多种;这里盛产蘑菇、蕨菜、黄花等特产,野生动物有野猪、野兔、鹿群等200多种,是迄今为止内蒙古草原文化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地...
正文:在内蒙古,记者们走访了充满红色记忆的兵团小镇,步入了青草如茵的美丽乡村脑干宝力格嘎查,欣赏了弯曲绵延的美丽九曲湾,触摸了布林圣泉的甘洌泉水,品尝了营养丰富的新鲜马奶……在欣赏内蒙古壮美风光的同时,感受到了内蒙厚重的文化底蕴与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正文:今年62岁的黄德才入住园区已有三年,他所在的朝克乌拉苏木离这里有100多公里,当时一起来了二、三十户,“一个嘎查上了60岁的都来了,大家都集中到这儿,互相说会话、唠个嗑,一点都不寂寞。”黄德才表示,这里看病也很方便,如果岁数大了行动不便,打个电话就有大夫上门,“我们在这特舒坦!” 在园区的一处蒙古包内,记者看...
正文: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胜利嘎查一片碧绿的草地上,一辆印有“乌兰牧骑”字样的蓝色大巴车缓缓停下,队员们陆续下车,摆放桌椅、调试设备……天为幕布,地为舞台,一场演出就这样开始了。 孟克吉日嘎拉与朋友们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围成半弧形,享受着眼前的表演。在一首歌曲合奏环节,孟克吉日嘎拉和朋友们自然地打起了节拍,跟着唱了...
正文:查干达旦是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镇扎格斯台嘎查牧民苏・呼格吉勒图的二女儿,今年大学毕业的她选择回到家里,帮父亲经营“牧人之家”。用女儿的话说,父亲苏・呼格吉勒图不光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旗里的致富带头人之一。她家现在能住别墅、开汽车,这些多亏了旗政府的好政策。  苏・呼格吉勒图家独特的蒙古包“展厅” 2010...
正文:7月19日,已有61年历史的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胜利嘎查,为农牧民进行了表演。目前,内蒙古草原上活跃着75支乌兰牧骑,每年演出超过7000场。 观众的需要是演员们的动力 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当天下午的演出持续了约一个小时多,节目包括舞蹈、独唱、合唱、民族乐器合奏等。开场前,只见天...
正文:经营“牧人之家”,脑干宝力格嘎查书记达布希拉图家年收入翻番了。 “我这几个蒙古包,离半拉山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今年在这扎包,明年看草地情况,也许就要换个地方。”达布希拉图说,草是游牧民族的命根子,不管是自家草场还是租来的草场,都要格外注意保护。 90后嘎查长巴图吉日嘎拉。人民网记者 王捷摄 嘎查长...
正文: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瞄准贫困人口集中的乡(苏木)村(嘎查),重点解决好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保障等问题。细化到每一个乡(苏木)村(嘎查)的工作要求,为实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