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606 项符合 友好交往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361-380 项 (搜索用时 60 毫秒)

正文:缅甸总统温敏表示,相信随着合作日益深入,缅中关系将得到更大发展。 “胞波感情重,江水溯源长。”这是习近平主席2020年的首次出访,正值中缅建交70周年,还是春节即将到来的吉祥如意时刻。人们欣喜地感受到,中缅友好交往、合作发展的历史潮流奔腾向前,携手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大道越走越宽广。  
正文:两国人民共饮一江水,友好交往跨越千年。缅甸谚语说“同住一村头,同舟共出行”。上世纪60年代,陈毅元帅赋诗“胞波感情重,江水溯源长”。无论是秦汉时期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互通有无,还是上个世纪携手反抗外来的殖民侵略,双方始终互信互帮互助。缅甸是率先承认新中国的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也是第一个同新中国签订边界条约的亚洲邻国。建...
正文:这种特殊的情谊,来自于中缅两国上千年的友好交往史,来自于双方在上世纪反抗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运动中的患难与共,更来自于建交70年来双方政治上高度互信、经济上深度合作、国际地区问题上密切配合。习主席在会见温敏总统时发出的3点信息,则为新时代中缅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 第一点信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定支持缅甸政府和...
正文:温敏表示,缅中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两国民众亲如兄弟姐妹,正如陈毅元帅所赋诗词那样,“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缅中建交70年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两国领导人密切友好交往,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习近平主席在缅中建交70周年之际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同缅...
正文:这是中缅友好交往光辉历程的重要历史印记,也是两国人民的华彩盛事。中缅两国人民友好交往跨越千年,绵延不断。双方有着心意相通、患难与共的深厚底蕴和宝贵传统。中缅文化都讲一个“缘”字。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胞波情谊历经千年始终如一,是双边关系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双方要通过办好建交庆祝活动和文化旅游年活动,增进...
正文:这是中缅友好交往光辉历程的重要历史印记,也是两国人民的华彩盛事,我很高兴同大家一起见证这个历史时刻。     中缅山水相连,两国人民友好交往跨越千年,绵延不断。不论是秦汉时期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互通有无,骠国王子出使盛唐交流歌舞艺术,还是上个世纪双方携手反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都体现了双方心意相通、患难与共的深厚底蕴...
正文:这是中缅友好交往光辉历程的重要历史印记,也是两国人民的华彩盛事,我很高兴同大家一起见证这个历史时刻。 中缅山水相连,两国人民友好交往跨越千年,绵延不断。不论是秦汉时期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互通有无,骠国王子出使盛唐交流歌舞艺术,还是上个世纪双方携手反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都体现了双方心意相通、患难与共的深厚底蕴和宝...
正文:温敏表示,缅中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两国民众亲如兄弟姐妹,正如陈毅元帅所赋诗词那样,“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缅中建交70年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两国领导人密切友好交往,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习近平主席在缅中建交70周年之际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同缅...
正文: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丰富双边关系内涵、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中缅关系发展将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注入强劲正能量。可以肯定,同缅方领导人共话千年“胞波”情、同谱合作新华章,习近平主席此访将在中缅友好交往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寰平)
正文:今年恰逢中缅建交70周年,期待看到中缅两国在70年友好交往的基础上,共建合作的新时代,也期待缅甸人民能够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发展,与中国人民共享发展、共享富裕。 杨钏玉还表示,中缅两国应继续加强民间交流,建立更广泛的民间共识与民间互信。“我非常期待两国领导人能够推动民间,尤其是年轻人之...
正文:据史料记载,中缅两国的友好交往始于汉代。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称。两国于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20世纪50年代,中缅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交70年来,中缅关系在互尊、互信、互助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树立了大小国家间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典范。中国为缅第一大贸易伙伴,缅甸积极响应和...
正文:史料记载,中缅友好交往可追溯至汉代,情谊绵延千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国领导人有着友好互访的传统,不断丰富中缅“胞波”情谊的内涵。 “缅甸与中国有着长达2000多公里的边境线,沿岸分布着跨境民族,边民互动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说,缅甸也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
正文:缅甸宗教事务与文化部考古研究与国家博物馆局局长吴觉伦表示:“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谈到了两国友好交往史上的一段段佳话。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我认为,习近平主席此访将在缅中友好交往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中缅双方要继续发扬高层交往引领作用,加强各层级沟通协调,推进发展经验分享...
正文:中缅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2017年至2019年,两国政府互办文化活动,每年派出文化互访团组接近50个。2018年底,中国成为缅甸第一大游客来源国。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缅甸期间,还将与缅方主要领导人共同出席中缅建交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等活动,进一步夯实两国友好的民意基础。     共叙...
正文:“我们会记录下这一珍贵的历史时刻,让它成为缅中友好交往的永恒瞬间”     在弘扬传统友谊、深化务实合作的同时,中缅人文交流合作也日益密切。习近平主席此访期间,将与缅方主要领导人共同出席中缅建交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等活动。通过举办文化旅游年等活动,扩大人文交往,将进一步夯实两国友好的民意...
正文:习近平主席此访期间将同缅方领导人一道,提升双方政治关系定位,深化互联互通合作,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推动中缅关系迈上更高水平,在中缅友好交往史上谱写浓墨重彩的新华章。 规划蓝图 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 滔滔澜沧江奔腾向南,蜿蜒湄公河奔涌不息。千年交往历史中,中缅结下唇齿相依的“胞波”情谊;国际风云变幻里...
正文: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古丝绸之路,使东西方文明走上了交融交汇的通途。 2000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这是历史潮流的沿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 图为莫高窟第112窟南壁壁画“反弹琵琶乐舞图”。这幅壁画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结晶,鲜明体现了...
正文:推动中缅经济走廊由概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实现走廊三端支撑和互联互通重大项目积极进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三是通过举办文化旅游年等活动,扩大人文交往,夯实两国友好的民意基础。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习近平主席新年伊始对缅甸的里程碑式访问必将取得圆满成功,在中缅友好交往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文:推动中缅经济走廊由概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实现走廊三端支撑和互联互通重大项目积极进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三是通过举办文化旅游年等活动,扩大人文交往,夯实两国友好的民意基础。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习近平主席新年伊始对缅甸的里程碑式访问必将取得圆满成功,在中缅友好交往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文:参与中老铁路设计、建设、运营的中国籍青年或集体,受益于或参与中老铁路建设的老挝籍青年或集体,以中老铁路为缘的青年友好交往的记录者、见证者等均可参加。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把中老铁路建成一带一路、中老友谊的标志性工程”指示精神,全国铁道团委联合共青团中央国际部、中国青年报社、铁路青少年发展捐助中心、《人民铁道...
首页 前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