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32 项符合 危重症患者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81-100 项 (搜索用时 56 毫秒)

正文:黎檀实介绍,疫情期间,高热伴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高危产妇、心肌梗塞等数十例急危重症患者在急诊科成功得到救治。 穿着防护服工作一会儿就是一身汗 疫情发生以来,急诊科接诊患者两万余人次,发热患者7000多人次,收容医学观察患者近300人,其中危重患者70余人,排查疑似病例30余例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7人,始终...
正文:“我们接收的全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他们中有的患者甚至已放弃求生的欲望。”罗晓庆回忆道,“那时隔离病房里常常静得让人压抑。” 那一周,罗晓庆一天甚至能接上百个电话,凌晨三四点还有队员在电话里向她倾诉内心的压抑,请教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罗晓庆就像护士们的“定心丸”,有她的地方,大家就安心。而对患者来说,罗晓...
正文:除夕一大早,桑岭和另外3位前来驰援的医生走进金银潭医院南楼,那里的5层、6层、7层专门收治新冠肺炎的重症、危重症患者。其中,7层收治的病人最为严重,在他们来的前一晚,有4位新冠肺炎患者不幸病逝。 作为最早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金银潭的医护人员此前已高负荷工作许久。简单的交接之后,7层病房就成了桑岭的“战...
正文:该院区经过改造后,主要接收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其他楼层“还有协和的、湘雅的、白求恩医院的”。 “头一天还是一层空房,第二天快满了。”孙贺说,“一天就收了46个,什么场面!” 当初在医院选科室,他选了内分泌科,因为“怕压抑,受不了生离死别”,工作以来“还没‘送走’过一个”。到武汉后,有一天他值班,一位...
正文:除方舱医院外,其他3家负责收治重症及危重症患者。 张笑春记得那段时间“自己都怀着凄凉的心情”,有的患者肺部病变很重,没等到确诊就去世了。“人命关天”成为她一定要发声的原因,即使在发布朋友圈后不少同事担心她“会不会影响到单位,影响到个人”。但她说,“医生应该干什么?就是治病救人,那时候的当务之急是救命,可以按最...
正文:到武汉支援的国家应急医疗队成员、上海华山医院麻醉科医生罗猛强说,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突出表现为呼吸衰竭伴顽固性低氧血症,往往必须依靠气管插管才能保住最后一线生机。 刘宇锋也用“搏一线生机”来描述自己的工作。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对截至2月11日4万多个确诊病例的研究,新冠肺炎总体病死率为2.3%。确诊病例中,...
正文: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西京被称为“与死神掰手腕的人”,他与原所在医院的同事每年成功抢救危重症患者600多人。不久前,一名入院的新冠肺炎老年患者生命垂危,张西京果断停掉无关的药物,安排医护人员协助老人进食。病人虚弱乏力的状况慢慢得到缓解,后来成为该医院第一例重症新冠肺炎治愈者。 细节上,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
正文:一次上夜班时,火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二病区护士刘蕊忽然听见病区里有呻吟声,跑过去发现一名危重症患者因极度缺氧不停地挣扎扭动。 原来,呼吸机的管路被病人不小心拔断了,刘蕊赶紧把管路连上,并不停安抚她。60多岁的患者紧紧拉着她的袖子。三四分钟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上升到正常水平,状态逐渐平稳下来,刘蕊这才松了一口气。 ...
正文:2月14日情人节这天,隔离期结束,乔雨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她接到医院通知,再休息3天就上一线。 “注意防护。”胡东叮嘱,他所在的医院20天前已成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他照护危重症患者已半个多月了。 (应受访者要求,胡东、乔雨为化名。)
正文:就在前几天,钟南山院士所在的广医一院,首次成功为一例ECMO支持下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实施了转运。 在国家卫健委此前举行的修订“诊疗方案”电视电话会议上,钟南山专门就“危重症患者”如何安全转运的问题,跟与会专家探讨。当时,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何为群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邓西龙在共同会诊时发现,一...
正文:吴菁所在的同济医院在这场战“疫”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发热门诊接诊3.2万多人次,收治危重症患者2300多人,在线门诊服务7.5万多人次。     数字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广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日夜奋战的汗与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落实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切实加强防止医院感染工作,做...
正文:截至2月20日9时,北京支援武汉医疗队接管的3个病区累计收治患者234例,累计收治重症患者143例,累计收治危重症患者69例。 用专业操作把暴露风险降到最低 从工作第一天“病区瞬间就收满”到之后重症及危重患者增加,赵路和队员们时刻都在想办法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用专业操作避免暴露的风险。而防护装备的层...
正文:专家组的任务是实地了解疫情,研究如何中西医结合救治疑难急危重症患者、优化中医药治疗方案。 2月16日,张忠德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表示,17年前抗击“非典”时,他因为缺乏准备和防范,一个月后就感染了。这次对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和发展过程有所认识,心里有数,处理起来就不会慌乱。 “诊疗过程中‘淡定’了很多...
正文:“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最难过的一关就是缺氧,长时间缺氧,脏器衰竭,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刘海潮说,病毒性肺炎没有特效药,只能是对症采取支持治疗,增强患者抵抗力。 “吸氧治疗,是针对现有条件和病人病情发展,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实践证明,对患者病情改善比较有效。”连日来,刘海潮和同事们立足医院现有条件,自己动手...
正文:截至目前,上海首批医疗队收治了约160名患者,其中一半以上为危重症,约30名患者病愈出院了,其中包括近10名已经上了呼吸机的危重症患者。 为什么一定要做遗体解剖 “医护人员感染率很高。”郑军华说,由于没有掌握这种未知疾病的传染途径,医护人员中间也在流传着各种说法,这加重了他们的紧张情绪。 另一方面,医...
正文:荆州市中心医院的内儿科大楼现成为收治全市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集中救治点。重症救治是广东援荆医疗队的工作重心。“集中救治是把握防疫重点、精准施策的重要举措。”广东省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前方总指挥黄飞表示,根据设计方案,该中心5层楼的一二层收治重症患者,四五层收治危重症患者,三层作为清洁区供医护人员办公使用。 目前...
正文:这场特殊的“面对面”会诊主要针对武汉协和西院两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诊治方案。患者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教授张挪富带队支援的病区。 国家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广州市疫情防控专家组临床救治组副组长黎毅敏教授等专家团队通过远程医疗参与会诊。 ...
正文:为扎实做好危重症患者救治支援保障,解放军总医院专门组建远程指导会诊组,涵盖急救、重症、呼吸、感染、疾控、心血管、消化、心理等12个专业,20位知名专家24小时备勤。 现场指导会诊的解放军总医院领导表示,作为战略卫勤保障力量,只要有救治需要,解放军总医院一定全力支持,确保会诊专家随时待命,远程系统实时在线,为病...
正文:李全瑞说,目前他所在病区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情绪“大部分都比较稳定”。 “隔离病区其实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压抑。”邢正涛说,医护人员尽力挽救生命,偶尔也会聊天,只是防护十分小心,“武汉本地的护士会聊武汉有哪些美食,那次正好是饭点,大家也很饿,就聊,我们就说你们有热干面我们有北京炸酱面,也呼应。” 也正是这次临...
正文: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连日来,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深入医院、社区、农村,现场指导有关部门加强危重症患者救治,加强农村社区防控,进一步降低病死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目前,中央指导组正指导和督促湖北武汉集中优势资源、集中最优秀专家,把重症患者、危重症患者集中起来,放到最好的医院去救治。此外,还不...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