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647 项符合 协调发展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81-100 项 (搜索用时 147 毫秒)

正文:进入新时代,我国在深化网络空间治理、知识产权保护、国际金融秩序变革、加强地区反恐协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新倡议,在建立互联网法院和知识产权法院、加快形成涉外法治工作战略格局、深化现代科技在社会管理服务和执法司法中的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以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世界法治文...
正文:具体来看,要聚焦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农村文化发展不充分问题,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等等。     坚持系统观念。...
正文:在去年11月中旬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长江经济带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新历史使命。不辱使命...
正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进城镇化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历程来看,“人的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土地的城镇化”。“十四五”时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势仍会继续,这会对社会就业、城乡基础设施规划以及公共服务供给提...
正文:我们要胸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加强统筹发展和安全,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
正文:  “2019年,全县三产结构比例已由2012年的24∶57.5∶18.5调整至25.6∶41.8∶32.6,经济结构实现从‘一矿为主、工业独大’到‘三产并进、协调发展’的转变。”昌江县委书记黄金城表示,“我们坚定转型之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正文: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十三五”时期,我国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切实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6%,比2015...
正文:三明是福建的米袋子、菜篮子,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之路,必须做特做优做大山水田文章,以工业化、生态化理念推动特色现代农业、文旅康养产业蓬勃发展。 1996年5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赴三明调研时就指示,“农业和农村工作是三明工作的重点”,并提出联系三明实际,强化农业基础、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
正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更新是城市保持活力的来源,城市发展也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更新演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就要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完善公...
正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绘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蓝图,推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联通东中西,协调南北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引擎加快转动,使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宽。     越是冲刺阶段,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开辟新境界;形成新时代党的治疆、治藏方略,夯实...
正文:下好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出新格局新气象。新型城镇化质量稳步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人口集聚能力逐步提升,都市圈建设有序推进。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老少边贫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振兴发展。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高质量推进,京津冀协...
正文: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三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力。     深化市场化改革,制定出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深化能源、铁路、电信、资源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做好反对垄断和不正当...
正文:“一个都不能掉队”,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巩固脱贫成果并促进乡村振兴,推进区域的协调发展,都需要做出努力。 “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这样的答案突出两个“实”——“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不让一个人被落下,面临困难的还有老年人。出入公共场所无法出示健康码,看病挂号不会手机预约,不少老年人生活中遭遇智能时代...
正文:三是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我国致力于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不断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等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并正在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标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完成新一轮规划并强力推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集聚发展...
正文:一是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发展不平衡,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省级层面和市级层面,行政等级高的中心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机会更多,大城...发挥县城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吸纳和转移人口,避免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症状的“大城市病”,而且有利于形成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局面...
正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重要要求,为我们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这条路怎么走,对各地而言既是发展的考...
正文:要把农村文化建设同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效衔接起来,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要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发挥文化扶志、扶智的重要作用,保持对脱贫地区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总体稳定,不断提高脱贫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要创新实施文化惠民...
正文: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所强调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
正文:我们只有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坚决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彻底反思人类的自然观、发展观、安全观、生命观、健康观,才能构建人与自然命运相连、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凝聚强大发展合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历史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未来共同体,56个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
正文: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在湖北、四川、重庆等地新增半导体材料、工业陶瓷等条目;在海南新增商贸、航运、金融、旅游等相关条目,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新增领域的选取既体现“补短板”,也凸显“锻长板”,顺应了国家和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凸显战略眼光。 中国贸促会...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