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137 项符合 区域协调发展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861-880 项 (搜索用时 135 毫秒)

正文: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大举措,使中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中国经济展现了强大的韧性,保持了稳中向好、长期向...
正文:海文大桥、洋浦大桥、清澜大桥、博鳌通道等一批桥梁隧道的建成,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在水运方面,目前海南省已形成“四方五港多港点”发展格局,至2018年底,全省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14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4个,2018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8286万吨,全省集装箱吞吐量为240万TEU。已开通国际集装...
正文:从区域结构协调来看,40年来我们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不同地区比较优势得到有效发挥。从城乡协调来看,我们先后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和乡村振兴等政策措施,改善了城乡关系,促进了城乡关系的协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
正文:新形势下,把区域协调发展这盘大棋下好,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特别要运用辩证法,弹好合奏曲,做到两个“增强”: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
正文:近14亿人口、近9亿劳动力、1亿多户市场主体……巨大的市场规模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不断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拉动经济的新增长极。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提高,政策工具多、空间足。此外,随着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创新驱动力越来越强。以新产业、...
正文: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亮点纷呈,东西南北中纵横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区域发展差距正逐渐缩小。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要打破各种壁垒,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起来,建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区域联动机制,使区域间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水平等更加平衡。劈波斩浪驶向光明未来。中国经...
正文:党的十九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完善全国的发展战略布局,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
正文:“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东北振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海洋强国建设等,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新设的6个自贸试验区,必然要深度融入这些国家重大战略中,并将之落实落细。     比如,云南自贸试验区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
正文:与此前多次会议表示“区域协调发展”相比,本次金融委会议则首次提出支持愿意干事创业、敢于担当、有较好发展潜力的地区和领域“加快发展”,并高度重视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传统产业改造、社会服务等领域和“新增长极地区的发展”。 此前,7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8月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也都表示要部署深化区域金融改革试点...
正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改革开放前,由于人口就业压力巨大、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的现实国情,城镇化进程较缓慢。1949—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0.64%增加到17.92%,平均每年提高不到0.3个百分点。改革开放40年间,我国的...
正文:这就是要深刻理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要义,更好发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的统领作用,着力完善省际协商合作机制,深化简政放权。沿江省市和国家相关部门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在实际行动中形成“一盘棋”,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加...
正文:推动好一个庞大集合体的发展,一定要处理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然后再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方面下功夫,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     这里,我点几个问题。一是要深刻理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要义,各地区要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按照政策精准化、措施精细化、协调机制化的要求,...
正文: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这些扎实管用的举措和行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我们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具备更强的实力和底气。     我...
正文: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这些扎实管用的举措和行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我们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具备更强的实力和底气。 我...
正文: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12个自贸试验区组成的“雁阵”领航中国加速前行,“一带一路”、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14位,创新驱动战略动力澎湃……一个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发展更有质量、治理更有水平、人民更有获得感的中国,向着复兴梦想稳步前行。 这种底气,...
正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国“一盘棋”,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统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不断扎实推进,区域空间结构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提高,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加快形成。 ...
正文:表明中央更加重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定位、作用,指出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明确,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正成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正逢其时。由于区位优势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各...
正文:近期,本报记者踏访大江南北,触摸区域协调发展新脉动。即日起,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系列报道,展现各地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新中国迎来七十华诞之际,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正式通航,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     机场...
正文:加强经济带规划和经济带上城市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不仅有利于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加强城市群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并与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相协调,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应依托重要交通干线聚集经济要素,使其成为或纵向或横向的经济发展轴,充分发挥其对统筹...
正文:有利于破除隐形壁垒、打破行政分割,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经验;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对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为全国转型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新时...
首页 前页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