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137 项符合 区域协调发展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801-820 项 (搜索用时 139 毫秒)

正文: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从京津冀到长三角,从黄河到长江,从西部到中部,跨越东西南北,如果将这些考察线路连接起来,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党中央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精心谋划、缜密布局,以及贯穿始终、熠熠生辉的新发展理念。 这一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共识”全面转向“共建”,多项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正文:博士服务团是中央组织部和共青团中央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支持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培养锻炼青年人才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人才项目。从1999年至今,已先后选派20批3816名博士服务团成员参加服务锻炼。本批共选派278名成员,首次将东北三省、福建原中央苏区及宁德市纳入支持范围,选派到西藏、新疆、青海三地的人数接近...
正文:高铁,将成为推动内蒙古融入区域发展的“加速器”,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催化剂”。 在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升级和协同发展成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支撑。近5年来,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定位与产业分工日益明晰,地区之间产业融合水平逐步提高,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这一年,绿...
正文: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培育壮大发展动力源;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注重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切实办好民生实事,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5日 04版)
正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剖析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明确了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为我们描绘出未来中国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图景,凸显出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决策思路和治理思维,为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 促...
正文: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重磅推出,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笔记君做了简要梳理,快来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你的家乡。     01京津冀协同发展     坐标:北京、天津、河北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
正文:文章分析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明确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并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举措,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时,把加快落实...
正文:光谷生物城已在宜昌、十堰、鄂州、荆门、天门、黄石、黄冈、仙桃、恩施等地建立“飞地园区”,各园区之间发展特色鲜明、产业功能互补、生产布局差异化,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湖北模式”。     在江西省工信系统,流传着“四张图”,分别是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     “绘制产业地图,是为了全省科学...
正文:综合考量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发展需求,丰都县推进“一心两极三带”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心”即以县城规划区为中心集中发展生态工业、商贸流通等城市经济,避免分散布局、恶化环境;“两极”指的是以长江为界发展“南旅”“北农”两个经济增长极,避免无序开发、破坏性开发;“三带”则是打造沿长江、渠(碧)溪河、龙河流域...
正文:另一方面,也体现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一体化体制机制更加有效的发展目标。只有牢牢抓住“高质量”这个关键,才能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以国家战略筹划...
正文: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出开放合作程度加深、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新特点,对全国的示范引领效应不断增强。“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使之成为我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
正文:到2025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1以内,中心区人均GDP与全域人均GDP差距缩小到1.2∶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据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届时,长三角一体化发...
正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将基本形成,城市群同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城市群之间高效联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到2025年,中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1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 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国...
正文:第三章 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强化区域联动发展     第二节 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第三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四节 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     第四章 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     第一节 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     第二节 加强产业分工协作     第三节 推动产...
正文:另一方面,政府不仅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还以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建设和规范市场秩序,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从而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个方面的制度是一个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既有利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正文:完善落实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推动形成主体功能...
正文:一方面,以完善产权制度、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完善市场规则、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破除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另一方面,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观调控...
正文:复兴号发送旅客4.5亿人次的背后,是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助力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实践。无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还是西部大开发、精准扶贫,都离不开金融投资、人才科技、文化观光等市场要素的便捷流动和配置。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因高铁而扩大了自己的生活圈、工作圈,一个个大都市圈也活力迸发,前景无限。应当说,服务国家...
正文:同护一江水 澎湃新动能(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作者:贺广华 程远州 孙 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出雪山,越高原,穿峡谷,奔流上万里,浩浩汤汤的长江,孕育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经济社会迅猛...
正文:新使命激发新动能(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作者:徐锦庚 颜 珂 潘俊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冬日沿海,创新发展热潮涌动,走进我国东部地区,探寻发展新律动。     “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
首页 前页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