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581 项符合 北斗导航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361-380 项 (搜索用时 59 毫秒)

正文:北斗导航:距完成全球组网仅一星之遥作者:崔爽 来源:科技日报 视觉中国供图 科技日报记者 崔 爽 此时此刻,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正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蓄势待发。作为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它于4月4日运抵西昌,在这里开展测试、总装等工作,并计划于5月...
正文:这些年我们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C919大飞机制造、国产航母制造、北斗导航系统等一大批领域取得的突破,以及在国际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话语权提升,无一不是坚持自主创新道路所取得的成就。同样,在抗疫中,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一系列国产检测试剂、诊疗设备和治疗药物都发挥了...
正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 正如张柏楠在神十飞船返回之际所写下的那样:许多时候,为了突破一道技术难关,我的同事们常常通宵作战、魔鬼式攻关。平时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是常态,周六铁定不休息,周日有时要加班。 靠着严慎细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靠着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工作态度,航...
正文:空间站、嫦娥五号、首次火星探测、北斗导航全球系统等将一一实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带来了关于“空间站”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 周建平:明年开始发射空间站的舱段,在两年多的时间内要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和关键技术验证。这个期间要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而且还要发射4艘载人飞船、4...
正文:“其中,南京在以北斗产业为代表的数字基础产业中有着突出的优势,因此规划中专门提到‘支持北斗导航系统率先应用,建设南京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周耿介绍。 浙江是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创新者,展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多年以来,浙江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布局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积极打造“数字浙江”,电子商务、移...
正文:神舟飞天创造“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中国深度”,高铁飞驰跑出“中国速度”,北斗导航展现“中国精度”。这些国家名片在推动中国发展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设立中国品牌日……我国正在加快培育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品牌,向品牌强国迈出坚实步伐。 当今世界...
正文:五十年间,“长征”火箭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高分工程的背后都有“长征”火箭的有力托举; 五十年间,“长征”火箭已经迈过三百次发射大关。从第一个百次发射所用的37年,到第三个百次发射的4年零3个月,高密度发射已经成为中国航天的新常态。 2018、2019年...
正文:拓野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立新介绍,拖拉机上装有传感器,自动驾驶系统连接着方向盘上的电机,并通过北斗导航系统控制拖拉机的行进路线。 2017年,李立新去国外乡村参观学习时了解到了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化的农耕装备让他开了眼。那次回国后,他多方打听,从一家农机生产企业购买了一套无人驾驶系统。 自从用上...
正文:航天工作者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从原子弹、氢弹到“天宫”“蛟龙”,从“悟空”“墨子”到“嫦娥”“神舟”,还有北斗导航和即将展开的“天问”等,从点的突破到系统性提高,科研事业和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了开拓性进展、全局性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
正文:安徽郎溪涛城镇凤河村地头,新型职业农民关明和正在利用北斗导航操作无人机监测小麦肥力。“清明忙麦地,谷雨忙大田。麦苗抽穗光景,精准施肥很重要!” 尽管中国农业早已告别了靠天吃饭,但是,春播之际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中国的粮食够吃吗?”“咱们的饭碗能否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走,乡野春...
正文:今年3月,我国又成功发射了北斗三号GEO-2卫星即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如今,北斗三号工程最后一颗卫星——GEO-3,已经运到发射场,做最后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关乎人们出行的气象卫星,也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截至目前,使用我国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已增至107个,29个国家已经建成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直...
正文:近些年来,秉持创新发展理念、藏粮于技战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有成果不断涌现,北斗导航、无人驾驶、5G、云计算……越来越多“黑科技”的推广应用,既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又显著提升了农产品品质,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机械化作业在备耕春耕中抢农时的优势充分,今年春耕期间超过3万...
正文:除CPU外,北斗卫星上的数据总线电路、转换器、存储器等数十款产品均为七七二所研制和生产,单颗北斗导航卫星使用团队研制的电路达数十款、1000余只,为北斗导航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100%发挥了关键作用。实现了中国卫星成体系批量使用国产芯片,对航天工程的自主可控和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打造航天微电子领域的中国...
正文:在3月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的任务中,中国首次实现火箭残骸伞降控制精准回收。 在此次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人员给火箭的一个助推器安装了多个降落伞,在坠落过程中先后展开,成功控制了助推器坠落时的姿态和方向;并基于北斗短信提供准确的落点定位信息,验证了伞降控制系统整体方案的可行性...
正文:如果从北斗二号首颗星起算,中国已发射54颗北斗导航卫星,今年还将发射最后1颗北斗卫星,完成北斗三号全球星座组网部署。“现在北斗三号工程最后一颗卫星——GEO-3已经运到发射场,做最后发射前的准备工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王平说。 50年来,以“东方红”品牌为代表的通信卫...
正文:这是2015年1月中旬,王飞雪在北京参加一次北斗系统建设重要会议时,即将卸任的北斗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的叮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国的航天事业正是在一次次沉甸甸的使命交接中向前发展。     2004年1月,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回收成功“百日”之际,42岁的张柏楠出任神舟六号总设...
正文:2020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2019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正文:北斗导航、无人驾驶、5G、云计算……随着新技术加速涌现,越来越多的“黑科技”被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耕全国投入植保无人机超过3万台,同比增长25%以上,投入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拖拉机和配套装备超过2万台(套),同比增长15%左右。《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19)》预测,今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
正文: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以每千米行驶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进行播种,24小时作业1200亩;自动驾驶模式的农机穿梭田间,播种、起垄、收割……眼下,正是地处我国最北端黑龙江省的春播时节,一场精准化、智能化的春播作业正在广袤的黑土地上进行。 “过去一个能干的工人一天可撒药10多亩地,现在用植...
正文:北斗导航定位用于提高精度,指挥交通管理、运输物资以及医院里消杀、送饭、送医疗器材的机器人、4000辆保证医务人员上下班的城市电动自行车等。还有智慧城市建设,把城市分成16000个100米×100米的网格,由下沉社区的干部补充采集大量数据,实现网格化精细管理,在“四类人员”的隔离与收治中发挥了作用。这次能够比较快地...
首页 前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