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581 项符合 北斗导航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81-300 项 (搜索用时 57 毫秒)

正文: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10月31日,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算起,至今共进行了27次发射,将33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护送升空,“发射成功率百分之百!” 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由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3种大型...
正文:这14次发射任务中,长三甲系列火箭有10次是执行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其中8次将是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执行发射任务。 岑拯说,对于长三甲系列火箭,高密度在后续几年里将会成为常态。从2018年到2020年,长三甲系列火箭预计将执行40次发射任务。 岑拯告诉记者,火箭的生产现场通常是同时有2~3发火箭并行...
正文: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月1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工程第三次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稳步推进。     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卫星进入工作轨道后,将与此前发射的四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组网运行。     北斗三号系统攻克了上百项关键技...
正文: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工程第三次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稳步推进。 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卫星进入工作轨道后,将与此前发射的四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组网运行。 北斗三号系统攻克了上百项关键技术,星上设备9...
正文: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在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视觉中国供图 2015年9月3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成功发射第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作为一个从一出生就注定要走向寻常百姓家的“国之重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何时用、谁能用、怎么用等问题一直备受瞩目。也因此,1月12日...
正文:2017年11月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4颗、第25颗北斗导航卫星 / 视觉中国 ③特色卫星各有神通 1月10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迎来当时正在中国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他亲切看望了中法海洋卫星研制团队代表,并参观了卫星测试组装车间。中法海洋卫星...
正文: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后,网友们在祝贺和点赞的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北斗系统尽快在手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中普及的愿望。那么,北斗导航系统在未来究竟能对你我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民用的前景又如何呢?通过一张图来了解下↓↓
正文:广州无线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海格通信董事长杨海洲表示,目前,海格通信拥有北斗导航领域国内领先的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60多项,开发的北斗产品近百项。凭借这一支高端人才团队,海格通信将在机械电子工程、无线通信、卫星导航、无线网络安全、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卫星导航等相关细分领域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助力广州高端产...
正文:3D打印、大数据、可穿戴科技、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出令人鼓舞的新成就,而从4G移动通信到北斗导航应用,从“载人航天”到“杂交水稻”,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的成果,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引领中国产业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创新广度: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
正文:同时,智慧用水系统整合地理信息管网数据系统,将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与其数据共享,自动科学规划消防车行驶路线,起火单位500米范围内消火栓和天然水源会主动进入界面。平时,某一消火栓出现故障或水压过低,系统平台界面会即时弹出报警信息。同时,消火栓的巡查、维修和更换记录,以及近半年的报警信息,会自动保存到数据库内,保证信息...
正文:载人航天工程全线突破创新叩开空间站时代大门,探月工程攻坚克难把“玉兔号”足迹刻在月球上,北斗导航工程发力赶超开启全球组网新格局;11位中国人先后成功飞上太空,在浩瀚星空写下永载人类史册的飞天答卷……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顽强拼搏,在实现航天梦的长征路上树立了一座又一座里程碑,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
正文:nodeId=120     2000年10月31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01星,为我国第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110秒视频,回顾短短20年间,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历程,致敬中国航天人!
正文:从驰骋神州的“复兴号”高铁、2.1万标箱集装箱船、迅速发展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到北斗导航、无人分拣、共享单车等新技术新业态……5年来,技术创新与广阔交通应用场景交汇融合,显著提升了交通运输设施装备水平。港珠澳大桥、上海洋山深水港、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整治等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完工,让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
正文: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开通,5G网络加速成型……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 五年间,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正文:“你会用北斗导航吗?”……近期,针对备受关注的“十四五”规划议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在海外网友中发起线上问卷调查活动——“你和中国有个五年之约等你!”问卷中的问题涵盖文化、科技、教育、经济等领域。百万海外网友积极参与,热情互动。许多网友表示,未来5年,他们有学习中文的计划,希望能到中国旅游、工作、学习,从中...
正文:在河南省邓州市小杨营镇安众村,加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在无人驾驶状态下播种(2020年5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滚石上山、跨越关口,...
正文:“这个37,表示在头顶上方可以接收到37颗北斗导航卫星信号。”一位技术人员介绍,盒子里加载了复杂的软件系统,用户只要输入地块定位,点“开始”键就可以操作了。 在收获现场,记者随手抓起一把粉碎的秸秆,发现里边没有一颗遗失的粮食。红卫农场农机科科长李岩说,借助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无人驾驶收获机提高了收获精度,可...
正文:嫦娥四号首登月背、北斗导航全球组网、C919首飞成功、悟空、墨子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五年来,复兴号高铁投入运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5G率先商用,人工智能、区块链、新能源等领域创新加快应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凸显。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如今的中国经济更加健康、更加可持...
正文:嫦娥四号首登月背、北斗导航全球组网、C919首飞成功、悟空、墨子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 五年来,复兴号高铁投入运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5G率先商用,人工智能、区块链、新能源等领域创新加快应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凸显。 如今的中国经济,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续。 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形...
正文: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开通,5G网络加速成型,创新伟力持续迸发……     5年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续写了成绩斐然的中国奇迹,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力量。     “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谋远虑、着眼大局,深刻洞察国际国内...
首页 前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