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581 项符合 北斗导航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21-240 项 (搜索用时 59 毫秒)

正文:在基础物理研究方面,对推进基本物理常数测量、广义相对论验证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亮说:“我们将把这类冷原子钟小型化,从而可应用于卫星,不久的将来这类原子钟将应用于北斗导航系统,未来北斗导航卫星上的原子钟性能有望比目前提高一个数量级。”
正文:我们愿同阿拉伯国家携手打造蓝色经济通道,共建海洋合作中心,共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发展航天合作,推动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和气象遥感卫星技术服务阿拉伯国家建设。推动油气合作、低碳能源合作“双轮”驱动;努力实现金融合作、高新技术合作“两翼”齐飞,并且加强双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制药、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
正文:2000年至今,35颗北斗导航卫星相继入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铸就深空探测的一座新里程碑…… 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 与充满神秘感的酒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不同,“年轻”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自落成起便注入了“开放”的基因。作...
正文:2000年至今,35颗北斗导航卫星相继入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铸就深空探测的一座新里程碑…… 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 与充满神秘感的酒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不同,“年轻”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自落成起便注入了“开放”的基因。作为我国首...
正文:高度集聚的资源优势和开放的市场优势。 “打破边界效应,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青浦区委书记赵惠琴说。目前,青浦的会展服务、北斗导航、快递物流、民用航空四个平台建设初见成效,未来5年还将打造6到8个有产业内容、整合能力、裂变效益的产业功能平台。
正文:中国代表团与联合国签署了关于开展“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合作意向宣言以及中国空间站合作补充协议,并全面回顾了中国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北斗导航、空间能力建设等主要领域的成就和国际合作情况。 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盛赞中国航天发展的巨大成就,感谢中国航天合作对国际社会所作的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国向各国提供卫星...
正文: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通信——星间链路,是北斗导航系统由区域向全球过渡的关键技术,是提升系统全球服务能力的核心技术手段,也是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重要标识和技术制高点。 中国电科29所科研人员提出了自己的北斗全球组网星间链路解决方案,率先采用毫米波技术体制和生产工艺,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间链路产品,对于北斗导...
正文:孙家栋,我国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担任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先后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等。     出生于1929年的孙家栋,年少时,便显露出坚韧的品格。他曾因左撇子被学校劝退,但仅用一年时间就学会了熟练使用右手。...
正文:北斗导航卫星     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     FAST“天眼”     一次次科学技术 创新突破的身后 是一代代科学家 耕耘许久的付出与坚守 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
正文:采用国产芯片的“神威·太湖之光”获得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天宫”、“神舟”、“嫦娥”、“长征”系列等重要成果,北斗导航进入组网新时代,载人深潜、深地探测、国产航母、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纳米催化、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正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等等。...
正文:从国产航母下水试航、歼20运20正式列装到探月工程、北斗导航、C919飞上蓝天,中国的创新成果“立地顶天”;从复兴号飞驰、港珠澳大桥贯通到肺癌、白血病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物垄断,更多中国老百姓舒展笑颜。在科技创新的高速公路上,我们不盲目跟跑,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我们在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中国...
正文: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院士说,我们要集合精锐力量,做出战略性安排,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创造更多竞争优势。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 “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甘坐冷板凳,勇做栽树人。”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郭华东院士说,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加快...
正文:如今,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已经进入泰国,在泰国的智慧交通、海洋渔业等领域发挥作用。     按照北斗导航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世界一流的北斗全球系统,为全球提供服务。     李德仁向本报表示,“中国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创新、追赶、超越,争取将更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的科技重器,正凭...
正文:采用国产芯片的“神威·太湖之光”获得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天宫”、“神舟”、“嫦娥”、“长征”系列等重要成果,北斗导航进入组网新时代,载人深潜、深地探测、国产航母、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纳米催化、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正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
正文:采用国产芯片的“神威·太湖之光”获得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天宫”、“神舟”、“嫦娥”、“长征”系列等重要成果,北斗导航进入组网新时代,载人深潜、深地探测、国产航母、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纳米催化、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正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
正文:说好的北斗导航 为何大众难以直观感受到? 年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晒”出了北斗大众应用的最新进展:经过在轨测试,已建成最简系统的8颗北斗全球组网卫星,北斗用户发射功率降低至1/10,支持手机应用。此前,他也多次提到,世界主流手机芯片大都支持北斗,北斗正成为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的标配。 ...
正文: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太空之路,前景广阔。     来自科技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预计将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为2.15%,超过欧盟15国2.1%的平均水平,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
正文: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太空之路,前景广阔。 来自科技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预计将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为2.15%,超过欧盟15国2.1%的平均水平,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
正文:截至去年4月底,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销量已突破6500万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已占据国内30%和90%的市场份额,并输出到80余个国家和地区。 冉承其告诉记者,今年我国还将发射10颗左右北斗三号MEO卫星和1颗GEO卫星;2019年至2020年,将发射6颗北斗三号MEO卫星、3颗北斗三号IGSO卫星和两颗...
正文:2000年10月31日凌晨,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001年11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摄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
首页 前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