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29 项符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61-280 项 (搜索用时 73 毫秒)

正文:声明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电联框架下实现射频兼容,两系统民用信号B1C和L1C实现互操作。用户同时使用北斗和GPS民用信号,无需显著增加成本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此次声明的签署,标志着北斗和GPS在卫星导航系统的设计、建设方面,可以实现信号兼容使用,进一步提升导航定位精度,更好地服...
正文:声明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电联框架下实现射频兼容,两系统民用信号B1C和L1C实现互操作。用户同时使用北斗和GPS民用信号,无需显著增加成本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此次声明的签署,标志着北斗和GPS在卫星导航系统的设计、建设方面,可以实现信号兼容使用,进一步提升导航定位精度,更好地服...
正文:这是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也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实施的首次航天发射,它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在卫星导航技术领域,世界上目前只有3个成熟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中国的北斗系统。中国在卫星通信领域正在与国际强国同台竞技。     中国通信业的发展只是中国制造产业...
正文: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第二次面向全球进行的科技类发布,最终选出18项年度全球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其中包括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12月3日,世界互联网领先成果发布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18项年度全球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之一。未来网记者 谢青 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
正文:比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华为3GPP 5G预商用系统”、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基于‘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的重大应用成果”等。     “卫星导航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世界。而在这个改变中,中国不是旁观者,而是践行者,更是创新者。”在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冉承其主任这样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正文:Green Grass”和苹果公司的“AR Kit”,但最让人瞩目的是其中超过半数具有五星红旗标识的先进创新智慧成果,如华为3GPP 5G预商用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光量子计算机、ET大脑等一系列中国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     “创新”居于五大发展理念第一位,一直引领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生产力的深度变革,也...
正文: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区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计划于2018年左右实现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覆盖。     殷礼明提出发展新时代商业航天的三个举措:首先是实施国际化经营工程,推动商业及海外发射场建设;其次是实施国际化应用工程,深入挖掘卫星应用和服务端;第三是实施国际化服务工程,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在航天产业应用,促...
正文: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特斯拉公司的“特斯拉垂直整合能源解决方案”; 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的“摩拜无桩智能共享单车”; 阿里巴巴集团的“ET大脑”等18项。
正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北斗是目前唯一可以进行短报文通信的导航系统。 北斗在中国率先提供厘米级高精度位置服务,覆盖全国的北斗地基增强网和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融合。 北斗在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车联网平台,480万辆装有北斗的运输车辆上线,重大事故率和人员伤亡...
正文: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特斯拉垂直整合能源解决方案、基于“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重大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华为3GPP 5G预商用系统等14项成果加上组委会联合发布入围的4项先进技术,成为本届互联网大会上耀眼的“智慧之光”。 这18项科技成果,由第四届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推荐委员会...
正文:5G预商用系统、定位更精准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12月3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14项全球互联网领域的年度代表性领先科技成果让人们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 “这些互联网领域产生的领先科技成果,包括最前沿的技术成果、最有影响力...
正文:5G预商用系统”“微软小冰——情感计算人工智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摩拜无桩智能共享单车”和苹果公司的“AR Kit”等18项“黑科技”,引得观众阵阵惊叹。在这18项成果中,中国团队研发的占六成以上。 “一个更高效、更精准的时空服务,正在由北斗给出中国方案!”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北...
正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说,时间精度就是卫星导航的“命门”,天地间时间越同步、误差越小,定位精度越高。 然而,在北斗导航卫星发展初期,我国并不具备研制生产星载原子钟的能力。杨长风说,过去,只有少数国家能够制造卫星导航系统使用的高精度原子钟,但对我国实行严格限制,甚至直接禁运,“这才倒逼我们研制能够上星的...
正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告诉记者,北斗三号工程于2009年正式启动,经过8年建设,我国全面突破系统核心关键技术,完成地面验证,卫星状态基本固化,特别是2015年至2016年成功发射5颗新一代导航卫星,完成了在轨验证。 杨长风说,北斗三号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其性能在北斗二号的基础上,提升1~2倍的定位精...
正文:在什么地方,北斗系统还可以将用户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让其他人可以知道用户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何人、何事、何地’的问题”,谢军说,这正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大特色,靠北斗一个终端,就可以导航、通信兼备。 寿命10年以上,每次导航至少4颗北斗提供服务 当然,是设备就有“宕机”的时候。如果G...
正文:他如数家珍:我国在轨的航天器数量已列世界第二位,我国的卫星运营商规模世界第六,“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今年与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实现了对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则自5年前就开始提供服务…… “5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使我们信仰更加坚定,信任更加坚定,信心更加坚定。”十九大代表、陕西省省长胡和平说。 ...
正文:5G展示项目,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高精度导航汽车驾驶体验、飞行校验系统……在“通信导航”专题区,观众们可以体验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体验北斗高精度导航下的模拟汽车驾驶和飞行校验过程,还可以沉浸式体验量子通信原理及5G应用场景。 观众们在“通信导航”专题区现场体验(李政葳/摄) “北斗...
正文: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准天顶”卫星导航系统势必将成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的新竞争对手。 太空开发承载着日本“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重任乃至政治抱负,随着日本从“半主权国家”向“正常国家”过渡,继而要成为“政治大国”乃至“军事大国”,日本未来将进一步发展以“准天顶”卫星导航系统为代表的各类太...
正文:贺卓辉)11月5日19时45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喷涌出橘红色火焰,约4小时后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入轨,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荧屏外,举国欢腾,而监控台前,“北斗人”掌心早已捏出了汗。 火箭升腾的画面只有十几秒,北斗人却为了这十几秒以及后面顺利入轨的4小时奋斗了数年。 ...
正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时代,风云气象卫星“家族”又添新丁……十九大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中国航天动作频频。面向未来,中国航天将写下哪些新精彩?     长征八号首飞、火箭回收使用:中国航天“重大工程”接棒发力     航天强国通常拥有先进航天动力、大运载,能够实施月球采样返回、火星着陆探测、建设并运行空间站。...
首页 前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