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538 项符合 减贫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41-160 项 (搜索用时 54 毫秒) |
正文:4年多来,当地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等一批富民产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项目,累计减贫8.71万人,贫困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化县是广西8个尚未摘帽的贫困县之一,目前还有1.7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尚未脱贫。时间紧,任务重,不能有丝毫懈怠。”县扶贫办主任韦立诚说,“我们将对照贫困县脱贫摘帽标准,在产业...
|
正文:从实践看,疫情或灾害对减贫进程会产生影响,但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当前,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只要我们完善相关举措,巩固和拓展这一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就能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创造条件。更要看到,脱贫进度符合预期,我们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为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
|
正文:而且,我国扶贫脱贫工作的巨大成就,使我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推动了世界减贫进程,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其他国家减贫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
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
|
正文:分三大区域看,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均减少,减贫速度均超上年。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323万人,比上年减少593万人;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181万人,比上年减少416万人;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47万人,比上年减少100万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万人。截至2019年末,全国...
|
正文:该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办,与会各国政商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就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与全球治理、共享减贫脱贫经验等议题展开讨论,解码中国脱贫经验,共话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
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积极评价中国决战脱贫攻坚...
|
正文:如今神州大地上,扫码快捷支付展现中国智慧,高铁风驰电掣跑出中国速度,快速减贫奇迹贡献中国方案。曾经的小船“旧貌换新颜”,以“当惊世界殊”的成就,展现大国风采、彰显大国自信。然而越是接近目标、接近胜利,越是暗流涌动、波涛汹涌,但我们有足够充盈的底气、坚强的信心驶过一切激流险滩,战胜一切惊涛骇浪,没有任何波涛能够阻拦...
|
正文: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彼得罗夫斯基认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直观的成就表现在减贫脱贫和百姓收入增加上。“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8.5亿,民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这表明‘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不是一句空话,中国在一步步朝着共同富裕迈进。”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1万美元是中等...
|
正文:搬迁群众在曲靖市会泽县安置点就业扶贫车间里工作。刘坚摄/光明图片
据了解,云南省百万贫困人口有序迁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区,使易地扶贫搬迁真正成为云南促进贫困人口减贫、地方投资增长、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人口市民化、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21日 08版)
|
正文:中国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中方愿同缅方分享脱贫减贫经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缅方领导人表示,缅方为中国取得的成功感到由衷高兴,相信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成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希望中国能更多同缅甸等发展中国家分享治国理政经验,相信中国的成功经验将为缅甸经济发展、...
|
正文:“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吴巴拉埃说,“缅甸仍有不少农村贫困人口。我们希望借鉴中国在减贫方面的成功经验,让更多缅甸人民脱贫致富。”
“缅中命运共同体意识必将深入人心”
“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中缅双方将今年确定为“中缅文化旅游...
|
正文:70年来,中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减少了8.5亿贫困人口,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社保、医疗和基层民主体系。如今,在中国的土地上,没有战乱、恐惧和流离失所,中国人民过着日益安宁富足的生活。美国皮尤中心的民调显示,2019年度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超过86%,为全球最高,远高...
|
正文:近年来,中缅“胞波”友谊在各领域民间交往中不断升华,双方各层次交往日益活跃,教育、科技、文化、宗教、旅游、减贫等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扩大。
因地震受损的蒲甘他冰瑜佛塔正在中方专家的帮助下复原;在“光明行”义诊中,缅甸当地眼疾患者在中国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重见光明……两国互信显著提升,民间友好持续加强,合作成效不断显...
|
正文: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一份世界减贫史上从未有过的成绩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
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响鼓重锤、一鼓作气!
千年梦想
百年奋斗
今朝梦圆
|
正文:更有勤劳智慧的人民。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2020年,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14亿中国人民将彻底告别绝对贫困,创造世界发展史和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持续扩大开放的中国还将通过自身稳定发展为全球经济作出更大贡献。一句话,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
正文:在分议题讨论环节,两国专家学者围绕“增进政治互信,深化战略合作”“交流减贫经验,共促繁荣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互利共赢”等议题,开展了务实且富有成效的对话研讨。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给中缅两国带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缅甸拜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妙严瑙登说,勤劳智慧的缅中两国人民都有着对...
|
正文:破积弊、除痼疾,立规矩、扬正气,党风政风为之一振、社风民风为之一新,推动作风建设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作风保障,减贫规模前所未有,实现了每年上千万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
优良作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既是体...
|
正文:“全国将有34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这意味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在全球减贫事业中书写下极为灿烂的精彩篇章。在数据的背后,习主席历数了至少26件有代表性的经济社会科技新发展和改革开放新举措,一件件一桩桩大事喜事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国家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
这...
|
正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缅甸广受好评,中国的精准扶贫理念在两国减贫合作中实现早期收获,中缅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更牢、动能更足。习近平主席来访前夕,一系列介绍中国发展道路和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的活动在缅甸举行,缅甸各界高度关注。“缅甸视中国为最好的邻邦,中国的发展经验为缅甸提供了有益借鉴。”缅甸《北方之星》杂志社总编辑...
|
正文:中国之所以取得扶贫减贫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截止到目前,全国还剩下5%左右的贫困人口没有脱贫,10%左右的贫困县没有摘帽,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完成“数字任务”,是要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也意味着,脱贫攻坚每一步都需要实打实...
|
正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创造了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的脱贫奇迹,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壮丽篇章。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在2020年历史性地画上句号。这注定了2020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只...
|
首页 前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