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093 项符合 减灾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01-120 项 (搜索用时 54 毫秒)

正文:颁奖词:防灾减灾、援灾救灾,这是他们不变的初心。台风洪水大地震,三十一省市自治区遍布他们救援的足迹;国际救援、人道救助,这是他们毕生的使命,泰缅印尼等七国重灾区永远铭记他们救援的壮举。 来源:中国青年报
正文:者陈卓琼)记者从江西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截至6月9日20时,江西暴雨已致6人死亡、1人失踪,共造成吉安、上饶、鹰潭等9市54县(市、区)122.1万人受灾。针对江西省各地近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于6月9日10时,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和协助地方开展救灾...
正文:捕风一号卫星总设计师白照广告诉记者,通过此次发射,我国实现了利用卫星导航信号进行海面风场探测零的突破,对今后台风预警、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对海面风场的监测,以往虽有相关技术手段,但都存在一定的不便。比如气象预报经常使用卫星云图来测量海风,但这种方式测出的是位于云层顶端的风,与云层之下、海水之上的风存在...
正文: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消息显示,捕风一号A、B卫星的成功发射,将实现我国卫星导航信号探测海面风场“零的突破”,对我国台风预警、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捕风一号卫星总设计师白照广告诉记者,目前已有的气象监测手段多为探测高层风,其他微波探测方式也难以在任意气象条件下获取海面风场。捕风一号卫星则有望全天候获取对于台...
正文:作为公共服务的补充,科技志愿服务在农业技术推广、防灾减灾培训、卫生健康服务、反伪科学宣传等方面不可或缺。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接过爱人李保国的旗帜,每年超过200天行走在太行山区,为农民传播果树管理技术,让山岗披上绿装、果农绽开笑脸;2001年成立的上海科技馆志愿者服务总队,18年来累计接待观众6000多万人次...
正文:按照计划,该星座将于2021年完成卫星组网,能够在环保监测、防灾减灾、交通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应用。 “捷龙一号”承担发射任务 将于近期首飞 此外,记者了解到,未来将承担星座发射任务的我国新型商业火箭“捷龙一号”也将于近期首飞。这款脱胎于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小型固体火箭,具有500公里轨道200公斤的运载能力...
正文: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刘建强:第一个是(为)防灾减灾,风险控制提供基础数据。风、浪对资源环境的监测,我们都可以发现,都可以监测到。(包括)海岸带环境的变化,我们可以作为自然资源管理和海洋环境监测作为一个有力的手段,实现每天对全球的海洋环境有一个全球的底数,为海洋环境预报提供基础数据。 未来,两...
正文:应急管理部及时向受灾地区派出多个工作组,协助指导地方政府做好抗洪抢险救援、抗旱减灾和抗震救灾工作。此前,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已分别向四川、江西、广东、广西下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亿元、2亿元、5000万元、1.1亿元,主要用于帮助地方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央视记者 崔世杰)
正文:这是库布其沙漠中利用黄河分凌减灾的水进行沙漠生态修复形成的沙漠湿地景色(2018年6月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冲击全球多边合作的当下,中国作为世界上100多个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高举贸易自由化旗帜,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国际合作共赢...
正文:随着国家防汛减灾体系的逐渐完善,防汛抗洪能力大幅提高,各类防汛抗洪设施不断加固和完善,同时,更多智慧防汛手段亮相,手机程序及时更新最近的汛情和预警,智能机器人“冲”在抗洪第一线,海绵城市的透水地面迅速吸收降水……防汛领域管理思路和应用技术的创新,让防汛抗洪变得更智慧。 热门技术大显身手 无人机、机器人、5...
正文: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和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狠抓责任措施落实,深入排查各类风险隐患,更加扎实做好防范应对,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19日至21日,王勇还在安徽、江西调研防汛救灾工作。他先后来到安徽省六安市、阜阳市,实地查看...
正文:针对当前防汛抗洪严峻形势,全国多地、多部门积极采取备战、防灾、减灾措施,全面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各项准备,争取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20日召开会商会,研判部署长江流域持续性强降雨防御工作。长江委强调,目前江河湖库底水高,土壤饱和度高,极易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相...
正文:这一次大规模有效的地震预警,源自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地方政府合作发出的预警信号。该研究所所长王暾18日凌晨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网上流传的大喇叭警报,来自成都高新区60个社区安装的地震预警大喇叭,这些大喇叭覆盖了成都高新区内80%社区的楼顶。 王暾说,一旦地震发生,在各地政府...
正文:这背后,是中国防灾减灾的呕心沥血和十年磨剑。     灾害无情,但人可更有为。这次地震灾害的预警实践中,我们淬炼了本领,也增强了自信。未来,对于生命的守护,我们将更有一份笃定的把握。     地震过后,不管伤痛几许,随着时间对伤痕的抚平,人们都将再归于平凡而又平静的生活。这预示着更长时间周期的工作的开始——群众生...
正文:“应急先锋”系列活动旨在“5·12全国减灾防灾日”到来之际增强青年公共安全意识,提高青年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应急处置能力,使大家能够科学高效地应对和处置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 团海淀区委副书记龚飞介绍,此次“应急先锋”系列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以理论知识培训为主,“类似今天这种培训课会持续到年底。应急救...
正文:中队为始终保持战备状态,经常要组织反恐处突和防灾减灾演练,检验哨位处置能力和应急力量反映速度。 近年来,中队官兵及时处置危害执勤目标事件50多起,抓获不法分子500多人,查获违规转运物资上万吨,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 新战士 段政峰:在上哨的时候,我经常在想,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用的电,都是从我们...
正文: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也是防灾减灾宣传周,一系列活动以“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为主题,回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的关注诉求,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提供保障。 新装备、新体验,防灾减灾备受关注 地震破拆装备、照明设备、侦查无人机、氧气呼吸器……一系...
正文:      
正文: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习近平 今天是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你可记得 当灾害发生时 总是冲锋在前 是他们,常常是他们 有时他们也会害怕 怕,面前充满危险的路 更怕,唯...
正文: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