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437 项符合 农田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61-80 项 (搜索用时 54 毫秒)

正文:近年来,农村产业融合成为趋势,“农田变景区”深受市民欢迎。乔文志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建设乔府大院稻花香生态体验区,这里不仅有稻田观景台、观光长廊,还是五常市中小学生农业实践教育基地。基地每年设计、种植不同内容的稻田画,并根据水稻生长周期,举办插秧节、稻花节和开镰节活动,创建稻米文化馆,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和游客来此...
正文:总台央视记者杨涛:通过我们的航拍镜头可以看到,这片农田离海边有约4公里,灌溉的水也不是海水。那么为什么要在这里进行海水稻的研究呢? 大家都知道三亚地处海南岛南部,这里冬季的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大温室。现在我国北方已经冰天雪地,无法种植水稻,而在这里水稻却依然能够很好的生长。 来自...
正文: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正文:加大农业水利设施、高标准农田、农业良种化、智慧农业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正文:有了这样的农田,不仅咱们这些“干饭王”有福了,农民也笑了,每亩综合收益可增加约500元呢。 不知道有没有细心的读者注意到,在农田的右上方有一个白色方框,在农田中间处有一个粉色的“L”形房子。你们猜猜,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答案是:右上方框是气象观测站,可实时监测大气温度、土壤湿度、风速。中间粉色“L...
正文: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     二是切实加强需求侧管理,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着力挖掘新兴消费潜力,制定出台《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推动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标准化、...
正文:西藏自治区拉洛水利枢纽及灌区管理局局长杨军介绍:“拉洛灌区通水,标志着工程范围内申格孜、扯休、曲美、聂日雄灌溉体系初步形成,该区域农田灌溉保证率可达75%以上。四大灌区原有农田面积只有2.87万亩。到2030年,随着土地的开发,可以达到控灌面积是45.39亩,新增的土地42.52万亩,可安置农业人口4.1万人。”...
正文:报告指出,餐饮业连接着农田和餐桌,拥有超2万亿元的食材需求和超4万亿元的餐饮消费市场。农家乐、农村种植养殖及食品加工等,也为农村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外卖平台织就一张应急保障网 今年2月,一名在武汉的快递小哥说:“只要我还在送货,这个城市就是活的。”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城市的快递小...
正文:据了解,2020年,全国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专家表示,我国是种业大国,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种业强国,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45%,对畜牧业发展贡献率为40%,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 孙好勤:加快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要深入开展农作物和畜...
正文: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2021年“三农”工作要着重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一些脱贫户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一些贫困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要...
正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既要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也不能忽视中低产田改造,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和抗风险能力。 “现在所说的粮食安全实际是食物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于肉蛋奶等需求增加,对饲料粮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唐忠表示,要确保粮食安全优先序,把“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
正文:12月初,江西泰和县村民正驾驶农机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抓住种子和耕地,就抓住了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 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总书记还明确,“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 △黑龙江佳木斯某粮食加工厂收粮加工。 ...
正文:农业增“技”,农田减“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个“金扁担”的故事。当年,农民们谈起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更大的愿望时说,将来上山干活就挑着“金扁担”。“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说。 △2020年1...
正文: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
正文: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范围。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
正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速。在湖南衡山县白果镇,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农民刘武志说:“汛期不再担心排水了,大农机进田方便,真是旱涝保收喽!”去年,衡山县完成2.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每亩增产粮食67.4公斤以上。 看全国,每年推进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2年将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保障粮食产能...
正文: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2019年3月8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
正文:2021年自然资源部将会同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对“十三五”时期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开展绿化造林、挖湖造景、非农建设等耕地“非农化”行为将纳入考核内容,对问题突出省份将公开通报。 藏粮于技,就是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创新是农业的根本出路,优质、高效、绿色的粮...
正文:今年,全国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3亿亩左右;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启动,首批试点面积达4606万亩。 今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其中,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最大,占45%;小麦、水稻、玉米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程国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持...
正文:受益于国家持续不断改善农田水利设施,以及新品种配套适用技术,灾害影响总体较小,秋粮再获丰收。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今年,全国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3亿亩左右;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启动,首批试点面积达4606万亩。今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