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52 项符合 农业科学院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81-200 项 (搜索用时 70 毫秒)

正文:戴晋 漯河市农业科学院科员 张冬冬 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种波 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处四级主任科员 陈征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教师 李华杰 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航空货运发展有限公司班长 刘子杰 开封市豫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戏曲演员 李晓东 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油气层...
正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团队为此次比赛准备的“章姬”草莓幼苗。 艳九天巾帼队、纪荣喜劳模工作队、圣野浆果富民队等顶尖农人队伍在比赛基地内。 智多莓队队长程飚与专家交流。 参赛队伍安装的设备。 艳九天巾帼队的孙郁晴,正在比赛基地中准备草莓定植用的基质、肥料等物资。 一边是顶尖农人,一边是青...
正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尤飞表示,民安,重在粮安。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不应依赖进口,必须坚持自给为主的方针,不断夯实生产能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才能给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 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端稳中国碗,盛满...
正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张新友说,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这个基本盘,秋粮生产到了关键期,更要做好各种风险应对准备,更好保障农业生产。 现代科技显身手 新生产方式添底气 生菜、空心菜养分不足需要施肥,西红柿光照太强需要遮阳,草莓区空气湿度不够需要补水……坐在办公室、喝着咖啡,南京科...
正文:这是当地农民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研究员王一航编的顺口溜。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这个“洋芋专家”38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研究马铃薯”的“洋芋人生”。 定西是“三西”扶贫的肇始之地,也是甘肃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从1982年起,王一航便扎根在定西市高寒阴湿的贫困山区——渭源县会川镇农村一线,将全部精力...
正文: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及行为研究创新团队,基于免疫层析试纸条和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算法的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近日再获突...
正文:(记者郁静娴)中国农业科学院10日发布2017—2020年十大科研进展,包括发现水稻自私基因,挑战孟德尔遗传定律;首次成功克隆杂交稻种子;家禽疫苗免疫成功阻断人感染H7N9疫情;首次创建覆盖我国全域高精度数字土壤等。 这些进展涵盖农业生物技术、重大动植物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农业重大疫病防控、农业资源高效利...
正文:6月5日下午3点,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7名专家,在现场依照农业农村部小麦高产创建验收办法,随机选取3个实打验收点,合计实收面积为3.907亩,现场称鲜重为3313.6公斤,扣除杂质后,再按13%含水量折算标准补重,得出上述单产。     在测产前,这片麦田的种植户王...
正文: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3日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预计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略高于2019年。 今年还有8000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这是“藏粮于地”的重要措施,也是粮食安全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既要保产量,又要保产能,作为工业粮食的能源安全同样如此。4月中旬,中石化...
正文: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在京联合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和《2020全球粮食政策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预计达到6.7亿吨,能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这组“大数据”无疑为粮食生产注入“强心剂”,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
正文:央视网消息:昨天(6月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9》。报告首次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及绿色发展指数模型,并对全国及第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进行了试评价。 2018年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平均达到83.05,高出全国水平9.1%;2019年全国耕...
正文:他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当天举办的农业绿色发展战略暨首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学术交流会上总结了三类问题: 缺乏适合干旱、寒冷等特殊条件地区的产品;一些产品缺乏相应的标准规范,质量参差不齐。 有的地方简单套用城市的技术模式,成本高,“水土不服”;有的照搬照抄其他地方做法,没有因地制宜进行技术改良,“一种技术模式...
正文:说起与自己一生相伴的马铃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语气平和、波澜不惊。而她坚定的眼神、黝黑的皮肤、额头那一道长长的疤痕,却无声地倾诉着一段不平凡的马铃薯科研之路。 金黎平近照 资料照片 “马铃薯在我国贫困地区被广泛种植,但以前我国马铃薯...
正文: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董峻)中国农业科学院22日宣布启动科技创新工程院级重大科研任务——农业纳米药物靶向递送机理研究与新产品创制。 纳米是长度的度量单位之一,1纳米等于0.000001毫米。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纳米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农业纳米药物包括纳米农药、兽药、动物疫苗等,...
正文:带着这些问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代表会前不仅通过网络直播与乡镇工作人员交流,还去返乡研究生创办的蔬菜园调研。 “大家对今年两会充满期待,提出的‘金点子’我会写进建议里带到会上去。”赵皖平说,希望这次两会能谋划好未来长远发展,鼓舞大家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倾听呼声,汲取智慧,汇聚共识。 四...
正文: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这一次换上夏装“轻装参会”,而他的行囊里带来的10多份建议,满载着百姓沉甸甸的期盼。 过去一年,赵皖平花了100多天,走访了云南、贵州、四川等地60多个贫困县,“所见所闻,老百姓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式减贫”正成为世界范本。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
正文: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代表建议,要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在贫困地区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探索设立“公益股”“扶贫股”,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保障贫困户获得收益和共享发展机会。 脱贫攻坚战场上,战鼓声声催人奋进。代表委员们认为,只要万众一...
正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学渊说,村干部是脱贫的主心骨。72%的扶贫干部认为,贫困地区人才欠缺,基层干部数量少、年龄偏大等问题,是巩固扩大脱贫成果面临的最大难题。 农村、偏远地区教育薄弱、法制意识淡薄,也导致乡村发展欠缺软实力。疫情防控中仍能看到不少不自觉、不守法、不道德的行为,例如有的地方...
正文:(记者蒋建科)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今天在京联合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和《2020全球粮食政策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预计达到6.7亿吨,能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报告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给国民经济造成冲击的特...
正文: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董峻)中国农业科学院3日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与工业和服务业相比,农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直接影响较小,主要是受运输、餐饮、纺织等相关产业的间接影响,农业的“压舱石”作用凸显。 进出口方面,报告称,我国农业-食物系统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相比其他行业较小,出口占总...
首页 前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