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265 项符合 充分就业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61-80 项 (搜索用时 194 毫秒)

正文: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政府通常会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这些政策应当是总量政策,其实施应以尊重微观经济主体为前提。竞争政策的实施也要求对所有的经济主体一视同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二者是一致的。不仅如此,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能够为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传导提供可靠保障,所...
正文: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农业再获丰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1%。质量和效益继续提升。     ——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嫦娥四号等一批重大科技创...
正文:李金莲指出,精准扶贫行动实施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如何让贫困地区青年充分就业,仍是一个难题。她建议,应特别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力度,特别是要千方百计畅通贫困家庭学生的就业渠道,以此阻断代际贫困传递。她还注意到,近年来,人社部门为年轻人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例如公益性岗位,乡村教师等。“但这些岗位...
正文:全国政协委员、翔宇集团董事长林凡儒认为,“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能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充分说明了政府在稳岗就业、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帮扶和服务、就业保障等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成绩来之不易,挑战依旧不少。全国政协委员、房天下董事长莫天全认为,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
正文: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向运华认为,充分就业本来是宏观经济常用的四大指标之一(还有经济增速、物价、国际收支),但是以往经济增速等方面更受重视。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放缓、结构加快调整的关键时期,发挥就业的‘稳定器’作用尤为重要。”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程永波认为。 纵观形势,我国面临的就业总量...
正文:声明指出,鲍威尔强调他和其他美联储官员将按照促进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目标制定货币政策,并基于仔细、客观、非政治性的分析做出决策。 美联储在1月30日结束货币政策例会后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表示,当前美国经济增长面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英国“脱欧”、贸易谈判等带来的风险,美联储有必...
正文:牵挂百姓就业,他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 上世纪60年代末,习近平作为知青在陕北农村插队时,打坝、修路、办沼气、修梯田……他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四十多年来,他始终坚守这...
正文:根据未就业群众需求,通过开展多种就业服务专项行动,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精准化就业服务,探索建立支持雄安新区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新机制,实现新区群众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雄县鄚州镇李广二村党支部书记黄建国特别关注了指导意见中涉及农村农民的内容。“这些创新性措施更加坚定了我们大力实施乡村振...
正文:建立城乡一体化、均等化的就业制度,更好惠及各类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完善创业引导政策,政府补贴职业培训项目全部向具备资质的职业培训机构开放,探索建立支持雄安新区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新机制。 (四)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区 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建立适应雄...
正文:如何在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又能够实现充分就业,依然是未来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他表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尤其是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2019年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就业依然面临众多挑战,兜牢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底线,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在扩大就业、实现更加充分就业的同时,要努力实...
正文: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2019年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就业依然面临众多挑战,兜牢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底线,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在扩大就业、实现更加充分就业的同时,要努力实现劳动者的高质量就业。 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李长安表示,2019年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需要多措并举着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以确保经...
正文:所以国家一直下大力气保障人人充分就业,百姓都安居乐业了,国家自然就繁荣稳定。 图片来源:新华社 2、加班多了——每天加班1小时 数据:11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2小时,比上月增加0.1小时。 解读:这么一算,平均每天工作9个多小时,相当于加班1小时,加班已常态化。要说勤劳,...
正文:中国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就业体制机制。1978年至2017年,中国就业人员从40152万人增至77640万人,年均增长961万人,超过总人口增速。...
正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新时代就业工作的新目标。新时期就业优先战略应该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一是积极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就业规模不断扩大、高质量岗位持续增加是实现更加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的前提和基础。二是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实现高质量就业从长期来看要得到人力资本的支撑,有必要建立与新时...
正文:在第三、四次工业革命中,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行业衰落,传统就业改变,劳动时间缩短,由此将出现大量非就业或不充分就业人口。一些发达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在社会保障方面试行对社会劳动者的 “无条件基本收入”等政策措施。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迎接新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在社会保障福利方面,应早做预案和应对,使...
正文:5年多来,适应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我们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创造新的人口红利。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就业,推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妥善做好去产能企业的职工安置工作。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
正文: 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93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重点群体就业稳中向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中有进,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加大。 这样的就业好形势来之不易。一年来,我国加强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协调,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的能力。...
正文:张义珍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面貌日新月异 创造人类减贫史奇迹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回顾了农村改革4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我国粮食产量已由1978年的6000多亿斤增长到2017年的...
正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就业群体,一是进入就业年龄的青年人,特别是各类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二是新近由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三是因各种原因需要重新寻找工作的劳动者。应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产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正文:通过技能培训,劳动者可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由此获得更好的工资收入和待遇水平,既有利于促进劳动者通过就业实现个人价值,也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袁良栋说。 四是关注失业群体。如何让失业人员获得一定生活保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此次会议指出,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及时发放失业保险金,其个人应缴纳的基...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