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744 项符合 信息泄露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81-100 项 (搜索用时 73 毫秒)

正文: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预约挂号、在线候诊、手机支付、手机查询检验单、诊后在线回访等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患者信息泄露面临很大的风险,如何做好患者信息的隐私管理也成为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为了保护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免受不法分子攻击、窃取、篡改,美国政府、医疗机构、信息服务商在技术层面也加强了对医疗信息的保护。 第一...
正文:原标题:或遇抽奖活动突然取消或遭个人信息泄露     “锦鲤”很诱人陷阱也很深     近日,伴随着“双11”第四条大“锦鲤”“欧气锦鲤”诞生,“锦鲤”活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至此,2018年四大“锦鲤”集齐,他们是出自偶像选秀节目的“事业锦鲤”杨超越、一剧成名的“顺心锦鲤”魏璎珞、收获奖品无数的“中...
正文:对于如何看待医疗信息泄露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市民。 “信息泄露虽然已经见怪不怪,但还是觉得很不舒服。”在北京某公关公司工作的邱燕(化名)的回答有些无奈。 “医疗信息泄露绝对不能忍。”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周淼(化名)说,“普通信息泄露,比如电话号码之类,顶多是被骚扰,但医疗信息泄露给患者带来的不仅仅是被...
正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54%的中国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遇到过网络安全问题,其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占比最高,达28.5%。围绕个人信息的非法获取、出售,非法提供,非法利用,形成了非法产业链。 形势严峻。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成了一...
正文:2018年上半年,54%的中国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遇到网络安全问题,其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占比最高,达28.5%;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中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个人信息犯罪案件3719件、8719人。 不仅仅在中国,信息安全已成为全球问题。张军指出,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危害个人信息安全犯罪已成为常见的...
正文:信息泄露、信息伪造,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信息如何守护?在尤尼泰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针对“云”时代信息流转及验证过程所遇到的安全问题,他们提供了解决方案。“我们以‘数字芯片’技术为切入点,通过生成可视化电子签章,以二维码形式呈现。从文本到数据转换过程,安全无损、原版原样,让信息传递如密封盒般滴水不漏。”尤尼泰克负责人...
正文:一些群众尤其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看到大街上在摆摊的有小礼品送就会去填写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还会在对方的指导下扫描二维码,这都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他建议,可设立专门机构来应对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对此类专门机构赋予相应的司法和行政权力,对数据保护不力者形成震慑,促使行业内形成“用户数据就是机构生命”的良...
正文:有的家长担忧,学校未经家长同意,将学生试卷及个人信息等提供给开发者,是否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有的家长无奈,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教学推荐APP,但作为布置作业的渠道是否带有强制色彩? 对此,有专家建议,出于对学生信息安全的考虑,原则上研发机构要将服务器建在教育部门,但有少数机构将服务器建在公司内部,而目前这项工作缺...
正文:请不要将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以免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风险。 这些放票时间段 你需注意 开车前15天是退票高峰期,除首次放票外,铁路部门有时也会在开售车票后的其他时段,在不同的车站分批放票。 8点至18点期间,每个整点和半点均会有新票起售。 开车前48小时和24小时,售票系统往往会放出...
正文:今年8月,中消协组织开展 “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458份。结果显示,个人信息泄露总体情况比较严重,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人数占比为85.2%。当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后,约86.5%曾收到推销电话或短信骚扰,约75%的受访者接到诈骗电话,约63.4%的受访者收到垃圾邮件,排名位居前3位...
正文:报告显示,五分之一的摄像头存在漏洞,包括远程弱口令漏洞、预置后门漏洞和敏感信息泄露漏洞等。 打印机电视盒子或带来机密泄露 在企业的日常工作场景中,远程传输文件进行打印是再熟悉不过的行为。如果打印机管理员疏于修改打印机出厂设置的远程服务弱口令,可能引发商业机密的泄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电...
正文:下载过程中要认真阅读App的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不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点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不安装来历不明的App,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信息泄露,要留存相关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依法主动维权。     中消协表示,针对本次测评活动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将约谈劝谕相关App开发管理者,督促企业整改提高...
正文:5000万脸书用户信息泄露并被有偿滥用,沉重打击了脸书的国际声誉。脸书股价一夜下跌13%,蒸发了750亿美元市值。社交媒体上发起了“删除脸书”运动;扎克伯格不得不面对美国近百名国会议员,接受一次长达10小时的“公审”。 我们不禁联想起发生在国内的滴滴顺风车性侵案,激起的舆论反弹可谓空前。几乎和脸书事件是同样的...
正文:对“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运营”“乱收费”等明显违规现象进行整治,并将“乘客个人信息泄露”等用户信息的保护列入管理范围,使网约车这种新业态可以更好、更安全地服务于用户。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收集全国范围信用信息近1.7亿条,形成360.7万家企业和1240万个从业人员...
正文:今年8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App个人信息泄露调查报告》便指出,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统计,2018年上半年电商平台、社交平台软件等非法搜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现象成投诉新热点。“李鬼”购物App更是其中的“重灾区”。 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认为,之前出现过很多钓鱼...
正文:当地警方侦查发现,骚扰电话的信息泄露源头为当地某医院驾驶员。 “网站失窃、商家贩卖和通信留迹,是个人隐私泄露的主要渠道。”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江认为,精准电话推销不仅影响用户正常生活工作,还有可能给不法分子实施网络电信诈骗以可乘之机。“运营商应当投入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更加严格地审查、监督和改进语音...
正文:同时,链家公司并未采取任何实际有效的措施防控风险,导致员工可轻易将业主个人信息泄露用于非法目的。本案侵权事实的发生与链家公司内部监管漏洞直接相关。链家公司管理存在过错,应承担侵权责任。 法院认为,个人信息兼具人格利益和财产价值,并最终判决链家公司及宋某华公开赔礼道歉,连带赔偿赵先生经济损失10万元。关于删除个...
正文:信息技术服务商以及其他通过申请查询方式获取个人权益记录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将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用于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约定以外用途,或者造成社会保险个人权益信息泄露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给社会保险基金、用人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的,由...
正文:应用场景增加,带来更多信息泄露风险 没带银行卡,“刷脸”就能取款;没带钱包,“刷脸”完成支付;没取车票,“刷脸”通过安检……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延伸,靠“脸”办事逐渐成为现实。 人脸能替代身份证、账号密码等认证信息,源于它作为生物识别特征具有高度的唯一性。以乘车安检为例,通过精准的人脸识...
正文:应用场景增加,带来更多信息泄露风险 没带银行卡,“刷脸”就能取款;没带钱包,“刷脸”完成支付;没取车票,“刷脸”通过安检……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延伸,靠“脸”办事逐渐成为现实。 人脸能替代身份证、账号密码等认证信息,源于它作为生物识别特征具有高度的唯一性。以乘车安检为例,通过精准的人脸识...
首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