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93359 项符合 人民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361-380 项 (搜索用时 120 毫秒)

正文:人民巨手改河山,水到渠成粮增产。沧海变桑田。全国同庆升平,四化宏图展现。河水逆流上高原,不愁衣食住行难。旧貌换新颜。”这首题为《破阵子·黄渠颂》的词作,生动再现了人民群众以伟大的长征精神为引领,用勤劳与智慧发展生产的幸福感。 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长征精神的砥砺。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
正文:聆听穿越时空的回声(感悟初心)作者:筱 理 来源:人民日报 一件件红色文物,穿越历史的时空,带给人心灵的震撼。甘肃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处处激荡着长征精神的铿锵回声。 1936年10月,红军战士赵文有随部队来到会宁,因身负重伤而留下,会弹三弦琴的他常给群众弹唱...
正文:把小军号 浓浓战友情(党史撷英)作者:白 龙 李洪兴 王锦涛 来源:人民日报 岁月无言,历史有证。走进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一件件红色文物让人不禁发问:是什么让革命先辈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 静静陈列在展柜一角的一把小军号,见证了会宁县大...
正文:作风优良一家亲,党的军队得到了会宁人民倾力支持,筹集了大量粮食、钱物。据不完全统计,会宁为红军筹集粮食近500万斤,布匹衣物6380件(匹),还有大批银圆。“全县有400多人参加了红军。”杨婷介绍,朱德总司令在离开会宁时语重心长地说:“会宁人民对革命是有贡献的,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对红军的支持,谢谢父老乡亲!” ...
正文:甘肃会宁,红军主力会师之地——汇聚无往不胜的力量(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作者:董洪亮 白 龙 李洪兴 王锦涛 来源:人民日报 甘肃会宁,黄土高原之上的“红色坐标”。古城一角,会师楼静静伫立,俯瞰脚下这片浸润着长征精神的大地山川。 “潮涌三军喜相聚,贺电齐致飞...
正文:“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人民论坛)作者:周人杰 来源:人民日报 在几个月前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有这样一个微镜头:当一位教育工作者介绍到关于“网课”“云端课堂”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央政治局每个月也会进行集体学习,了解有什么新鲜事发生了。”他还...
正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新动力。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我们要充分利用举办冬奥会的大好机遇,持续奋斗,努力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再创伟业。
正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     2月1日,《求是》杂志将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正文: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十年磨一剑”的著作权法修法终成正果,这从一个侧面生动展示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迈进的步伐,也进一步凝聚起全社会保护原创、尊重版权的共识和行动。 ...
正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历史的回响,是宗旨的传承,是现实的呼唤,是人民的期盼。 自主,批判教条定方向 1月25日清晨,遵义会议会址迎来了当天的第一位参观者。“从小就在课本上看到这栋楼,今天终于见到实物了。”63岁的河南游客鲁峰面对这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建筑难掩激动之情。这位河南省排球队的退休...
正文:差异性是为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整体性是为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共同目标。差异性也好,整体性也罢,贯穿始终的价值航标则是新发展理念。举例来说,强调“创新发展”,有些地区想要通过创新实现产业发展的凤凰涅槃,而有些地区则试图依靠创新而避免踏入“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追求“共享发展”,有些地区更加注...
正文:引金融“活水” 助绿色发展(财经眼·开局之年,金融如何服务经济①)作者:吴秋余 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2021年,...
正文:希望广大在阿侨胞、留学生进一步增强疫情防控意识,做好自我防护,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风险。 在阿侨胞、留学生代表表示,一定要按照使馆的要求做好防疫和安全防护工作,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阿宗教和文化传统,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经贸交流继续作出贡献。(总台记者龚明)
正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的放矢)作者:李建军 来源:人民日报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
正文:扩大就业规模 改善就业结构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新知新觉)作者:卫志民 于松浩 来源:人民日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千方百计稳定与扩大就业,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强化就业优先...
正文: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贫困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一起过上好日子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党员、干部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千方百计带领乡亲们改善生活、脱贫致富。在张小娟等一大批扶贫干部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挚为民情怀、强烈使命担当。我们党始终将脱贫攻...
正文:为工业减碳按下“快进键”(人民时评)作者:韩 鑫 来源:人民日报 构建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招,也是我国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指出,“中国历来重信守诺,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
正文: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线视角)作者:张志锋 来源:人民日报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地处太行山深处,不少农村受自然条件所限,发展举步维艰。阜平县严格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1万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此搬出深山。不仅如此,当地还有7000多个农户同步搬迁,实施差别化的补...
正文:当前,各地正在有秩序、分步骤地组织疫苗接种,为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提供保障,为战胜疫情注入强大信心。 我国新冠疫苗之所以能够高效、安全地惠及人民,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赵振东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在担任专班技术组组长伊始,他就深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他说,“再难我也要上”“现在就是...
正文: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新论)作者:万劲波 来源:人民日报 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离不开热爱科学的土壤、离不开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对科学精神的不懈追求 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才能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
首页 前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