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121 项符合 交会对接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221-240 项 (搜索用时 63 毫秒)

正文:天舟货运飞船因为要跟空间站去进行交会对接,所以我们必须要保证它的入轨精度。天舟六号任务是长征七号的第七次发射,后续,它还将以每年1到2次的发射频率为我国空间站正常运转提供物资保障。在满足空间站货运任务的同时,未来,长征七号还计划发射中低轨卫星,拓展卫星发射市场。发射任务在即 长征七号火箭如何再升级?据了解,长征七...
正文:航天员公寓里,放置了一台手控交会对接桌面式训练器,这里便成了朱杨柱课后加练的地方。经过上千小时的训练,他最后形成了肌肉记忆,化为手控交会对接的精准操作。 72小时睡眠剥夺实验对航天员的意志也是不小的考验。在一个密闭房间里三天三夜不睡觉,其间还要在电脑上做大量的测试题,一动不动地盯着显示屏,一不小心就会神思恍...
正文:后续,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发射现场。都鑫鑫/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装载了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6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为提高货物运输能力,本次任务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进行了优化改进,将货运飞船发射需求由1年2次优化为2年3次,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此外...
正文:正式启用以来,文昌航天发射场已经成功发射了6艘天舟飞船,其中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突破掌握货物运输、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标志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圆满收官。其余5艘飞船均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为航天员送去大量工作、生活物资。此次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揭幕战”,也是改进型货运飞船的首飞。文昌航天...
正文: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完成快速交会对接后,由航天员将上述产品转运至空间站舱内,按飞行任务规划陆续开展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试验等四个领域共29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天舟六号实物图。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供图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问天实验舱生物技术的实验柜内,将开...
正文:火箭入轨精度再提升一个数量级,这是天舟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的基础。 空间站建造阶段11次发射任务环环相扣,对火箭发射入轨精度有很高的要求。于此次发射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而言,入轨精度偏差不能超过4秒,这也是我国现役运载火箭中入轨精度最高的。 为实现高精度入轨,飞行过程中,控制系统能够快速为火箭规划出最佳飞...
正文:自组建以来,文昌航天发射场已经成功发射5艘天舟货运飞船,其中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近地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其余4艘飞船均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为航天员送去大量工作、生活物资。后续,发射场将保持每半年一次的“天舟”发射频率,形成常态化发射。 “我们针对天舟货运飞船的‘专属座驾’—...
正文:今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乘组被称作“博士乘组”,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计划进行为期5个月的太空科研之旅。 将近4个月后,桂海潮的学生苏文杰,终于又在大屏幕上“见到”了自己的导师。 “非常开心,时隔这么多天,终于有语音之外的联系形...
正文:谈及今年将要建成的空间站,吴燕生说:“空间站已于9月底完成了问天舱转位,等待梦天实验舱和它交会对接。在地面,空间站T字构型的最后一个舱段——梦天实验舱已经完成了推进剂加注以及与运载火箭的对接,用于发射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各项准备工作目前正常。本月底就具备发射梦天实验舱实施交会对接的条件。”吴燕生表示,在今年年底前...
正文:太空交会对接的时间从44小时缩短到7个小时,而航天员驻留的时间则从十三天增加到半年。十年间的这“一增一减”,浓缩了中国载人航天的跨越式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 王翔:空间站不是自己一个站在飞行,这个站的背后就是我们有这样一个完备的强大的航天体系的保障,所以空间站能在天上飞,而且我们作为一个国家能独立...
正文:当我与空间站交会对接后,“身体”难免会被其他舱体遮挡,因此表面最低温度可低于零下100℃,有时我的局部又会持续受到太阳照射,最高可超过100℃。为了给航天员提供合适的环境,研制人员设计出了一款低吸收、低发射的热控涂层,并喷涂在我身体表面。我就像穿了一件神奇的银色控温“冲锋衣”,能够在200℃大温差、长期低温及强辐...
正文:我国快速交会对接技术成功在轨验证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在火箭点火起飞后约2个小时,顺利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快速的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快速交会对接技术成功在轨验证。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交会对接首席专家解永春介绍,和天舟货运飞船此前的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相比,天舟...
正文:二是根据空间站建造方案,两个实验舱将在天和核心舱的侧向永久停泊,如果选择侧向交会对接,首先需要在天和核心舱两个侧向端口分别配置一套交会对接设备,并且这两套设备只能使用一次,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两个实验舱先与核心舱进行前向交会对接,再通过转位移至核心舱侧向停泊口,这是最优的方案设计。不过,两个实验舱在转位任务安排...
正文: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过程中,中国电科研制的激光雷达多方位、大范围接收光信号,实时提供飞船与空间站的相对位置信息。交会对接的精准“慧眼”,则有赖于中国电科突破了大动态、高精度、多参数实时测量等难题,实现了新扫描体制、多目标切换和多目标识别等功能。航天员与地面如何实时通话?“我们专门研制了天地卫...
正文:随着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完成交会对接和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前,梦天实验舱8个科学实验柜陆续加电开机,即将开始在轨测试。在梦天实验舱装载的8个科学实验柜中,高精度时频科学实验系统就占据了两席,并有西安、北京、上海的三处地面系统配合支持。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科研人员正对地面台站...
正文:航天器太空交会对接是世界航天领域内公认的最复杂、最难攻关的技术之一,世界上仅美、俄和中国掌握并成功实施过该项技术,其中径向交会对接的难度更大。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标志着首次径向交会对接圆满成功。 “整个对接过程是高动态的,神舟十三号...
正文:6月17日,搭载着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航天员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在轨验证了一系列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于9月17日顺利返回。2021年5月5月6...
正文:6月17日,搭载着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航天员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在轨验证了一系列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于9月17日顺利返回。2021年5月5月6...
正文:成功发射,精准入轨,为梦天舱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梦天舱发射前,空间站组合体就已经完成了一次180度的调头,前向对接口朝向了梦天舱赶上来的方向,11月1日凌晨4点27分,梦天舱成功对接在了组合体的前向对接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大约13个小时。而梦天舱最后的转位,是整个空间站基本构型组装过程中...
正文:介绍中国航天事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过了三十多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解决了天地往返、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三大基本技术,顺利建成了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中国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提供助力,促进和平利用外空活动惠及世界,推动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蔡...
首页 前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