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54 项符合 中长期规划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0 项 (搜索用时 64 毫秒)

正文: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是党的文献首次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对我国“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我国人...
正文: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十四五”时期是向全面现代化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保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正文:市委专门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发布《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坚持首善标准,把握城市战略定位,构建“四个文化”基本格局,着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     2.“三山五园”的当代价值和保护传承利用     “三山五园”(香山、玉泉山、万寿山...
正文:市委专门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发布《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坚持首善标准,把握城市战略定位,构建“四个文化”基本格局,着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 玉泉山(静明园)的秀美景色。叶盛东摄/光明图片 2.“三山五园”的当代价值...
正文: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十四五”时期是向全面现代化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保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正文: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8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实践证明,中长期发展规划既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
正文:充分考虑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领域和需要,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对外援助中长期规划,并根据需要制定区域、国别和专项规划。继续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为国际发展合作提供法制保障。进一步发挥对外援助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加强横向协作和纵向联动,统筹各部门、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力量,集...
正文:在粮食、种子和耕地方面,编制新一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推进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     二是切实加强需求侧管理,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
正文:十九届五中全会所作出的中长期规划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重要的命题之一,也是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议题。它意味着通过持续的社会文明建设,我国将实现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从中低程度的文明向高度发展的文明的过渡与转型。这个转型及其未来的实现程度,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是根本性、决定...
正文: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系统观念明确为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由此可见,系统观念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
正文:读懂中国的五年规划(计划)以及中长期规划(计划)的内涵,首先就需要读懂这样一个“社会主义中国”,要搞清楚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及其反映出的制度优势。 体现“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本质特征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会在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中,首先就强调,要实...
正文:制定中长期规划时问计于民。用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从1954年宪法到现行宪法,对规划计划制度都作出明确的规定。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前五个五年规划的执行,推动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国防科技战线也取得突破...
正文:用中长期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要增强国家发展规划对年度计划、公共预算、金融信贷、国土开发、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的引导功能和统筹功能,提升规划实施的推进、协调和执行能力,加强评估考核,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健全规划实施的政策协同机...
正文:对国家发展做出合理的中长期规划,有助于保持政策的可预期性和连续性。     世界惊叹于中国的发展奇迹,也对中国成功的经验充满兴趣。我在中国长期工作生活,还在哥伦比亚豪尔赫·塔德奥·洛萨诺大学参与创建了孔子学院,担任外方院长长达7年。和我一样对中国有过深入接触和了解的友好人士,都深感有责任向世界阐释中国制度的优势...
正文:能否根据群众评价对实施中长期规划方法乃至部分规划内容进行调整修改,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长期规划目标的完成程度。要关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用好政务服务“好差评”,在政绩考核中充分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预定目标。     (作者: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肯尼亚广播公司网站发表评论称,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为世界提供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 纳赛尔·布希巴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中国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中国的经验完全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环境问题事关全人类可持续发...
正文:从把“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来抓,到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主动提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力争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全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守护好我们共同的蓝色星球,中国始终展现出负责任大国担当,在绿色发展方面正成为世界典范。 ...
正文:肯尼亚广播公司网站发表评论称,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为世界提供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     纳赛尔·布希巴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中国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中国的经验完全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环境问题事关全人类可持...
正文:推动绿色转型是系统工程,需着眼长远制定绿色发展中长期规划。绿色发展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获得经济增长,影响绿色发展的各要素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整体性的特征,推动绿色转型必须系统整体地把控。在这一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强化顶层设计,建议在现有战略和政策文件规划等基础上,开展多部门、多领域合作,共同制定绿色发展中长期...
正文: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迎难而上,把握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谱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史诗。抚今追昔,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凋敝、百废待兴,我们党带领人民在“一...
首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