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373 项符合 中线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121-140 项 (搜索用时 51 毫秒)

正文:许安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民众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感受到每一滴南水的不易,感受到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从而理解和爱护南水北调工程。“只有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南水北调才能更加健康地持续运营。”许安强说。 肩负重任:不想错过重要节点 当肩扛手提、大包小包的光明网王...
正文:中国青年网石家庄6月1 日电(张筱悦)为了让因工作而与家人聚少离多的南水北调人与孩子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今天,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北分局石家庄管理处组织职工带着孩子,一起模拟南水北调日常工作,拉近父子、母女之间的距离,增进感情。 此次活动的模拟体验内容主要分为四项,水质监测、安全监测、绿化维护、...
正文:如何保障饮用水安全,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出了生动实践。 “河北省南水北调干线和配套工程建成通水,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水源保障,从根本上改善了受水区水资源状况和水生态环境。”河北省水务集团建管处副处长马建超说道。 滹沱河是石家庄的母亲河,起源于山西省繁峙县,...
正文:“一园”即南水北调主题文化园,贯穿整个城区段,采用艺术雕塑、文化景墙、实景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打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432公里的微缩景观,重点展示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穿黄隧道、湍河渡槽、倒虹吸等工程节点,使其成为游客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整体面貌的窗口。 “一廊”即水袖艺术长廊,位于闫河退水闸至焦东路之间,上跨...
正文:据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数据显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来,截止2018年5月29日8时,共为北方地区输水144.17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累计分水量50.05亿立方米,河北累计分水量23.17亿立方米,天津累计分水量27.45亿立方米,北京累计分水量34.79亿立方米,经过穿黄工...
正文:沙河渡槽设计水量为每秒320立方米,设计水位为6.7米,南北调中线鲁山管理处信息机电处工程师张鹏告诉记者,整个中线工程有21个渡槽,他身后的沙河渡槽不仅是中线规模最大的渡槽,也创造了世界综合规模之最。     施工于2009年,通水于2014年。渡槽的修建是为了与沙河、大郎河等地方水系隔离,保障丹江口水质清澈干净...
正文:其中在国家有关基地主管部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议,营地实地核查及综合评定,确定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惠南庄泵站、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河南省郑州市温县孤柏嘴穿黄工程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穿黄工程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作为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研...
正文:而中线干线一期穿黄工程,则是南水北调的关键一环,安全有效地将中线调水跨越黄河向北输送。历经了十年的建设施工后,穿黄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实现了全线通水,目前经过穿黄工程的输水量已达96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南分局穿黄管理处处长韦国虎介绍说,尽管穿黄工程施工难度巨大,挑战重重,但仍然创下了多...
正文:中线建管局水质保护中心主任尚宇鸣告诉记者,“在中线工程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很多复杂因素对于总干渠内水源的影响。”他举例说,比如明渠段1196公里的总干渠,被设计成全线封闭立交形式。通过渡槽、倒虹吸、左岸排水等手段,让中线工程与外界河流形成了立体交叉,这样可以互不影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 ...
正文: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平顶山累计调水3.01亿立方米。从2014年1月16日治理工程开始至今,实施“截污治污、河道治理、引水补水、景观绿化”四大工程,对湛河实施综合治理,平顶山水系焕发出新的生机。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按照“就近处理、重复利用”的原则,确定了“西分、北截、南调、中加强”的思路。“西分...
正文:国内最深的调水竖井——中线穿黄工程竖井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位于郑州市以西约30公里,其任务是将中线调来的长江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工程北岸竖井为大型圆筒结构,建于黄河河滩地中细砂强透水地层中,内径16.4米,井深50.5米。设计流量为26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320立方米每秒。井壁为双层结构,外...
正文: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南分局穿黄管理处处长韦国虎表示,作为最具技术难度的单项工程之一,穿黄工程被称为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工程。穿黄隧洞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功不可没,其开创了我国的数个第一:第一次采用大直径隧洞穿越黄河,第一次在我国水利史上采用泥水加压平衡盾构进行隧洞施工,第一次应用双层衬砌的结构。 据了解,穿黄...
正文:5月29日上午,映象网记者来到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复杂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沙河渡槽。 据介绍,沙河渡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复杂的控制性工程之一,综合规模世界第一。该工程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境内,在鲁山县城东南5km处跨越沙河,工程总长11.938km,其中明渠长2.8...
正文:2017年缺水状况再次发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时生态补水有效避免了危机。 自2014年以来,南水北调工程累计应急调水、供水及生态补水总量3.01亿立方米,白龟山水库实际受水水量2.94亿立方米,占水库入库总水量的24%。 大河有水小河满,水库下游同时受益 充足的水源不仅可以满足平顶山当地的供水需求,也...
正文:应急预案、处置手册、应急演练,规范了中线工程应急管理体系;创新应用、生态构建、智慧中线,提升了中线工程水质保护能力。 尚宇鸣介绍,明渠段1196公里的总干渠被设计成全线封闭立交形式。渡槽、倒虹吸、左岸排水等手段,让中线工程与外界河流形成了立体交叉,互不影响。 在总干渠两侧电子围栏范围外,设置生态带...
正文: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前,河南省首次利用总干渠实施调水,平顶山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首个受益城市,有效缓解了平顶山市百万居民的供水紧张状况。     生态补水 平顶山创造绿色宜居城市     碧波浩渺、绿意盎然,白龟湖水库的美景让人沉醉。事实上,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之前,这个水库远不是今天的模样。以前的白...
正文:中线工程通水4年来,中线工程的水质究竟如何?中线工程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水质?5月28日至6月5日,大河网记者随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采访团深入中线工程一线,探寻渠首、河南、河北等地通水4年来,南水北调人为护好这一渠清水背后的故事。     “这块湿地总占地面积77亩,日处理规模3万吨,总投资约3000万元。通过湿地砾石...
正文:从淅川县搬迁到郏县郏县白庙乡马湾新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置村,由淅川县马湾、王沟、马沟3个村共388户1672名群众搬迁至此。迁入6年来,群众安居乐业,生态旅游、绿色餐饮、光伏产业、花卉苗木、反季节蔬菜种植等特色经济发展迅速,建成“三园两基地”,2017年村集体收入61万元。     在马湾移民新村文化广场上...
正文:沙河渡槽段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组成部分,担负向沙河以北地区的输供水任务。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管理局河南分局鲁山管理处副处长瞿行亮表示,工程起点为沙河南至黄河南段起点,位于鲁山县薛寨村北,终点为鲁山坡流槽出口50米处,与鲁山北段设计单元相接。工程设计流量为32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380立方米每...
正文:据了解,李进群老人所护的这一湖碧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引水源头。2014年12月12日,中线工程通水,年均调水量为95亿立方米,惠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20多座大中城市的130多个县市区,基本上缓解了华北地区水源短缺问题。     说到未来的计划,老人重复了三次,自己会“活到老,干到老。”守着这湖清...
首页 前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