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 1920 项符合 中华文明 的查询结果, 以下是第 421-440 项 (搜索用时 89 毫秒)

正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也有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0多年的实践,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更有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只有在这样的历史视野中,才能明白我们党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文章中作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
正文:形成了以形式逻辑、毕达哥拉斯传统和实验科学语言为架构的科学话语体系,在这个话语体系中理解中国的科学传统,难免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但是如果从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国科技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要素来看,科学精神在中华民族甚至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从未缺席。正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物...
正文:中国馆是中华文明传统生态智慧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成果的结晶。世园会中国馆借鉴了人类早期“巢居”和“穴居”的古老智慧,师法自然,打造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大部分展馆置于梯田之下,利用梯田大型覆土建筑结构的保湿隔热性能,降低建筑物采暖降温能耗。 世园会中国馆规模不大,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但施工...
正文: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透过世界广角镜俯瞰,交流互鉴是顺应时代潮流、纾解共同挑战、促进和平发展的必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将何去何从,未来世界将会怎样,回答好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回到文明发展规律中找答案。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和平...
正文:中国用五千年文明史告诉世界,“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正因海纳百川,中华文明才有博大精深的深厚积淀和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现在,中国的世界文明观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延伸。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
正文:和美国总统特朗普漫步故宫,依次参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体会“和”这一中华文明核心理念;印度总理莫迪到访武汉,习近平主席同他一道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精品文物展,在越王勾践剑、云梦秦简、曾侯乙编钟间穿行,共同品味古老文明的灿烂厚重。 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温润人心,就在这一个个细节中生动展现,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民族以...
正文: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
正文:和美国总统特朗普漫步故宫,依次参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体会“和”这一中华文明核心理念;印度总理莫迪到访武汉,习近平主席同他一道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精品文物展,在越王勾践剑、云梦秦简、曾侯乙编钟间穿行,共同品味古老文明的灿烂厚重。 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温润人心,就在这一个个细节中生动展现,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民族以...
正文:这也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 马塔雷拉总统表示,意大利支持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相信这将有利于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 孔特总理说,我们很高兴抓住历史机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我期待着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马克龙总统说,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基调是合作...
正文:这也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 马塔雷拉总统表示,意大利支持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相信这将有利于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 孔特总理说,我们很高兴抓住历史机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我期待着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马克龙总统说,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基调是合作...
正文: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场合深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表达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屡屡被写进联合国重要文件,在多样文明际会的地球上,中华文明在“和而不同”思想之源的启迪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赢得世界的认同。
正文: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弘扬中华文明、延续中华文明生命力?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中表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唯其与时俱进,才能推动文明跟上时代潮流;唯...
正文: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在借鉴其他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足够的自信为中华文明感到骄傲自豪。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正文: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整合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尤其是要挖掘绵延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中小学学生的铸魂育人作用,这是当今时代最大的“国防”事业,是事关中华文明基因传承的重要工程,也是中国文化与中国理论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正文:在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孕育而成。卓越的农耕文明影响。壮美的河山、广袤的良田、杰出的农耕文明,培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超越自然环境的限制、战胜自然灾害的斗争,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创造、不懈奋斗、团结协作、追逐梦想。悠久的中华文化涵养。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精神家园建设,仰韶文化、诸子百家、唐诗宋...
正文:中华文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人类文明形态,在缔造中华文明的漫长进程中,中华民族积累和创造了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要用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资源:代表和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物质文化资源;浓缩和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民族人物的精神成就;集中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思想文化成就,包括文学艺术...
正文:慎海雄在致辞时说,在长达5000年的悠久中华文明史中,积淀了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家庭与国家、道德与法律等各个方面的深刻观察和思考。有着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习近平主席所用的经典名句,就源于此。慎海雄表示,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意大...
正文:连接亚非欧的古丝绸之路逐渐全线贯通,就像地球上川流不息的大动脉,把古代的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连接起来,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     古丝绸之路是以经贸为主线,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军事、外交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全面交流互鉴之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
正文:2016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启动了“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给一些可行的项目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陕西历史博物馆、福建南靖土楼、摩崖造像以及半坡文明的数字化项目,都列在这项计划2018年的名单里。 数字化技术正在改变博物馆的生存和研究模式,不权要求员工有数字化理念,布展也不只有玻璃柜。连研究者对展品的管理和研...
正文:中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桥梁。 中文书法、诗词歌赋展示独特的艺术美感 中文不同于其他字母文字,属于象形文字,这使得中国书法独树一帜,拥有其他语言所没有的独特艺术美感。在历史漫漫长河中,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多种形态变化,充分展示了五千年中华民族的艺术美感。诗词歌赋更...
首页 前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页 尾页